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入具有心室自动夺获功能起搏器的临床随访
1
作者 何桂荣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2期129-129,共1页
目的观察具有心室自动夺获(auto capture)功能起搏器植入后的auto capture值.方法植入28例具有心室auto capture功能起搏器,植入后开启auto capture功能,随访auto capture值.结果20例术后第3 d autocapture值<1.0 V,8例术后第7d auto... 目的观察具有心室自动夺获(auto capture)功能起搏器植入后的auto capture值.方法植入28例具有心室auto capture功能起搏器,植入后开启auto capture功能,随访auto capture值.结果20例术后第3 d autocapture值<1.0 V,8例术后第7d auto capture值<1.2 V.随访26例auto capture值保持在1.2 V以下,2例因不能耐受自动阈值搜索过程而关闭auto capture功能.结论植入具有心室auto capture功能起搏器既能节约能量输出,延长起搏器寿命,又能保证心脏安全起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自动夺获 起搏器 安全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谭朝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1组,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2组。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1组,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2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纤维原蛋白(FIB-C),采用ELASA测定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采用酶法测定NO,采用彩色多谱勒测定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作以比较。结果:(1)研究组vWF、ET-1较对照1组、对照2组明显升高,(P<0.05);NO、FMD较对照1组、对照2组明显降低(P<0.05)。(2)研究组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以及FIB-C等反应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的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活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