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段波 黄胜 +3 位作者 刘峰 欧媛媛 罗兴进 徐丹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0-791,共2页
目的探求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导管置入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方法选择需要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成年患者600例。采用右侧中路法颈内静脉穿刺进针,穿刺成功后,放入J形导丝,引导放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两种方法确定导管头端的位置... 目的探求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导管置入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方法选择需要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成年患者600例。采用右侧中路法颈内静脉穿刺进针,穿刺成功后,放入J形导丝,引导放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两种方法确定导管头端的位置:(1)当导管刻度与导丝刻度重合时,观察心电图P波的变化。导管头端进入右心房时P波增高;导管头端从右心房退出到上腔静脉后,P波恢复正常。当P波恢复正常后,再将导管后撤2cm至最终位置。(2)用C臂透视定位,带导丝的导管尖端在靠近右心耳水平,即相当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根据所得导管深度数据与患者身高的相关性推算简易计算公式。结果 600例患者平均身高为165.0cm,平均置入深度为14.0cm;其中男性410例,平均身高为169.1cm,平均置入深度为14.2cm;女性190例,平均身高为156.5cm,平均置入深度为13.1cm。置入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深度(cm)=身高(cm)×0.06+4。结论成年患者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导管置入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为:深度(cm)=身高(cm)×0.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深度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抢救产后子宫内翻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立 杨沁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18-1118,共1页
孕妇29岁,妊娠39周,孕1产0,胎儿枕左位临产。入院后经阴道顺产一女婴,胎盘娩出后下腹剧烈疼痛伴出血,查体后考虑完全性子宫内翻,紧急送入手术室后无创血压无法测出,患者处于重度休克状态。急行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置管,予加压扩容、输... 孕妇29岁,妊娠39周,孕1产0,胎儿枕左位临产。入院后经阴道顺产一女婴,胎盘娩出后下腹剧烈疼痛伴出血,查体后考虑完全性子宫内翻,紧急送入手术室后无创血压无法测出,患者处于重度休克状态。急行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置管,予加压扩容、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同时行盆腔超声扫查,发现子宫内翻入阴道(图1A)。于全身麻醉下行子宫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子宫收缩较差,经腹壁向宫体注射麦角新碱0.2 mg、静脉滴注10 U缩宫素后仍无明显改善,且血压进行性下降;盆腔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因积液显示不清,宫颈呈“八字”型外展,宫颈口见长约5 cm液性暗区(图1B),提示存在继续出血风险,乃于继续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进行切除子宫准备。20 min后有创动脉血压升至98/68 mmHg,心率108次/分;再次超声扫描示宫颈外展“八字”消失,宫颈口液性暗区明显缩小(图1C),子宫内膜线呈连续高回声,横断面直径缩小,提示子宫收缩明显好转。以水囊填塞宫腔、纱布填塞阴道,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入ICU继续治疗。7天后患者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翻 超声检查 麻醉 全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和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一例
3
作者 黄立 杨沁岩 +1 位作者 宁春竹 贾瑞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5-1116,共2页
患者,男,65岁,因“躯干、四肢反复红斑、丘疹伴瘙痒8年,复发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粟米至蚕豆大小红斑、丘疹伴瘙痒,诊断为“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予“口服免疫抑制剂、抗过敏药物,外用激... 患者,男,65岁,因“躯干、四肢反复红斑、丘疹伴瘙痒8年,复发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粟米至蚕豆大小红斑、丘疹伴瘙痒,诊断为“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予“口服免疫抑制剂、抗过敏药物,外用激素类药物等”治疗后好转,但仍反复发作。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病情加重,在本院麻醉科特病门诊就诊,根据Williams诊断标准[1],以“AD”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皮肤瘙痒明显,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右美托咪定 抗胆碱能药物 抗过敏药物 诊断标准 激素类药物 硬膜外阻滞 DERMATIT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沁岩 黄立 +3 位作者 石岚 欧媛媛 黎国媛 黄成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确定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 50)。方法:选择21例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年龄20~55岁,ASAⅠ或Ⅱ级。麻醉采用非插管静脉麻醉,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当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达... 目的:确定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 50)。方法:选择21例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年龄20~55岁,ASAⅠ或Ⅱ级。麻醉采用非插管静脉麻醉,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当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达平衡时方可宫腔镜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20μg/kg。监测麻醉不同时点的麻醉深度及不良反应。采用序贯法确定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p),第1例患者丙泊酚血浆Cp设为2.5μg/mL,手术中发生体动时为阳性,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的比值为1∶1,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和阴性组。用序贯法公式计算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Cp 50及其95%CI。结果: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Cp 50及其95%CI为2.23(2.12~2.34)μg/mL。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合20μg/kg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Cp 50为2.23μg/mL,为宫腔镜手术麻醉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布托啡诺 宫腔镜手术 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不同材料建立超声介入练习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沁岩 黄立 韩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77-578,共2页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和动静脉穿刺技术逐渐在麻醉领域广泛应用,已成为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1-2],但在未经充分训练的情况下操作有损伤血管、神经、毗邻重要脏器等风险[3],通常需在非人体模型上进行严格训练。目前用于...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和动静脉穿刺技术逐渐在麻醉领域广泛应用,已成为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1-2],但在未经充分训练的情况下操作有损伤血管、神经、毗邻重要脏器等风险[3],通常需在非人体模型上进行严格训练。目前用于练习的材料有豆腐、粉块、动物肉类等[4],各有其优缺点。本研究观察魔芋豆腐作为超声穿刺练习模型材料的效果,旨在探求一种方便、经济、有效且易推广的超声介入练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麻醉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