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阅读”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
1
作者 杨妮英 《今日教育》 2013年第6期65-65,共1页
新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对于农村边远地区信息闭塞、条件有限的农村孩子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解决的事情。特别是在识字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认得快也忘得快,所以巩固... 新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对于农村边远地区信息闭塞、条件有限的农村孩子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解决的事情。特别是在识字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认得快也忘得快,所以巩固识字就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既认得快,又不会回生呢?"阅读"无疑是农村学生巩固识字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学生 识字教学 “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 农村孩子 信息闭塞 边远地区 农村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应对社会化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基于长时与实时时间轴的视角
2
作者 何婷 胡惠南 +3 位作者 乔璐 杨靓靓 李明英 蔺秀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2-1353,共12页
父母应对社会化是指父母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以应对压力的过程。实证研究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及不同时间轴的结合等角度探讨父母应对社会化的作用,揭示了父母应对社会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适应的... 父母应对社会化是指父母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以应对压力的过程。实证研究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及不同时间轴的结合等角度探讨父母应对社会化的作用,揭示了父母应对社会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适应的独特效应。对于其中的心理机制,应对社会化过程理论模型探讨了儿童青少年应对过程在父母应对社会化与儿童青少年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教养×压力放大和差异效应模型考察了应对社会化作用过程的边界条件。本研究将此两种模型进行整合,并基于动态系统视角提出应对社会化动态过程理论模型,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和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两个层面、儿童个体和亲子二元两个水平完善父母应对社会化对儿童青少年适应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父母应对社会化作用效果的普遍性,深化探索父母应对社会化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的机制,为父母应对社会化在家庭教育与临床干预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应对社会化 儿童青少年适应 应对社会化动态过程理论模型 长时程发展时间轴 具体情境 下实时时间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