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MRI纹理分析预测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早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3
1
作者 龚洁 郑波 +2 位作者 赵田镜 石江勇 武敬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29,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参数MRI(mpMRI)纹理分析预测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后早期股骨头坏死(FHN)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接受盆腔放疗直肠癌患者放疗前2周及放疗后3个月内的盆腔MRI,其中31例未见FHN,21例出现早期FHN(Ⅰ期16例,Ⅱ期5例)。... 目的 探讨多参数MRI(mpMRI)纹理分析预测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后早期股骨头坏死(FHN)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接受盆腔放疗直肠癌患者放疗前2周及放疗后3个月内的盆腔MRI,其中31例未见FHN,21例出现早期FHN(Ⅰ期16例,Ⅱ期5例)。采用3D-slicer软件基于T1WI、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分割右侧股骨头,并提取其纹理参数;对比放疗前后纹理参数,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放疗前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T1WI、模型T2WI、模型DWI及模型T1WI+T2WI+DWI。根据放疗后影像学所见行股骨头坏死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分期,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一纹理参数及联合模型预测直肠癌患者放疗后早期FHN的效能。结果 T1WI及T2WI纹理参数中,放疗前股骨头能量及均匀性高于放疗后;DWI纹理参数中,放疗前股骨头能量高于、而长行程高灰度强调及短行程高灰度强调低于放疗后。上述放疗前纹理参数单一预测直肠癌患者放疗后早期FH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81~0.712,模型T1WI、模型T2WI、模型DWI和模型T1WI+T2WI+DWI的AUC分别为0.660、0.713、0.770和0.853。结论 mpMRI纹理分析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患者放疗后早期FH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治疗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瘤血栓形成致右下肺动脉闭塞1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荣增辉 江才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88-1288,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实质一过性异常强化一例
3
作者 荣增辉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7期761-761,共1页
关键词 肝实质一过性异常强化 螺旋CT增强扫描 国内文献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IDEAL-IQ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志诚 江才明 +2 位作者 陈维 黄杰 郑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4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治疗前为A组,有效治疗1周后为B... 目的:探讨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4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治疗前为A组,有效治疗1周后为B组,正常对照组为C组;分别行MRIT1WI、T2WI、IDEAL-IQ成像,分别在脂肪分数图和R2*弛豫率图对胰腺头、体、尾部兴趣区脂肪分数值(FF)和R2*值,比较各组对象FF、R2*值差异;分析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FF、R2*差值与血清胰淀粉酶(P-Amy)、脂肪酶(Lps)浓度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9.84±1.62)、B组(6.51±1.49)、C组(4.93±1.16)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26.26±4.86)、B组(19.05±6.65)、C组(13.47±6.43)R2*值(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FFA-B、△R2*A-B与△P-AmyA-B和△LpsA-B均呈中度正相关(P<0.001)。结论:IDEAL-IQ是一种可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的非侵入性胰腺脂肪定量方法,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内的脂肪含量、铁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脂肪分数 磁共振成像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腺脂肪的磁共振定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江勇 江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IDEAL-IQ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腺脂肪含量进行无创性定量,并分析全胰腺平均脂肪含量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因上腹部不适在我院行上腹MRI检查并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住院患者42例,作为高血压... 目的:应用磁共振IDEAL-IQ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腺脂肪含量进行无创性定量,并分析全胰腺平均脂肪含量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因上腹部不适在我院行上腹MRI检查并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住院患者42例,作为高血压组;另外收集同时期健康志愿者48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上腹部MRI常规序列扫描同时行IDEAL-IQ序列扫描,并应用IDEAL Research软件进行图像自动重建,获得脂肪分数、R2^(*)弛豫率、水相、脂相共4幅图像。由2名观察者(诊断经验分别为3年和5年)采用双盲法在GE AW4.6工作站对脂肪分数图像进行测量。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组间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名观察者所测得数据的一致性良好(组内相关系数>0.75)。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全胰腺平均脂肪含量(%)分别为6.13(5.63,6.74)、5.20(4.75,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校正年龄、性别、BMI及生化指标等因素后,胰腺脂肪(OR=0.167,95%CI=0.072~0.391,P<0.001)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随着胰腺脂肪含量的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本组42例高血压患者全胰腺平均脂肪含量与高血压病程呈中等相关性(r=0.571,P<0.001),与高血压分级无相关性(r=0.205,P=0.194)。结论:无创性IDEAL-IQ技术能够对胰腺脂肪含量进行定量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全胰腺平均脂肪含量明显增高,胰腺脂肪浸润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且全胰腺平均脂肪含量与高血压病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胰腺脂肪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