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斌 文亮 +1 位作者 郭毅斌 尹昌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220-1221,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小肠缺血45min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即刻、2h、6h、24h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肠黏膜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 目的: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小肠缺血45min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即刻、2h、6h、24h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肠黏膜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测定Peyer’s淋巴结(PP)、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增殖活力;无菌取肠系膜淋巴结行细菌培养,统计细菌移位率;取门静脉血检测内毒素。结果: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中sIgA含量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血浆内毒素含量较再灌注前显著升高(P<001);并于再灌注后2h起出现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肠黏膜内sIgA含量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增殖活力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呈显著负相关(r=-0553~-0753,P<001)。结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免疫功能下降,与肠外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肠黏膜 免疫功能 分泌型 免疫球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