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与设备故障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
作者 颜湘莲 王承玉 +8 位作者 宋杲 季严松 杨韧 张翔 陈海伦 苏镇西 鲁钢 姚强 刘汉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16,共10页
气体绝缘设备中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为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笔者对SF6气体分解产物的检测技术、试验研究、数据建模及其在设备故障诊断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概要总结了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在SF6气体分解产物研... 气体绝缘设备中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为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笔者对SF6气体分解产物的检测技术、试验研究、数据建模及其在设备故障诊断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概要总结了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在SF6气体分解产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提出了SF6气体分解产物相关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结合设备状态评价的需求,以期得到设备故障诊断的SF6气体分解产物判据,直接指导气体绝缘设备的运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设备 SF6气体分解产物 故障诊断 检测 试验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抑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永明 何健 +2 位作者 徐禄文 杨越 贾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1,共5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500 kV线路越来越接近公众活动区域,甚至进入市区,线路引起的电磁污染必然会对住在沿线附近的居民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并且由超高压输电线路引起的环境投...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500 kV线路越来越接近公众活动区域,甚至进入市区,线路引起的电磁污染必然会对住在沿线附近的居民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并且由超高压输电线路引起的环境投诉与纠纷也越来越多[1,2]。因此,如何降低超高压输电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强度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和电力部门中的一个焦点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采用架设屏蔽线和屏蔽网的措施来抑制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强度的方法,并用仿真计算及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分析比较了各种屏蔽线(网)架设方案下工频电场的抑制效果,提出了屏蔽线的最优架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输电线路 工频电场抑制 屏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可听噪声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明 王玉强 +1 位作者 徐禄文 沈婕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2,76,共7页
为了研究输电线的可听噪声,本文建立了灰色理论、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灰色RBF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四种预测模型,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特点。每种预测模型都考虑了影响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环境、地理位置、导线、线路结构参数等14... 为了研究输电线的可听噪声,本文建立了灰色理论、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灰色RBF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四种预测模型,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特点。每种预测模型都考虑了影响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环境、地理位置、导线、线路结构参数等14个因素。结合实例,利用各种方法对输电线可听噪声进行了预测。利用灰色理论进行预测时,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计算了每个因素的关联度,然后选择灰关联度大于0.8404的6个因素建立了GM(1,7)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分析,灰色预测的结果最差,嵌入型灰色RBF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较高,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222%和2.853%,因此它们可以用来预测输电线的可听噪声。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比单一预测方法的精度好,并且组合的方法可以提高预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听噪声 输电线路 灰色模型 RBF神经网络模型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500kV变电站内工频电磁场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徐禄文 李永明 +2 位作者 刘昌盛 侯兴哲 俞集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70,共5页
研究了重庆地区500 kV变电站内的工频电磁场分布及特点。针对重庆地区日益增多的500 kV高压变电站,研究了该类型变电站内工频电磁环境对职业暴露的影响,对重庆地区500 kV高压变电站内各区域和设备周围的工频电、磁场进行了细致测量并归... 研究了重庆地区500 kV变电站内的工频电磁场分布及特点。针对重庆地区日益增多的500 kV高压变电站,研究了该类型变电站内工频电磁环境对职业暴露的影响,对重庆地区500 kV高压变电站内各区域和设备周围的工频电、磁场进行了细致测量并归纳总结了测量结果,对电磁场较强的重点区域进行了分析。根据测量得到的电磁场分布情况,从职业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了500 kV高压变电站内的安全生产应注意事项。在500 kV高压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新变电站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新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电力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变电站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职业暴露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F_6气体分解产物的高压开关设备故障诊断 被引量:71
5
作者 颜湘莲 王承玉 +3 位作者 杨韧 季严松 苏镇西 姚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8-123,共6页
全封闭式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SF6断路器等高压开关设备广泛应用于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设备故障诊断及状态判断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SF6开关设备发生放电、过热等故障产生的气体分解产物,提出不同... 全封闭式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SF6断路器等高压开关设备广泛应用于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设备故障诊断及状态判断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SF6开关设备发生放电、过热等故障产生的气体分解产物,提出不同故障类型的分解产物特征气体,比较设备故障诊断现有判据,提出开关设备故障现场预判的参考指标及综合诊断依据。给出基于SF6气体分解产物的开关设备故障诊断应用案例,分析悬浮电位放电、零件连接异常和导体异常发热故障等设备潜伏性缺陷诊断和GIS设备故障间隔定位,结果表明SF6气体分解产物的开关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 故障诊断 SF6气体分解产物 设备缺陷 潜伏性故障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加速遗传算法和SP模型评估电能质量 被引量:23
6
作者 栗秋华 周林 +1 位作者 刘华勇 张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9-143,共5页
综合量化评估电能的质量,是衡量电能质量优劣与电价制定的依据之一,有利于实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购电原则。为了综合评估电能质量,根据电能质量评估的实质,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Shepard插值理论用于电能质量的评估,并构建了电能质量综... 综合量化评估电能的质量,是衡量电能质量优劣与电价制定的依据之一,有利于实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购电原则。为了综合评估电能质量,根据电能质量评估的实质,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Shepard插值理论用于电能质量的评估,并构建了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Shepard模型(SP模型)。对于模型中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加速遗传算法来解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例计算结果表明,SP用于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其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力市场 综合评价 Shepard插值 加速遗传算法 距离相似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及起晕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宏佩 李永明 +4 位作者 徐禄文 冯凌 李刚 张剑 郑春旭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共5页
输电导线起晕的重要判别条件是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是否达到临界值。为研究分裂导线表面电晕分布情况,根据单相八分裂导线起晕电压试验值,先运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了1 000 kV特高压八分裂子导线表面每个匹配点的电场强度值,然后与用经验公式... 输电导线起晕的重要判别条件是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是否达到临界值。为研究分裂导线表面电晕分布情况,根据单相八分裂导线起晕电压试验值,先运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了1 000 kV特高压八分裂子导线表面每个匹配点的电场强度值,然后与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的临界场强对比,找出子导线表面的电晕分布区域,并计算出了该域内的起晕点个数、起晕角度、占导线表面比等数据以及子导线半径、导线高度对起晕分布的影响。分析计算表明:每根子导线在表面有限范围内起晕,且占整个导线表面积的30%~40%;对地高度越高子导线表面起晕范围越大,子导线半径对起晕范围也有一定影响。通过研究工作,期望对分析导线的电晕损耗等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输电线 模拟电荷法 电晕 分裂导线 表面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地面标称电场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永明 黄宏佩 +4 位作者 张淮清 徐禄文 李刚 冯凌 祝言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输电线路地面标称电场强度的大小是输电线路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针对有限元法在计算中面临的网格剖分和计算时间较长问题,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无网格法引入到直流输电线地面标称电场的计算中,阐述了RBF的定义和此法的原理、实... 输电线路地面标称电场强度的大小是输电线路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针对有限元法在计算中面临的网格剖分和计算时间较长问题,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无网格法引入到直流输电线地面标称电场的计算中,阐述了RBF的定义和此法的原理、实施步骤,通过编制程序,进行仿真计算,并讨论了不同输电线参数对地面标称电场强度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运用此法计算的地面标称电场结果和已有文献值较为接近,并与具有解析解的电缆模型电场强度值吻合得很好,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导线对地高度和极间距离对地面标称电场强度的影响较大,次导线半径和分裂根数对地面标称电场强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特高压直流 输电线路 标称电场 无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最优控制和积分控制的励磁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建 任成君 +3 位作者 冯树辉 陈涛 殷家敏 欧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140,共7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传统线性最优励磁控制中的动态性能和调节精度,基于同步发电机的派克模型推导出了供设计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规律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状态空间方程。以该方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同时以机端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为了进一步改善传统线性最优励磁控制中的动态性能和调节精度,基于同步发电机的派克模型推导出了供设计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规律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状态空间方程。以该方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同时以机端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角速度、功角作为反馈量的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将发电机功角、无功功率这两个与稳定性和品质密切相关的重要参量引入控制规律。同时,为了提高机端电压的调节精度,基于稳态调整与动态调节区分开来的思想,将积分调节引入励磁控制规律。通过Matlab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励磁控制规律与传统规律相比,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在大、小扰动下的稳定性,同时在电压调节精度方面亦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克模型 线性化状态空间方程 最优励磁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 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地电位升高的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永明 陈晓鑫 +2 位作者 张淮清 柴贤东 徐禄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4,共8页
超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考虑地电位升高的地面离子流场的计算却很少,为此,在Deutsch假设的基础上,为了研究计及地电位升高时HVDC输电线路产生的离子... 超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考虑地电位升高的地面离子流场的计算却很少,为此,在Deutsch假设的基础上,为了研究计及地电位升高时HVDC输电线路产生的离子流场,将地电位升高作为第1类边界条件,应用模拟电荷法,建立了考虑地电位升高影响的HVDC输电线路下方离子流场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计及地电位下,与可查询的文献相比,计算结果与其基本一致。计及地电位下,地面离子流密度与电场的值分别有所增大,同时分析了不同地电位升高值、导线高度及极间距下,地电位的变化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地面合成电场以及离子流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位 HVDC输电线路 Deutsch假设 离子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方法预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永明 王玉强 +2 位作者 徐禄文 沈婕 张淮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7,共6页
超高压输电中,输电线下的可听噪声大小是导线选择的主要因素,所以可听噪声的预测十分重要。针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影响因素多的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可听噪声的环境因素、地理参数、导线结构参数等13个因素进行简化。通过... 超高压输电中,输电线下的可听噪声大小是导线选择的主要因素,所以可听噪声的预测十分重要。针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影响因素多的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可听噪声的环境因素、地理参数、导线结构参数等13个因素进行简化。通过分析选取影响输电线可听噪声的主要因素,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灰色GM(1,9)和GM(0,9)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得出GM(1,9)的预测精度最高,误差很小,其预测精度优于BP神经网络。和其他预测方法相比,灰色预测比较实用、有效,精度较高,可作为预测超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听噪声 输电线路 灰色关联 GM(1 N)模型 GM(0 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双回直流架空线路电晕起始电压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明 刘飓风 +1 位作者 徐禄文 秦澔澔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35,共6页
为研究特高压双回直流架空线路的电晕起始特性,本文考虑线路排列方式和绞线的实际结构,结合气体放电理论建立了特高压双回直流线路的起晕电压计算模型。根据正负极起晕的不同机理,在利用优化模拟电荷法对绞线表面空间电场求解的基础上,... 为研究特高压双回直流架空线路的电晕起始特性,本文考虑线路排列方式和绞线的实际结构,结合气体放电理论建立了特高压双回直流线路的起晕电压计算模型。根据正负极起晕的不同机理,在利用优化模拟电荷法对绞线表面空间电场求解的基础上,计算了各极子导线的起晕电压。分析并讨论了导线布置、温度与气压及绞线参数等因素对起晕电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排列方式时线路起晕电压值较高。另外,导线半径的增大、气压的升高、分裂数的增加都能显著提高起晕电压。导线对地高度、极间距、上下层导线高度及分裂间距也都会不同程度影响起晕电压。绞线绞入率逼近于0时,绞线起晕电压接近光滑导线的起晕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特高压直流线路 起晕电压 绞线 模拟电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