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砂仁挥发油抗炎镇痛止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赵锦 董志 +2 位作者 朱毅 陈国彪 刘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研究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炎、镇痛及止泻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和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以及对番泻叶和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目的:研究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炎、镇痛及止泻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和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以及对番泻叶和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结果: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与吲哚美辛相当。海南砂仁挥发油对热致痛小鼠可延长其痛阈时间,高剂量组较为明显;对醋酸致痛小鼠,各剂量组可减少其扭体次数,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海南砂仁挥发油对番泻叶所致腹泻有效,对蓖麻油所致腹泻无效。结论:海南砂仁挥发油有一定的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砂仁 挥发油 抗炎 镇痛 止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砂仁挥发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抗氧化和抗NO自由基作用(英文)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锦 朱毅 +2 位作者 董志 陈国彪 刘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4-1338,共5页
目的:考察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氧化及抗NO作用,对海南砂仁挥发油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自由饮用4%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建立UC模型。生化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海南砂仁挥发油高、中、低剂... 目的:考察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氧化及抗NO作用,对海南砂仁挥发油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自由饮用4%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建立UC模型。生化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海南砂仁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及SASP阳性药对照组小鼠肠组织中SOD、MDA以及NO水平;免疫组化考察各组的iNOS表达。结果:海南砂仁挥发油中高剂量给药可以显著降低模型组肠组织中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并且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NO及iNOS水平。结论:海南砂仁挥发油具有抗氧化及抗NO作用,其可通过抑制iNOS表达,减少NO过量生成,是海南砂仁挥发油发挥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砂仁 挥发油 溃疡性结肠炎 抗氧化 NO INOS DSS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脂质代谢相关基因PPARα和CPTI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师凌云 田蜜 +2 位作者 常伟 袁野 周岐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61-1464,共4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HepG2细胞的PPARα基因及其调控基因CPTⅠ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作阳性对照药,采用RT-PCR法研究Ber对HepG2细胞PPARα基因及其调节基因CPTⅠAmR-NA表达影响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结...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HepG2细胞的PPARα基因及其调控基因CPTⅠ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作阳性对照药,采用RT-PCR法研究Ber对HepG2细胞PPARα基因及其调节基因CPTⅠAmR-NA表达影响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结果非诺贝特明显促进CPTⅠAmRNA表达;Ber也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促进CPTⅠAmRNA的表达,而对PPARαmRNA表达无影响;PPARα特异拮抗剂MK-886能阻断非诺贝特和Ber上述作用。结论Ber可能通过激动PPARα促进与脂质代谢相关的靶基因CPTⅠA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HEPG2 PPARΑ CPTⅠA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抗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涉及阻遏海马TH和TPH表达下调 被引量:8
4
作者 秦丽娟 刘丹 +6 位作者 蒋兴惠 邱红梅 汪丽佳 刘任 费慧芝 胡小娅 周岐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关系及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关系及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G)、模型组(MG)、文拉法辛灌胃正常组(WNG)、文拉法辛灌胃模型组(WMG)。采用孤养结合CUMS方式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以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分别测定海马TPH、TH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MG组大鼠开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MDA含量升高,SOD活力及TPH、TH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给予文拉法辛可明显阻遏CUMS诱导的上述变化,但对正常大鼠无影响。结论: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TH和TPH表达下调有关;文拉法辛能阻遏这种表达下调,改善大鼠焦虑和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 文拉法辛 海马色氨酸羟化酶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