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痛定消除小儿红霉素致胃肠反应5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澜 罗康玲 刘敏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因常伴发胃肠反应以致使红霉素的使用受到限制。本组于1995年10月至1996年3月在采用红霉素治疗的同时口服或舌下含服心痛定减少了胃肠道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红霉素 胃肠反应 心痛定 儿童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伍剑 史源 +1 位作者 唐延松 贺玉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66-126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60例先天性血管环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范国清 张智睿 +2 位作者 黎媛 陈应富 李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血管环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10年间确诊的60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心脏彩超、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目的:分析先天性血管环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10年间确诊的60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心脏彩超、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消化道钡餐、纤维支气管镜等确诊。结果:本组患儿男40例,女20例,年龄1 d^6岁1月(中位数年龄7.65月)。其中肺动脉吊带25例(占41.67%),双主动脉弓21例(占35%),右主动脉弓合并左动脉导管/韧带12例(占20%)。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吼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占87%(52例)。28例(46.7%)合并有心脏畸形,45例(75%)合并有气道狭窄,10例合并有食管狭窄。CTA的诊断符合率81.82%,心脏彩超的诊断符合率53.33%。40例行手术治疗,包括左肺动脉移植术15例,双主动脉弓离断术12例,切断动脉导管/韧带12例,左锁骨下动脉夹闭1例。本组患儿7例死亡:术前、术中各死亡1例,术后死亡5例。血管环合并完全性气管环是手术死亡的高危因素(P<0.05)。术后患儿中,虽半年内仍存在不同程度吼喘、气急等呼吸道症状,但较术前有明显缓解。结论:对于内科治疗效果欠佳的反复肺炎、喘鸣、吞咽困难的婴幼儿,要高度警惕先天性血管环。心脏彩超联合CTA是确诊血管环的最佳方法,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治疗及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血管环 气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黎媛 曾垂秀 +1 位作者 周远大 何海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6-1057,106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哮喘大鼠IL-4 mRNA和IFN-γ mRNA表达及IgE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利用卵白蛋白(OVA)及氢氧化铝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在雾化激发期,中药组用杏仁、甘草等中药制...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哮喘大鼠IL-4 mRNA和IFN-γ mRNA表达及IgE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利用卵白蛋白(OVA)及氢氧化铝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在雾化激发期,中药组用杏仁、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溶液雾化大鼠,其余组用生理盐水代替。采用免疫放射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以及肺组织IL-4 mRNA和IFN-γ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gE含量和IL-4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血清IgE的含量和IL-4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IFN-γ mRNA表达则升高(P<0.05)。结论:IL-4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生,而中药治疗可通过抑制IL-4 mRNA和上调IFN-γ mRNA的合成,改善哮喘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IL-4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卷曲相关蛋白3影响小鼠胚胎肝干细胞体外成熟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贺引 蒋昌科 +2 位作者 何昀 冯涛 毕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的肝组织中Wnt信号拮抗因子分泌性卷曲相关蛋白(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FRP)的表达,并探讨SFRP3对胚胎肝干细胞体外成熟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胚胎12.5 d至出生后4周共9个阶段的小鼠肝组织,RT-PCR检测... 目的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的肝组织中Wnt信号拮抗因子分泌性卷曲相关蛋白(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FRP)的表达,并探讨SFRP3对胚胎肝干细胞体外成熟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胚胎12.5 d至出生后4周共9个阶段的小鼠肝组织,RT-PCR检测5种SFRPs在肝组织及胚胎肝干细胞14.5(embryonic liver stem cells,ELSC)中的表达水平。腺病毒SFRP3感染小鼠胚胎肝干细胞,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 growthfactor,HGF)诱导肝细胞分化,诱导后第3、6、9、12天检测白蛋白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ablumin promoter-GaussiaLuciferase,ALB-GLuc)活性,诱导后第12天,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相关基因表达,PAS染色检测糖原合成功能。结果 SFRP1、4、5在不同阶段肝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SFRP2和SFRP3只在胚胎期肝组织中表达,随后很快消失。ELSC14.5细胞中,SFRP2高表达而SFRP3表达很低。Dex联合HGF可有效诱导ELSC14.5细胞的体外成熟分化,与对照组相比,SFRP3过表达可降低成熟肝细胞标志白蛋白(albumin,ALB)、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酪氨酸转氨酶(tyrosine aminotransferase,TAT)、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UDP-glucuronosyl transferase,UGT1A)的水平,增强肝干细胞标志Delta蛋白(Delta-like protein,DLK)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的表达,并抑制糖原合成功能。结论 SPRF3在肝脏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迅速降低,并显著抑制胚胎来源的肝干细胞体外成熟分化,其下调可能是肝脏发育和肝细胞成熟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肝干细胞 分化抑制 分泌性卷曲相关蛋白3 Wnt信号拮抗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婴儿期日龄分期的新生儿后期新概念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龙 李婕 +37 位作者 王燕 候建明 闫军 王君霞 何志慧 谭书江 蒲向阳 任小玲 陈静 蒋守福 易彬 朱琼 马娟 汪丽 唐仕芳 赵锦宁 李宛卫 李霞 吴芳 龚放 曾毅文 莫运波 谭秋 胡玲 叶海燕 郭林梅 李彦莉 陈远春 姜小华 邓胜勇 魏贵玉 王英 潘洪 王成秀 陈聪 徐瑞峰 史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新生儿期(0~28 d)、新生儿后期(~100 d)和改良婴儿期(~1岁)病死率和死因谱,为新生儿后期新概念提供初步的临床证据支持。方法在中国西部新生儿协作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4家医院,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14家医... 目的通过调查新生儿期(0~28 d)、新生儿后期(~100 d)和改良婴儿期(~1岁)病死率和死因谱,为新生儿后期新概念提供初步的临床证据支持。方法在中国西部新生儿协作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4家医院,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14家医院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婴儿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的第一出院的或病死的诊断。结果在10年期间,共有155 463例住院婴儿进入本文分析,死亡959例,病死率为6.16‰;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病死率分别为10.1‰、6.9‰和2.6‰,新生儿后期与新生儿期和改良婴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期632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先天心脏病(CHD)、早产相关疾病(PAD)、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和肺炎,新生儿后期148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CHD、PAD、腹泻、SIDS和维生素K1缺乏,改良婴儿期188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CHD、意外伤害、SIDS、PAD和腹泻。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同时出现的死因性疾病PAD、肺炎、SIDS和CHD,病死率最高是新生儿后期(P<0.001)。结论在未校正胎龄和喂养方式混杂因素的情况下,新生儿后期疾病病死率及其病因具有特殊性,可能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期 新生儿后期 改良婴儿期 早产相关性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9和VEGF联合诱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贺引 何昀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共感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共感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MP9和VEGF分5组感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Ad-BMP9组、Ad-VEGF组、AdVEGF+Ad-BMP9组、空载体腺病毒组和空白组,感染7 d后,real-time PCR检测BMP9和VEGF的m RNA水平,real-time PCR检测成骨指标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m 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OPN蛋白的表达,各组细胞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定量检测、ALP染色和钙盐沉积的检测。结果:BMP9和VEGF在Ad-VEGF+Ad-BMP9组高效共表达,OC、OPG、OPN m RNA水平和OPN蛋白水平在Ad-BMP9组和Ad-VEGF+Ad-BMP9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Ad-VEGF+Ad-BMP9组表达最高(P﹤0.05)。Ad-VEGF+AdBMP9组的ALP活性、ALP染色和钙盐沉积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联合VEGF可明显增强BMP9诱导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通过增强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UVC照射诱导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琼 王浩 +2 位作者 胡敏 申宗侯 张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3-54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简称FUT7)在UVC照射诱导的人肝癌SMMC-7721(简称772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RT-PCR检测转染pcDNA3-FUT7质粒的7721细胞及转染空质粒pcDNA3的7721细胞中FUT7基因的转录水平;用流式细胞... 目的初步探讨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简称FUT7)在UVC照射诱导的人肝癌SMMC-7721(简称772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RT-PCR检测转染pcDNA3-FUT7质粒的7721细胞及转染空质粒pcDNA3的7721细胞中FUT7基因的转录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FUT7产物SLex的表达水平;利用DAPI染核计算UVC照射后细胞的凋亡比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剪切情况及p38MAPK、JNK1/2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过表达FUT7能抑制UVC照射诱导的7721细胞凋亡,同时还增强了细胞中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而用p38MAPK的特异性抑制剂处理则可削弱FUT7的抗凋亡作用。结论在UVC照射诱导的7721细胞凋亡过程中FUT7具有抗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部分通过增强p38MAPK信号通路活性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UVC照射 α1 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 SLEX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