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南顺 盛庭立 +1 位作者 杨帆 吴丹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2014年12月349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按掷硬币法分为2组: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组(n=162)将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注射于子宫肌瘤的包膜内,游...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2014年12月349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按掷硬币法分为2组: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组(n=162)将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注射于子宫肌瘤的包膜内,游离出部分肌瘤组织后,将腹腔镜用穿刺针插入瘤体与包膜间,形成"水垫",紧贴瘤体包膜一边加压注射稀释垂体后叶素的生理盐水,一边钝性分离出肌瘤;直接剥离组(n=187)均不注射"水垫",直接钝性分离剥除肌瘤。结果液体分离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直接剥离组[(56.5±10.2)min vs.(90.5±11.9)min,t=-28.426,P=0.000];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20.5±5.5)ml vs.(50.5±5.8)ml,t=-49.358,P=0.000],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缩短[(3.3±1.5)d vs.(4.6±2.5)d,t=-5.778,P=0.000]。2组肛门排气时间[(20.9±3.7)h vs.(21.1±3.9)h,t=-0.489,P=0.625]和住院时间[(7.9±1.8)d vs.(8.1±2.0)d,t=-0.976,P=0.33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且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分离法 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腹腔镜处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戚燕妮 吴丹梅 +3 位作者 杨帆 张蕾 盛庭立 康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治疗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12月31例Ⅱ型CSP的临床资料,均在腹腔镜下游离出双侧子宫动脉并以3-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治疗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12月31例Ⅱ型CSP的临床资料,均在腹腔镜下游离出双侧子宫动脉并以3-0可吸收线结扎,然后行妊娠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5例有生育要求者松解子宫动脉的结扎线。术后随访血β-hCG、月经恢复的情况。结果3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50~100 min,(70.4±12.3)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123.6±36.8)ml。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10~25 d,(19.8±8.1)d,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具备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是Ⅱ型CSP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妊娠32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吴丹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卵巢妊娠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