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中的重庆:城市电影的溯源与想象
1
作者 丁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4-94,共1页
在众多与电影结缘的城市里,重庆因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人文风貌及空间意象独树一帜,受到众多电影青睐,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和行业现象。毫无疑问,研究城市电影,重庆必是无法绕开的命题,对重庆电影的多视角研究不仅能对影像的在地化... 在众多与电影结缘的城市里,重庆因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人文风貌及空间意象独树一帜,受到众多电影青睐,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和行业现象。毫无疑问,研究城市电影,重庆必是无法绕开的命题,对重庆电影的多视角研究不仅能对影像的在地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更能对其他城市的地方影视资源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以电影为窗口,激发更为深层的文化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资源 文化景观 空间意象 多视角研究 文化活力 人文风貌 电影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烈士遗孤
2
作者 秦贵瑚(编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74-190,共17页
1.朝天门码头 日长江和嘉陵江交汇于此。江水浩大恢宏。天色阴沉,透过灰色的迷雾,可见两江船筏蚁聚,两岸鳞次栉比、万家重叠的楼宇。这些楼宇大都以木作架,以竹编壁。街道或高踞峰巅,或深陷崖脚。有“古木难撑月,危峰欲堕江”之感。片... 1.朝天门码头 日长江和嘉陵江交汇于此。江水浩大恢宏。天色阴沉,透过灰色的迷雾,可见两江船筏蚁聚,两岸鳞次栉比、万家重叠的楼宇。这些楼宇大都以木作架,以竹编壁。街道或高踞峰巅,或深陷崖脚。有“古木难撑月,危峰欲堕江”之感。片头题字:谨以此片献给重庆市解放70周年。叠印片名:烈士遗孤。2.大街上 日字幕:1949年11月。潮水般涌来了游行示威的人流。人们用竹竿挑着白布条扯成的许多横幅,上书着“反饥饿、争温饱、争生存”“要民生、要民主、要自由”“停止镇压屠杀革命志士、释放一切政治犯”和“停止征兵、征粮,让山城人民吃饱饭”等口号。人们相互挽着手,一路高歌《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毫不畏惧地毅然前行。游行队伍涌至两路口,岔路堵塞了,几条道都拥挤着群众,看装束他们大多是学生、工人、商人和农民。此刻,从上清寺方向向游行队伍逼上来大批国民党军警,他们端着枪械,拿着棍棒和高压水枪。在一个军官的指挥下,军警们对游行的人们大打出手。他们用棍棒、枪托和高压水枪喷出的水,对付着手无寸铁的群众。但示威的人们没有退缩,他们勇敢地和军警们厮打起来。马路两边的群众被军警们的暴行激怒了,大家高喊:“国民党,没人心,腐败政权垮在今!”“黑夜尽,白昼来,国民党,要垮台!”“你乱抓、你乱杀,国民党日子不会长!”几个少年儿童也挤在人群当中,和大人们一道振臂高呼,他们是那样的兴奋、激动和高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士 《团结就是力量》 游行示威 1949年 国民党 革命志士 少年儿童 军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