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新型计量系统 被引量:17
1
作者 贾晋峰 易浩民 +3 位作者 夏向阳 李经野 吴越洋 夏邦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新能源系统、储能设备等设备接入到电力系统中,电网中的谐波含量大大增加,传统的电能计量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多能源接入电网的计量需求。分析了影响电能电量计量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计量方案。在运用智能仪表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谐... 新能源系统、储能设备等设备接入到电力系统中,电网中的谐波含量大大增加,传统的电能计量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多能源接入电网的计量需求。分析了影响电能电量计量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计量方案。在运用智能仪表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谐波计量模块,采取先消除谐波,使采样环节不受干扰提高精度,后利用dq坐标系快速而准确地估计出电网电压的谐波。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能有效估计出谐波值,进而实现了新能源并网时电能的更准确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计量 谐波计量 混合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业务重要度的电力通信路由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钰 熊兰 +3 位作者 肖丹 范禹邑 杨子康 吴雄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41,共8页
电力通信网络业务过度集中于某几条路径而产生了一定的传输风险,为了描述对该传输风险的分散能力,提出了应用基于重要度的电力通信业务路由分配算法(SIBTRA)路由系统可靠性,该方法不仅可以衡量业务路由选择方法的可行性,而且对业务过度... 电力通信网络业务过度集中于某几条路径而产生了一定的传输风险,为了描述对该传输风险的分散能力,提出了应用基于重要度的电力通信业务路由分配算法(SIBTRA)路由系统可靠性,该方法不仅可以衡量业务路由选择方法的可行性,而且对业务过度集中的风险问题提供了解决的理论依据。建立了传输网络中评估各种业务的性能指标体系,通过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电力通信业务的重要度值,并运用模糊加权平均法对重要度值进行排序;通过SIBTRA方法选择合理的业务路由,再运用所求的业务重要度值,并辅助网络中各站点和链路的可靠性,求解出了电力通信网络的路由系统可靠性。另外,对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分析,以提高计算速度,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络 SIBTRA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 重要度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检测用新型微带天线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有元 吴俊锋 徐海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6-144,共9页
从研究传统开槽微带天线出发,在分析了影响开槽微带天线性能的各项参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用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检测的新型半U型槽微带天线。相比传统微带天线,设计的微带天线传感器的带宽从几十MHz扩展到200MHz以上,同时... 从研究传统开槽微带天线出发,在分析了影响开槽微带天线性能的各项参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用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检测的新型半U型槽微带天线。相比传统微带天线,设计的微带天线传感器的带宽从几十MHz扩展到200MHz以上,同时为了适应电力设备超高频检测的需求,天线的尺寸也缩减为相同中心频率微带天线的1/4。研制的天线传感器主要工作频段为670~839MHz,增益为2.39d B。最后通过相关实验检测了天线的检测性能,论证了设计的传感器用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槽微带天线 半U型槽 超高频检测 局部放电 电力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P的电力系统并行故障计算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韦嘉 柏瑜 +2 位作者 熊兰 王珊 杨子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3,共6页
故障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计算。随着电网规模与电力节点数日益增大,计算需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传统的串行计算方法已不太可能在计算速度上获得实质性进展,多核并行计算正引领着软件的研发方向。介绍了Open MP编程技术和故障计算原... 故障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计算。随着电网规模与电力节点数日益增大,计算需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传统的串行计算方法已不太可能在计算速度上获得实质性进展,多核并行计算正引领着软件的研发方向。介绍了Open MP编程技术和故障计算原理,并基于Open MP编写故障计算程序,提出并行故障计算方法。通过用串行和并行两种方式对系统进行故障计算测试,仿真结果发现并行计算的时间明显低于串行计算,的确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MP 故障计算 并行计算 串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热电站接入的电力系统双层双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被引量:22
5
作者 胡剑 林耀玮 +3 位作者 阎发友 乌睿 谭颖 熊小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3-32,共10页
为提升含太阳能光热电站电力系统调度控制的跟踪能力和抗扰性能,降低风电和负荷功率等不确定因素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思想,提出一种包含长时间尺度滚动优化层和短时间尺度动态调整层的优化调度方法。上层以含光热... 为提升含太阳能光热电站电力系统调度控制的跟踪能力和抗扰性能,降低风电和负荷功率等不确定因素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思想,提出一种包含长时间尺度滚动优化层和短时间尺度动态调整层的优化调度方法。上层以含光热电站系统的运行经济性最优为目标,通过多步滚动求解制定长时间尺度调度计划。下层以跟踪和修正上层调度计划为目标,并在短时间尺度滚动优化平滑功率波动的基础上,引入光热电站的储热调整,进一步应对风电和负荷短时间尺度的功率波动。基于改进IEEE3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双层环节协调配合,所提调度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风电和负荷的短时功率波动,实现系统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模型预测 优化调度 双层控制 双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力电缆绝缘屏蔽烧蚀机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6
6
作者 吴科 邓旭东 +3 位作者 别桦 李昆晟 付强林 宋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1,共5页
高压电缆绝缘屏蔽烧蚀击穿是导致电缆故障频发的重要原因。为研究电缆绝缘屏蔽烧蚀机理,设计了110 kV电缆电-热协同试验平台,测试分析了不同电压下试验回路电流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烧蚀时间下绝缘屏蔽的烧蚀损伤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压电缆绝缘屏蔽烧蚀击穿是导致电缆故障频发的重要原因。为研究电缆绝缘屏蔽烧蚀机理,设计了110 kV电缆电-热协同试验平台,测试分析了不同电压下试验回路电流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烧蚀时间下绝缘屏蔽的烧蚀损伤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电压下试验回路电流存在明显差异。试验电压低于50 V时,电流增长缓慢趋近于零;试验电压高于50 V时,电流增加明显,更利于观察试验现象。绝缘屏蔽表面烧蚀面积和深度随烧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试验电压为120 V下持续放电720 h时,绝缘屏蔽层烧蚀面积和深度分别达到40 mm^2和1.8 mm。最后建立了电缆本体局部放电模型,发现绝缘屏蔽与铝护套间的气隙是导致绝缘屏蔽烧蚀击穿的重要原因,并对如何降低电势差提出了改进措施,有利于延长电缆使用寿命和提高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绝缘屏蔽 试验电压 气隙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设备架构部件用Q235B钢和镀锌钢在工业高湿热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任啸 钟尧 +2 位作者 吴卓霖 刘熊 赵晶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52,57,共6页
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Q235B钢和镀锌钢在NaHSO_(3)和NaCl混合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两种材料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Q235B钢表面腐蚀产物由片状γ-FeOOH转变为球状α-FeOOH,Q235B... 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Q235B钢和镀锌钢在NaHSO_(3)和NaCl混合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两种材料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Q235B钢表面腐蚀产物由片状γ-FeOOH转变为球状α-FeOOH,Q235B钢和镀锌钢表面的腐蚀产物层逐渐变得致密,镀锌钢的低频容抗弧半径和电荷转移电阻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盐雾腐蚀过程中,Q235B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大于镀锌钢的,镀锌钢的电荷转移电阻大于Q235B钢的,表明镀锌钢的耐蚀性比Q235B钢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B钢 镀锌钢 中性盐雾试验 电化学测试 腐蚀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及终端接头劣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怀政 朱燕 +2 位作者 龙文 张欢 何高辉 《广东电力》 2023年第1期84-93,共10页
电力电缆因具有占地面积少、线路损耗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领域,其绝缘性能对供电可靠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电场、温度、应力等因素的作用下,电力电缆及终端接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绝缘缺陷,劣化修复技术主要是在缺陷出现... 电力电缆因具有占地面积少、线路损耗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领域,其绝缘性能对供电可靠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电场、温度、应力等因素的作用下,电力电缆及终端接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绝缘缺陷,劣化修复技术主要是在缺陷出现后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绝缘缺陷进行修复的方法。对此,阐述了电力电缆及终端接头的劣化原因,介绍了温度、机械应力、施加电压、空间电荷注入、污秽积累等因素对电力电缆及终端接头劣化的影响机理及规律。总结了目前常见的电力电缆及终端接头的修复技术并说明了各自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并针对电缆劣化机理、劣化修复技术和终端接头修复技术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绝缘性能 终端接头 修复技术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图信息的电力三维轨迹巡线系统的算法研究(英文)
9
作者 彭炼 何晓琴 谢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61-164,共4页
根据最新电力巡线管理的要求,研发出一种基于压缩映射原理的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的三维电力轨迹巡线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三维电力轨迹巡线管理系统的部分功能效率,降低系统运行中的错误几率以及系统运行所需要的硬件配置性能,减少系... 根据最新电力巡线管理的要求,研发出一种基于压缩映射原理的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的三维电力轨迹巡线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三维电力轨迹巡线管理系统的部分功能效率,降低系统运行中的错误几率以及系统运行所需要的硬件配置性能,减少系统运行所需的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巡线 三维轨迹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供电所政企网格 共抓安全用电与供电服务
10
作者 黄吉兴 《农电管理》 2022年第11期66-67,共2页
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管辖的供电所基本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域,供电区域广,服务用户多,供区内城乡交叉,供电服务对象多、难度大,尤其是供电所在推进电网建设、配电运维、用电安全治理方面存在协调难度大、技术能力不足、人手紧... 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管辖的供电所基本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域,供电区域广,服务用户多,供区内城乡交叉,供电服务对象多、难度大,尤其是供电所在推进电网建设、配电运维、用电安全治理方面存在协调难度大、技术能力不足、人手紧缺的状况,按照原“全能型”供电所服务模式已不能很好解决当前供电所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服务 供电所 安全用电 用电安全 供电区域 全能型 电网建设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天气的区域电网负荷预测
11
作者 董莉娜 张志劲 王茂政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90,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要日益增加,但是在电网运行中,常常会出现电力产能过剩或者不足的情况,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就必须掌握各种区域电网负荷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论文对重庆市区供电分公司供电区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要日益增加,但是在电网运行中,常常会出现电力产能过剩或者不足的情况,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就必须掌握各种区域电网负荷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论文对重庆市区供电分公司供电区域电网中长期负荷进行预测,提出一种预测区域电网中长期负荷的方法,即一种基于前12个月历史天气条件和区域电网负荷关联关系的多元非线性拟合的特征参数因子曲线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建立基于不同算法的多种预测模型,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的区域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精度高,与实际区域电网负荷之间的误差小,对于区域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分析具有重要参考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归一化 多元非线性拟合 历史天气条件 区域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环网柜接线套管干切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12
作者 陈志强 江朝加 +4 位作者 张愉 陈浩 苟于江 何高辉 何辉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6,共9页
采用干切削加工是修复环网柜接线套管表面烧蚀、裂痕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切削用量在未涂层、TiAlCrN涂层和TiAlSiN涂层刀具下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采用性能最优的T... 采用干切削加工是修复环网柜接线套管表面烧蚀、裂痕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切削用量在未涂层、TiAlCrN涂层和TiAlSiN涂层刀具下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采用性能最优的TiAlSiN涂层刀具对环网柜接线套管切削工作参数进行试验研究,以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为试验因素,以刀具切向力、轴向力、径向力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旋转回归正交试验。通过建立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各切削工艺参数对切削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因素进行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切削力显著顺序为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最优参数组合为切削速度94.589 m/min、进给量0.097 mm/r、背吃刀量0.501 mm,此时刀具切向力为11.75 N、轴向力为34.80 N、径向力为19.53 N;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优化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SiN涂层刀具 干切削 响应面法 切削性能 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维度”精准发力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13
作者 肖杰 《农电管理》 2024年第9期28-29,共2页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关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强调需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和优化治理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确保产权清晰、权责...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关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强调需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和优化治理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确保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清晰 党的领导 优化治理 权责明确 全球竞争力 创新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大监督”体系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14
作者 罗邱银 王勇 胡慧萌 《农电管理》 2024年第6期54-55,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进各类监督贯通联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监督工作在国有企业的重要部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通过探索构建科学合理、贯通融合的“大监督”工作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进各类监督贯通联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监督工作在国有企业的重要部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通过探索构建科学合理、贯通融合的“大监督”工作体系,统筹用好各级监督力量,切实提高基层国有企业监督水平,推动实现风险防控能力升级、监督力量融合升级和业务工作质效升级,助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从而营造清廉从业的良好环境,为高质量推进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工作 党内监督 全面从严治党 党风廉政建设 国有企业 企业健康发展 清廉 良好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容网络的DC-DC变换器 被引量:29
15
作者 侯世英 陈剑飞 +2 位作者 孙韬 王俪蓉 王玉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7,共8页
在现有的DC-DC变换器中,Buck、Boost及双向变换器的升降压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适用范围。本文提出一种升压型开关电容网络和一种降压型开关电容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一系列DC-DC变换器:单级升压变换器、单级降压变换器、... 在现有的DC-DC变换器中,Buck、Boost及双向变换器的升降压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适用范围。本文提出一种升压型开关电容网络和一种降压型开关电容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一系列DC-DC变换器:单级升压变换器、单级降压变换器、双向升降压变换器、多输入升压变换器和多级降压变换器。给出了这五类变换器拓扑的推演过程,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通过仿真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开关电容 升压 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09
16
作者 陈伟根 滕黎 +2 位作者 刘军 彭尚怡 孙才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51,共8页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寿命及负载能力与绕组热点温度密切相关。精确预测变压器绕组的热点温度,是有效预防变压器热故障、准确预测变压器运行寿命和优化变压器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研究了绕组热点温度支持向量机建模。为提高模型...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寿命及负载能力与绕组热点温度密切相关。精确预测变压器绕组的热点温度,是有效预防变压器热故障、准确预测变压器运行寿命和优化变压器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研究了绕组热点温度支持向量机建模。为提高模型预测的精确度,选用径向基核函数优化模型结构;利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寻优。结合实验室模拟温升变压器绕组温度实测数据,提取输入和输出的特征量,并划分训练集和预测集,建立了基于遗传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预测模型。实验表明:应用本文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优于BP神经网络以及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绕组热点温度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可靠性的影响及优化配置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渊 何媛 +1 位作者 宿晓岚 谢开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0,共8页
基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分布式电源(DG)的选址与定容。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由故障前的实际运行情况动态地生成优化孤岛方案,并结合DG出力模型计算各负荷点的可靠性,得到系统电量不足指标;在此基础上,为克服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所存在... 基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分布式电源(DG)的选址与定容。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由故障前的实际运行情况动态地生成优化孤岛方案,并结合DG出力模型计算各负荷点的可靠性,得到系统电量不足指标;在此基础上,为克服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所存在的早熟问题以及人工鱼群算法(AFSA)的收敛速度过慢缺陷,对粒子人工鱼群混合优化算法进行适应性改进,有效提高了配电网中DG选址与定容优化的计算效率。通过对IEEE-RBTS Bus6系统主馈线F4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 可靠性 评估 选址 定容 粒子人工鱼群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随机响应面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宿晓岚 赵渊 +2 位作者 钟家华 杨高峰 张雅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共7页
为定量分析元件可靠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采用计及元件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的随机性引入随机响应面法,通过少量计算,建立了大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函数表达式,继而得到指标的期望和方差;为提高可靠性参数非正态假设... 为定量分析元件可靠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采用计及元件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的随机性引入随机响应面法,通过少量计算,建立了大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函数表达式,继而得到指标的期望和方差;为提高可靠性参数非正态假设下的计算收敛速度,提出了基于广义混沌多项式的随机响应面法;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采用RBTS测试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上述函数关系,可量化分析可靠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易辨识出系统可靠性的薄弱参数,可为规划和运行人员进行可靠性改善研究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指标 广义混沌多项式 随机响应面法 参数不确定性 薄弱环节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输出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向阳 王锦泷 +5 位作者 易浩民 贾晋峰 张贵涛 王霖浩 李理 李灵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96-2303,共8页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功率输出低的问题,提出从优化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并网控制2个方面综合考虑的方案。对于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输出,提出一种改进的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PSO-SA);对于并网功率控制,提出多参数逆变器复合控制以及直流...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功率输出低的问题,提出从优化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并网控制2个方面综合考虑的方案。对于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输出,提出一种改进的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PSO-SA);对于并网功率控制,提出多参数逆变器复合控制以及直流侧电压和幅值稳定的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k软件搭建相关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PSO-SA)能够解决遮荫情况下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问题,避免光伏阵列陷入局部最大功率点,减少光电转换系统的能量损失;多参数逆变器复合控制以及直流侧电压和幅值稳定的控制策略能实现光伏并网发电最大功率稳定输出,使能源利用率最高。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 光伏并网发电 功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老化对干式变压器中环氧树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20
作者 王有元 刘玉 +1 位作者 王施又 徐海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906-3916,共11页
为了研究电热老化对干式变压器中环氧树脂的影响规律,将环氧树脂样品进行电热老化试验,定期测试老化样品的质量损失率、交流击穿电压、介电特性以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电热老化时间的增加,样品质量减少,击穿电压减小,介质损耗增加... 为了研究电热老化对干式变压器中环氧树脂的影响规律,将环氧树脂样品进行电热老化试验,定期测试老化样品的质量损失率、交流击穿电压、介电特性以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电热老化时间的增加,样品质量减少,击穿电压减小,介质损耗增加。相比电、热单因素作用,电热联合老化对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击穿场强及介电特性影响更显著,且大于电、热的叠加作用。通过德拜方程拟合介电常数虚部,发现增加电热老化的温度或电场,电导、极化损耗都增加。通过红外光谱可以看出,电老化没有使材料内部产生新的基团。热老化后环氧树脂内部羟基被氧化,碳氢键发生断裂,说明热老化机理明显不同于电老化。电热联合作用也使得更多的羟基被氧化,更多的碳氢键断裂。电、热相互增强老化效果,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电热老化 协同效应 德拜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