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量一体化的供电设备故障在线识别 被引量:5
1
作者 谭宇航 张朕滔 +1 位作者 袁玲 梁康有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3-1137,共5页
为解决专变用户增值服务模式中故障快速识别的问题,基于计量自动化一体化平台设计了专变用户供电设备故障在线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专变设备状态参数的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并使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时间序列进行量化作为系统输入值。利用... 为解决专变用户增值服务模式中故障快速识别的问题,基于计量自动化一体化平台设计了专变用户供电设备故障在线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专变设备状态参数的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并使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时间序列进行量化作为系统输入值。利用滑动时间窗中过程输入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学习样本,然后将其回归计算结果与模型特征向量实测值的偏差设定为观测值,使用高斯混合模型拟合多维观测值分布构设系统背景模型,通过新个体观测值与背景模型的匹配程度计算故障指数,实现设备故障的实时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在线预测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识别 计量一体化 自组织神经网络 最小二乘 支持向量机 故障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物资配送多目标路径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徐郁 朱韵攸 +2 位作者 刘筱 邓雨婷 廖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52-3258,共7页
针对现有电力物资车辆路径问题(EVRP)优化时考虑目标函数较为单一、约束不够全面,并且传统求解算法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电力物资配送多目标路径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首先,充分考虑了电力物资配送区域的加油... 针对现有电力物资车辆路径问题(EVRP)优化时考虑目标函数较为单一、约束不够全面,并且传统求解算法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电力物资配送多目标路径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首先,充分考虑了电力物资配送区域的加油站分布情况、物资运输车辆的油耗等约束,建立了以电力物资配送路径总长度最短、成本最低、物资需求点满意度最高为目标的多目标电力物资配送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DRL的电力物资配送路径优化算法DRL-EVRP求解所提模型。DRL-EVRP使用改进的指针网络(Ptr-Net)和Q-学习(Q-learning)算法结合的深度Q-网络(DQN)来将累积增量路径长度的负值与满意度之和作为奖励函数。所提算法在进行训练学习后,可直接用于电力物资配送路径规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RL-EVRP求解得到的电力物资配送路径总长度相较于扩展C-W(ECW)节约算法、模拟退火(SA)算法更短,且运算时间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所提算法能更加高效、快速地进行电力物资配送路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资 多目标路径优化 车辆路径问题 深度强化学习 指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焊接用真空触发开关工作特性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成祥 陈丹 +2 位作者 杜建 廖志刚 周言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8,共8页
电磁脉冲焊接是脉冲功率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之一,常采用真空触发开关(TVS)作为放电开关。根据电磁脉冲焊接过程特征,针对课题组所用的ZKTC国产新型TVS,详细探究了ZKTC在其触发阶段、导通阶段与初次放电阶段的工作特性。通过仿真研... 电磁脉冲焊接是脉冲功率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之一,常采用真空触发开关(TVS)作为放电开关。根据电磁脉冲焊接过程特征,针对课题组所用的ZKTC国产新型TVS,详细探究了ZKTC在其触发阶段、导通阶段与初次放电阶段的工作特性。通过仿真研究了电路参数对ZKTC工作过程的影响;研制了Marx电路与脉冲变压器结合的触发装置,脉宽0~10μs可调、幅值0~20 kV可调,基于ZKTC搭建了放电能量为27 kJ的脉冲大电流发生器测试平台并开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触发信号的电压幅值与上升前沿均会显著影响ZKTC触发过程;放电主回路工作电压幅值会影响ZKTC导通阶段中带电粒子的定向迁移速率与放电电流幅值,改变开关放电回路的参数并加快电压下降速度,从而对导通阶段和放电阶段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触发开关 电磁脉冲焊接 导通特性 触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样本信息的局部放电源逐次逼近定位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炬 黄亮 +1 位作者 曾福平 张晓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9-126,共8页
时延估计是利用时间差方法对局部放电(PD)源准确定位的关键,然而在测量时延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从而导致因时延获取准确度不高而带来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因此,为了降低时间差定位法中对准确获取时延的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样本寻优PD... 时延估计是利用时间差方法对局部放电(PD)源准确定位的关键,然而在测量时延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从而导致因时延获取准确度不高而带来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因此,为了降低时间差定位法中对准确获取时延的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样本寻优PD源的逐次逼近定位方法。采用逐次逼近式粒子群搜索原理,对传统定位方法得到的单样本初值与传感器阵列所建立的寻优目标函数进行递归逼近处理,最终确定最优PD源位置。通过对实验室实测PD信号逐次逼近寻优定位,表明提出的逐次逼近定位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因时间差测量不准确而引起的定位结果较差的难题,结果较传统时间差定位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到达时间差 逐次逼近方法 粒子群优化 定位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脉冲成形技术的电缆接头压接装置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成祥 杜建 +3 位作者 陈丹 周言 王现民 姚陈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41-2950,共10页
电缆接头压接质量直接决定着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然而,现有的液压压接方式受限于机械工艺、技工经验等因素,难以确保电缆接头的可靠压接。为此,尝试将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引入电缆接头的压接,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电缆接头压接装置,其最大... 电缆接头压接质量直接决定着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然而,现有的液压压接方式受限于机械工艺、技工经验等因素,难以确保电缆接头的可靠压接。为此,尝试将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引入电缆接头的压接,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电缆接头压接装置,其最大放电能量为28 kJ、最大工作电压为20 kV。在此基础上,开展70 mm^2电缆与接头的压接实验,分别从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两个方面对电磁脉冲成形技术与现有液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还探讨了充电电压对压接电缆接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可实现电缆接头的有效压接。在一定充电电压(12 kV)下,相较于液压压接方式,电磁脉冲成形技术所压接的电缆接头拉伸强度至少提升35%,而接头处电阻降低则达36.15%。实验还发现,压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和接触电阻与充电电压存在一定依赖关系,随着充电电压的提高,压接接头的拉伸强度随之增强,接触电阻则随之减少。此外,还通过仿真研究对上述现象予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电磁脉冲成形 压接装置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差分吸收光谱的痕量SO_2气体定量检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红 肖淞 +3 位作者 张晓星 李新 程政 崔兆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5812-5820,共9页
SO_2是表征SF6绝缘电气设备内部绝缘状态的标志性气体,其准确的定量对判断绝缘设备内部故障类型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搭建了紫外差分吸收光谱痕量SO_2气体检测系统,获取了基于Sym14小波分层处理的SO_2紫外差分吸收光谱,... SO_2是表征SF6绝缘电气设备内部绝缘状态的标志性气体,其准确的定量对判断绝缘设备内部故障类型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搭建了紫外差分吸收光谱痕量SO_2气体检测系统,获取了基于Sym14小波分层处理的SO_2紫外差分吸收光谱,并在190~230及290~310nm两个特征波段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根据变换得到的特征峰值对SO_2的浓度进行反演,得到两个波段的浓度反演曲线,并进一步探究了其检测极限。结果表明:在两个波段范围内痕量SO_2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特征峰值与其浓度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190nm波段相对290nm波段具有更低的检测极限,在信噪比为3时,其检测极限可达到132.4nL/L。该研究结果为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SF6特征分解组分的在线监测及SF6绝缘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差分吸收光谱 SO2 SF6 Sym14小波变换 特征波段 检测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板件焊接设备研制及镁/铝合金板焊接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成祥 杜建 +2 位作者 周言 沈婷 姚陈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18-2027,共10页
镁合金、铝合金作为轻质材料,因具有优异性能可替代传统钢材而广泛应用于轻量化设备制造中。然而,由于镁合金与铝合金物理、化学性能存在差异,使得传统工艺难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焊接。电磁脉冲焊接(EMPW)借助电磁力实现金属材料的冶... 镁合金、铝合金作为轻质材料,因具有优异性能可替代传统钢材而广泛应用于轻量化设备制造中。然而,由于镁合金与铝合金物理、化学性能存在差异,使得传统工艺难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焊接。电磁脉冲焊接(EMPW)借助电磁力实现金属材料的冶金结合,有望解决镁合金、铝合金的焊接难题。为探究电磁脉冲焊接镁合金-铝合金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该文从电磁脉冲焊接原理着手,研制出一套28kJ的电磁脉冲焊接设备原型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镁合金板(基板)、铝合金板(飞板)电磁脉冲焊接所需外部条件(放电电压和焊接间隙)以及镁合金自身力学特征对焊接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电磁脉冲焊接技术能够实现镁合金、铝合金板件的可靠焊接;在一定范围内,放电电压的升高能够提高接头的机械性能;焊接间隙的增加使接头的机械性能先提高后降低。此外,镁合金板件自身特殊结构导致的力学各向异性也将影响接头的机械性能,相同条件下,与轧制方向成0°时,焊接所得接头拉伸强度最佳;与轧制方向成90°时,接头拉伸强度最低。该文可为电磁脉冲焊接镁合金-铝合金板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焊接 镁合金 铝合金 各向异性 接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光声光谱检测一维光声池信号传输模型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新岗 马志鹏 +2 位作者 黄会贤 陈果 张俊耀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1,共7页
根据光声信号激励基本原理与传输线理论,应用声电类比方法,提出了基于声学传播模型的一维纵向谐振腔传输线模型。根据实际设计需求,改进并提出一维纵向光声池整体模型。应用所建传输线模型对一维纵向光声池谐振频率、品质因数、池常数... 根据光声信号激励基本原理与传输线理论,应用声电类比方法,提出了基于声学传播模型的一维纵向谐振腔传输线模型。根据实际设计需求,改进并提出一维纵向光声池整体模型。应用所建传输线模型对一维纵向光声池谐振频率、品质因数、池常数等指标与光声池结构参数关系进行模拟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光声信号强度与一维谐振腔长度及光源调制频率具有相关性,且随谐振腔长度增加,光声池谐振频率具有减小的趋势;存在最优光声腔截面半径使与一定谐振腔长度对应的品质因数取得最大值。模拟结果对一维纵向光声池结构设计具有较高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信号 一维纵向光声池 传输线 类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H型线圈的电磁脉冲焊接仿真及线圈截面结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成祥 石鑫 +2 位作者 周言 杜建 姚陈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992-5001,共10页
电磁脉冲焊接是一种环保、便捷的固态焊接技术,在异种金属焊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主要部件的焊接线圈,其结构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针对常用的H型焊接线圈,建立了铜板-铝板电磁脉冲焊接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该模... 电磁脉冲焊接是一种环保、便捷的固态焊接技术,在异种金属焊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主要部件的焊接线圈,其结构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针对常用的H型焊接线圈,建立了铜板-铝板电磁脉冲焊接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该模型耦合了电路模块、磁场模块及固体力学模块,计算焊接过程中放电回路的电流、磁场的分布情况、工件上的涡流及所受洛伦兹力、工件变形的速度和位移,同时结合焊接窗口理论对采用三种典型截面结构H型线圈(5-5H,2.5-5H,7.5-5H)进行电磁脉冲焊接时工件的碰撞过程和焊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线圈截面结构不同,会引起铜板、铝板的位移和形变区域的改变,从而使碰撞角度、碰撞速度、碰撞前端点移动速度及其变化产生差异。相同焊接能量下,2.5-5H、5-5H、7.5-5H型线圈的碰撞角度和碰撞前端点移动速度在焊接窗口范围内的时间长度分别为0.5μs,0.5μs和0.65μs,对应的焊缝长度分别为1.015 0mm,1.202 6mm和1.440 7mm。由此可见,对于H型线圈,在一定范围内,铜板侧线圈较铝板侧越宽,越有利于实现焊接。该文研究可为H型焊接线圈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焊接 H型线圈 数值模拟 焊接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电压对镁-铝磁脉冲焊接中金属射流及结合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言 李成祥 +2 位作者 杜建 王现民 姚陈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9-468,495,共11页
近年来,磁脉冲焊接技术凭借其在异种金属焊接中的独特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放电电压是磁脉冲焊接过程中重要的电气参数,而金属射流可清理工件表面的污秽和氧化层,促进金属的冶金结合。为探究放电电压对金属射流及结合界面的影响,... 近年来,磁脉冲焊接技术凭借其在异种金属焊接中的独特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放电电压是磁脉冲焊接过程中重要的电气参数,而金属射流可清理工件表面的污秽和氧化层,促进金属的冶金结合。为探究放电电压对金属射流及结合界面的影响,该文对放电电压与金属射流特征、结合界面形貌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镁-铝磁脉冲焊接综合实验观测平台,捕捉到完整的金属射流轨迹。结果显示,当放电电压从13kV提高到16kV时,碰撞速度从403.12m/s提高到了498.49m/s,对碰撞角度无明显影响;金属射流持续时间从31.02μs增加到47.94μs,且射流强度也逐渐增强。金相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放电电压为14kV、15kV、16kV时,镁-铝结合界面呈现波纹界面,且波幅不断增大,结合区域宽度分别为1.27mm、1.35mm、1.77mm。放电电压通过碰撞速度、碰撞点速度、碰撞压力及碰撞后剩余能量改变金属射流特征及结合界面形貌从而影响焊接效果。该文可为深入研究磁脉冲焊接机理、提高焊接效果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脉冲焊接 放电电压 金属射流 结合界面 射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泄漏电流三次谐波分析的高压设备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靖文 毛凯 王丽丽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23-128,152,共7页
避雷器在保证高压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许多避雷器在线监测和诊断方法都是通过将泄露电流分解为容性和阻性来实现,其中避雷器泄漏电流的阻性分量尤其是阻性分量中的三次谐波分量,与避雷器氧化锌阀片的降解程度直接... 避雷器在保证高压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许多避雷器在线监测和诊断方法都是通过将泄露电流分解为容性和阻性来实现,其中避雷器泄漏电流的阻性分量尤其是阻性分量中的三次谐波分量,与避雷器氧化锌阀片的降解程度直接相关。文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干燥和污染情况下对避雷器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绝缘子检测了它们的总泄露电流以及内部、外部泄露电流。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实测电流信号的幅值、频率、相位角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分析方法则使用Prony分析以及希尔伯特变换,使用MTLAB软件平台编程。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避雷器在线监测中具有一定可行性。除此以外,文中基于PSCAD对避雷器进行了建模仿真,研究电压谐波对泄漏电流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电流 在线监测 PRONY分析 避雷器 三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机器人导航与路径规划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宁 赵彬 毛欣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9-251,256,共4页
针对在未知的室内环境,其不可预知性或不确定性给家用服务机器人实时环境感知和定位带来了巨大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机器人导航的效果。移动机器人不仅要完成避开附近的移动障碍物,而且要进行局部规划或局部路径修正。将自主移动机器人其... 针对在未知的室内环境,其不可预知性或不确定性给家用服务机器人实时环境感知和定位带来了巨大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机器人导航的效果。移动机器人不仅要完成避开附近的移动障碍物,而且要进行局部规划或局部路径修正。将自主移动机器人其功能研发分为如下:理解自己的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从而实现实时运动控制决策,避障,找到最优路径;在栅格地图表征环境,采用Wavefront方法进行路径规划自主移动和轨迹跟踪。对服务机器人导航与路径规划技术研究对于提高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地图创建 定位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冲击响应特性的10kV电缆网络缺陷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旋 毛欣 +4 位作者 夏维建 刘华 熊庆 何珉 周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7,共5页
为了在10 k V电缆网络中确定缺陷的位置,提出了一种根据电缆在冲击电压下的不同响应特征对电缆进行绝缘诊断的新方法。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工频叠加冲击电压下10 k V电缆网络仿真模型,分析了电流、电压在主电缆馈线上的暂态传播特性,... 为了在10 k V电缆网络中确定缺陷的位置,提出了一种根据电缆在冲击电压下的不同响应特征对电缆进行绝缘诊断的新方法。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工频叠加冲击电压下10 k V电缆网络仿真模型,分析了电流、电压在主电缆馈线上的暂态传播特性,利用电流变化表征电缆缺陷,判断缺陷位置。通过传播特性仿真发现,在冲击源的两侧电流呈双极性,而电压呈单极性。在仿真中设置电缆缺陷,发现了测试电缆段两侧的电流在有缺陷和无缺陷的情况下有明显区别。通过对比电缆在出现缺陷前后主馈线各节点的电流波形变化,能够判断电缆缺陷所在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 V电缆网络 工频叠加冲击 电流电压传播特性 电缆缺陷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精确算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艳娟 王皓月 杨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29,共7页
针对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闭区间求解目标函数最大值的数学计算方法。首先,将配电网合环电路的物理模型转化为满足工程要求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数学模型在自变量的闭区间内找出函数的所有极值点;最后,通过极值点得到函... 针对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闭区间求解目标函数最大值的数学计算方法。首先,将配电网合环电路的物理模型转化为满足工程要求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数学模型在自变量的闭区间内找出函数的所有极值点;最后,通过极值点得到函数值域,值域的绝对值中最大值即为冲击电流最大值。所提算法结合拓扑搜索方法,实现合环回路中所有支路冲击电流的精确计算,对实际配电网的合环操作具有更加精确的指导作用。最后,在所开发的配电网合环分析平台上进行编程实现,并通过算例证明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合环 冲击电流 精确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先级的配电网合环综合辅助决策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艳娟 王皓月 杨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57-67,共11页
针对配电网合环的操作指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配电网合环综合辅助决策算法。首先,确定所有措施要考虑的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并给出量化值。其次,对每个措施在各个指标下的标度值进行评判,并计算各个措施的优先值,确... 针对配电网合环的操作指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配电网合环综合辅助决策算法。首先,确定所有措施要考虑的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并给出量化值。其次,对每个措施在各个指标下的标度值进行评判,并计算各个措施的优先值,确定措施优先级。最后,根据优先级和制定的目标确定每个措施的具体调节方案,从而获得合环综合辅助决策。该算法可根据配电网实际情况对指标和调节方案进行调整,得到合环的具体调节方案以及决策判断。在所开发的配电网合环仿真运行平台上通过编程实现算法,并以某城市实际配电网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级 配电网 合环操作 综合辅助决策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wton-Raphson功率不匹配的电流注入潮流控制
16
作者 梁康有 袁玲 谭宇航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67-1472,共6页
为进一步简化电流注入潮流控制补偿方法,利用Newton-Raphson功率不匹配方法构建功率不匹配的电流注入潮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STATCOM总线控制网络,并利用压控总线与零功率产生所需的电压幅值作为控制指标。STATCOM的连接总线功率不匹... 为进一步简化电流注入潮流控制补偿方法,利用Newton-Raphson功率不匹配方法构建功率不匹配的电流注入潮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STATCOM总线控制网络,并利用压控总线与零功率产生所需的电压幅值作为控制指标。STATCOM的连接总线功率不匹配方程包含在Newton-Raphson电流注入潮流方程,以及其他PQ总线的电流匹配方程中。此外,利用最终的目标值在迭代过程中对STATCOM的参数进行更新。通过该总线发电方式,可减少所需的方程数目。开发的模型降低了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复杂性,避免Jacobian矩阵修改,并提高可重用性。最后,对所研制的STATCOM模型的性能,使用标准IEEE测试系统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ton—Raphson迭代 注入电流 功率不匹配 STATCOM模型 Jacobian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整流负荷谐波功率需求建模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航 毛欣 +2 位作者 王佳佳 魏能峤 周念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8-14,共7页
单相整流负荷作为典型的谐波源会对电网产生谐波污染,引起附加的谐波功率损耗。基于单相整流负荷工作原理,分析其各次谐波有功和无功功率流向特点,分别建立单相不控和相控整流负荷的功率需求模型。该模型计及整流器端电压和电流各次谐... 单相整流负荷作为典型的谐波源会对电网产生谐波污染,引起附加的谐波功率损耗。基于单相整流负荷工作原理,分析其各次谐波有功和无功功率流向特点,分别建立单相不控和相控整流负荷的功率需求模型。该模型计及整流器端电压和电流各次谐波分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实现了整流负荷谐波功率的精确计算。利用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模型推导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定义了谐波有功和无功功率导纳矩阵。通过分析矩阵元素物理意义和幅值变化规律,确定单相整流负荷端电压各谐波分量对谐波功率的贡献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负荷 谐波耦合 功率需求模型 导纳矩阵 单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冲击电压下有功损耗测量的电缆绝缘状态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兴隆 毛欣 +4 位作者 曾灿 周旋 肖旭 何珉 周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8-33,共6页
为评估运行电缆的绝缘状态,设计了一套基于Lab VIEW的冲击电压及冲击电流的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功损耗评估电缆绝缘状态的方法。测量系统采用两级分压的低阻尼阻容串联分压器作为电压传感器,空心罗氏线圈作为电流传感器,DS610... 为评估运行电缆的绝缘状态,设计了一套基于Lab VIEW的冲击电压及冲击电流的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功损耗评估电缆绝缘状态的方法。测量系统采用两级分压的低阻尼阻容串联分压器作为电压传感器,空心罗氏线圈作为电流传感器,DS6104示波器作为数据采集装置,通过Lab VIEW软件平台实现对示波器的控制及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测量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冲击电压和冲击电流的自动同步采集和存储,波形无振荡、无畸变。通过测量水树老化电缆的冲击电压和冲击电流数据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冲击下的有功损耗。与介质损耗正切值测量结果对比,发现两种评估手段的结论是一致的,表明有功损耗能够良好地反映电缆的绝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电压 冲击电流 有功损耗 分压器 罗氏线圈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概率密度的变电站高压设备故障热红外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25
19
作者 肖懿 罗丹 +3 位作者 蒋沁知 胡露 黎昌盛 张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7-317,共11页
针对变电站高压设备故障热红外图像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温度概率密度特性的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核函数估计实现对红外图像温度概率密度函数的提取;其次,根据热红外图像中的温度分布与背景组成所对应的物理特性,实现检测对象的初步分... 针对变电站高压设备故障热红外图像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温度概率密度特性的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核函数估计实现对红外图像温度概率密度函数的提取;其次,根据热红外图像中的温度分布与背景组成所对应的物理特性,实现检测对象的初步分类;最后,基于温度概率密度进行先验分类的基础使用K均值聚类方法对热红外图像中故障部分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传统的聚类方法,不仅提升了对故障部位识别的准确度,还将聚类所需的迭代次数减少一半以上。该方法可以为变电站智能检测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保障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设备故障 热红外图像 图像识别 温度概率密度 K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多因素动态电导率模型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潇 姚陈果 +2 位作者 郑爽 刘红梅 董守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912-2921,共10页
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技术以其独特的非热、可控及微创等特点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运用准确的术前仿真模型预估消融疗效是实现精准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组织电导率动态变化的数值表达是准确描述组织内部电场分布的关键。该文在传统电导... 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技术以其独特的非热、可控及微创等特点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运用准确的术前仿真模型预估消融疗效是实现精准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组织电导率动态变化的数值表达是准确描述组织内部电场分布的关键。该文在传统电导率模型仅考虑脉冲电场强度及温度影响的基础上,以马铃薯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平行板电极对该组织的电导率进行测量,表征不可逆电穿孔多脉冲累积作用下组织电导率的动态发展规律,并建立随脉冲电场强度、脉冲数目及温度变化的多因素电导率模型。基于建立的数值模型,在针电极施加500V、700V及1000V电压下,流经组织的电流模拟值与实验实测值相对误差平均值低于4%,远小于传统电导率模型与实验电流的误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因此,该文提出的电导率多因素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多脉冲作用下的组织状态变化,为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术前精准治疗计划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电穿孔 治疗计划 多因素动态电导率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