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红江 高明华 +2 位作者 李劲松 李忠万 邹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临床疗效。方法 284例PAR患者随机分组:CZB型聚焦超声治疗(聚焦超声治疗组)140例、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144例。于治疗后1、6、12个月进行病情随访,用记...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临床疗效。方法 284例PAR患者随机分组:CZB型聚焦超声治疗(聚焦超声治疗组)140例、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144例。于治疗后1、6、12个月进行病情随访,用记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于聚焦超声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用鼻内镜采集图像作对比观察。结果聚焦超声治疗组与对照组鼻痒、喷嚏、清水样鼻涕等症状明显缓解,聚焦超声治疗组术后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聚焦超声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评分分别为(11.15±2.54)分和(4.68±1.25)分(P<0.01);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评分分别为(12.09±2.11)分和(7.12±1.31)分(P<0.01)。治疗后随访有效率分别为:1个月聚焦超声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94.4%(P>0.05),6个月聚焦超声治疗组为90.7%,对照组为85.4%(P<0.01),12个月聚焦超声治聚焦超声疗组为80.7%,对照组为61.1%(P<0.01)。结论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PAR微创、安全性高、疗效确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变应性鼻炎 常年性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益生菌株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红江 高明华 +3 位作者 邹帆 李朝军 周维康 李奇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益生菌干预是否可以减少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发作次数,减轻PAR症状;益生菌抑制PAR发病是否与肠道或全身免疫有关。方法 2013年春季和2014年春季(2-4月),我院收治PAR患者50例进入研究序列,每... 目的探讨特异益生菌干预是否可以减少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发作次数,减轻PAR症状;益生菌抑制PAR发病是否与肠道或全身免疫有关。方法 2013年春季和2014年春季(2-4月),我院收治PAR患者50例进入研究序列,每例患者允许获得独立编码的胶囊药物,每天确保口服胶囊1粒,连续3个月。益生菌组药物为益生菌胶囊,每粒含5×109CFU(25%嗜酸乳杆菌和75%乳双歧杆菌)。对照组为纤维素胶囊。2组PAR患者均口服氯雷他定10 mg/d,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3个月进行随访,完成以下指标检测:症状VAS评分、鼻腔分泌物及全血嗜酸性粒细胞测定,血清s Ig E、细胞因子IL-4及IFN-γ浓度测定,粪便Ig A浓度测定。结果 2组治疗前检测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VAS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均降低;治疗后3个月益生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益生菌组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1、3个月,2组血清s Ig E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组IL-4均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IL-4升高被益生菌干预阻断,而对照组IL-4继续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IFN-γ水平在治疗后1、3个月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1、3个月,益生菌组粪便中Ig A持续降低,而对照组Ig A水平持续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特异益生菌组合能够减少PAR的发病,减轻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炎症。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肠道或全身免疫状态,抑制PAR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变应性鼻炎 肠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良性病变手术后的发声矫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成永 郭小愚 +2 位作者 李康健 李明凤 张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对705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声带良性病变,进行了喉显微手术,术后对其中204例患者,根据不同病因,酌情进行了发声矫治,并在手术前后应用了元音量化好、幅值精度高的HJY-I型智能化喉疾仪,进行了嗓音声学动力分析,经1... 对705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声带良性病变,进行了喉显微手术,术后对其中204例患者,根据不同病因,酌情进行了发声矫治,并在手术前后应用了元音量化好、幅值精度高的HJY-I型智能化喉疾仪,进行了嗓音声学动力分析,经1~3个月随访治愈好转率达97.5%。从喉空气动力学提出了喉显微手术后,进行发声矫治病理生理学的理论依据及其矫治方法:并对HJY-I型智能化喉疾仪的功能及特点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病变 显微手术 发声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在临床上应用的若干经验介绍
4
作者 周歧勤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1期67-68,共2页
二氧化碳激光,在美国和法国应用于临床较久.特别在耳、鼻、喉科的疾病治疗方面。六十年代在我国亦已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CO2激光 经验介绍 应用 临床 二氧化碳激光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