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通道蛋白亚型在耳鼻咽喉科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鸿 魏莲枝 张成永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亚型 耳鼻咽喉科学 protein CDNA克隆 跨膜蛋白 AQP-1 生物体内 分离纯化 红细胞膜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常规重建与后处理对CSOM及中耳胆脂瘤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必强 王小铭 +4 位作者 黄显龙 李朝军 杨超 唐茁月 唐永存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扫描常规轴位、冠状位重建图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共105例(107耳)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常规轴位及...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扫描常规轴位、冠状位重建图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共105例(107耳)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常规轴位及冠状位重建图像基础上,综合运用图像后处理技术,根据主要CT表现:1、鼓室、鼓窦腔软组织密度影;2、听骨链骨质破坏情况;3、鼓室、鼓窦壁骨质破坏情况;进行术前分型,并将手术阳性结果与CT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9耳,其中单纯型8耳,肉芽型36耳,硬化灶肉芽型15耳;中耳胆脂瘤48耳,术前CT分型准确率为89%。对主要CT征象,常规轴位+冠状位显示率为88%,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率为95%。对于所有可CT显示的术中阳性发现,均可以用多平面重组进行显示;容积再现及多平面容积再现对锤骨、砧骨破坏能较好显示,对镫骨破坏显示受到一定限制;曲面重组对面神经骨管破坏显示较满意,对听骨链骨质破坏也有一定的价值。结论 HRCT能对CSOM及中耳胆脂瘤进行较准确的术前分类、分型,常规轴位、冠状位重建图像能较全面、准确地对解剖和病变进行显示,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特别是MPR能提高CSOM及中耳胆脂瘤细微病变显示率和诊断准确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高分辨率CT 后处理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方敏 杨贵军 +3 位作者 李朝军 杨莉 邝邵景 莫海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创建到2015年1月的文献数据,纳入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 目的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创建到2015年1月的文献数据,纳入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包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析两种术式的鼓膜修补愈合率、气导和骨导听阈。结果共检索到1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其中5篇随机对照研究,8篇队列研究;总患病耳数为2 136耳,行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812耳,行单纯鼓室成形术1 324耳。两种手术方式的鼓膜愈合率分别为87.11%(696/799)和87.55%(1 139/1 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99,1.06),P=0.20];两种术式患者术后气骨导差≤20dB的耳数分别占79.42%(328/413)和79.17%(475/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93,1.06),P=0.76];两种术式术后气导平均听阈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1,95%CI(-0.29,0.31),P=0.93]。结论治疗乳突感染已被良好控制、非活动期但鼓室长期潮湿、中耳黏膜增厚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病变切除不能提高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也不会影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提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突切除 鼓室成形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8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唐鸿 魏莲枝 张成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8(AQP8)在人鼻息肉中的定位,分析其在该病变水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40例成人鼻息肉标本和20例正常下鼻甲标本,制备组织标本,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8蛋白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QP8在血管壁及...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8(AQP8)在人鼻息肉中的定位,分析其在该病变水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40例成人鼻息肉标本和20例正常下鼻甲标本,制备组织标本,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8蛋白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QP8在血管壁及血管窦有较强表达,在腺体中也有表达。结论:AQP8主要分布在与水的运输及代谢有关的结构——血管壁及腺体,它在血管壁和血管窦的表达为鼻息肉形成提供了又一解释;AQP8在腺体的表达,提示它可能与腺体分泌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水孔蛋白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8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徐洁 王冰 李朝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caspase-8(胱天蛋白酶-8)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探讨其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技术检测caspase-8在36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及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研究caspase-8(胱天蛋白酶-8)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探讨其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技术检测caspase-8在36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及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aspase-8在36例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中均有强表达,而正常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caspase-8在胆脂瘤上皮中的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外耳道皮肤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脂瘤上皮中caspase-8表达较外耳道皮肤显著增高,其可能参与了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及增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天蛋白酶-8(caspase-8) 胆脂瘤 中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损伤后rhEPO对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代喻兵 骆文龙 +4 位作者 陈红江 聂江华 方黎 赖晓霏 李晶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受损面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rhEPO治疗组(n=25)、对照组(n=25)、假手术组(n=25),50只大鼠建立左侧面神经...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受损面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rhEPO治疗组(n=25)、对照组(n=25)、假手术组(n=25),50只大鼠建立左侧面神经干损伤动物模型,rhEPO组大鼠致伤后即刻及每天腹腔内注射rhEPO(5000U/kg),连续两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3、7、14、21、28天采用Toluidine blue染色计算面神经元存活率,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从伤后第7天开始治疗组和对照组左侧面神经元存活率逐渐下降,每个时间点治疗组面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伤后第3天未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对照组第7天见表达,第14天数量达高峰,治疗组在伤后第7、14、21天面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伤后第3天对照组见Caspase-3表达增加,第14天达高峰,第28天仍见少许表达,治疗组在各时间点Caspase-3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EPO对受损大鼠面神经元有保护作用;降低Caspase-3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rhEPO治疗创伤性面瘫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运动神经元 促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对大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劲松 兰志红 +1 位作者 方红雁 高明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C对大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SAS)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老年SD大鼠40只,分为模型组、0.2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0.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观察...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C对大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SAS)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老年SD大鼠40只,分为模型组、0.2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0.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动物生命体征;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取大脑皮层,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动物生命体征较模型组平稳,较正常对照组差;模型组动脉血pH值、PO2、SaO2最低,PCO2最高,依次为0.2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0.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到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在模型组中最低,在0.2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0.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依次增强(P<0.05),而Bax表达在模型组中最强,在0.2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0.5mg细胞色素C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依次减弱(P<0.05)。结论:细胞色素C可提高大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物模型脑组织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血氧含量、保护脑细胞,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下调Bax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细胞色素C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声门图在喉部疾病及嗓音声学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方红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电声门图 喉部疾病 噪音声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行全麻手术的风险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晓悫 李万辉 +2 位作者 吕志刚 李妮娜 张成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9-200,207,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总结1例OSAS患者在全麻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时窒息死亡的教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时,窒息死亡多发生在麻醉诱导期和麻醉恢复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总结1例OSAS患者在全麻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时窒息死亡的教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时,窒息死亡多发生在麻醉诱导期和麻醉恢复期。结论:充分认识OSAS患者行全身麻醉的风险。镇静健忘慢诱导经鼻插管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麻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