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CT评价重庆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髄室顶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丹 魏雪 +1 位作者 周鹏 唐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通过CBCT测量上颌中切牙牙体硬组织厚度了解上颌中切牙髓室顶的增龄性变化。方法:随机选取720例单侧上颌中切牙CBCT的原始影像资料,分为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共6个年龄组,每组男女各60例。精... 目的:通过CBCT测量上颌中切牙牙体硬组织厚度了解上颌中切牙髓室顶的增龄性变化。方法:随机选取720例单侧上颌中切牙CBCT的原始影像资料,分为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共6个年龄组,每组男女各60例。精确测量近中髓角至近中邻面和切端、远中髓角到远中邻面和切端的距离,以及近远中髓角之间的距离。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近远中髓角到切端的距离增加,近远中髓角之间的距离减少(P <0. 001);近中髓角到近中邻面、远中髓角到远中邻面的距离无明显规律变化(P> 0. 05)。结论:上颌中切牙髄室顶具有明显的增龄性变化;髓角到邻面的距离较小且无明显增龄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上颌中切牙 髄室顶 增龄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早期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预测
2
作者 邓鸿 郭世尧 +3 位作者 冯文 李文雪 肖波 何汶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6,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静脉期增强CT图像对AP进行严重程度分类预测的深度学习(DL)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首发AP患者静脉期增强CT资料,按照采集时间的先后,将数据影像资料划分为训练和验证集... 目的:建立基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静脉期增强CT图像对AP进行严重程度分类预测的深度学习(DL)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首发AP患者静脉期增强CT资料,按照采集时间的先后,将数据影像资料划分为训练和验证集(141例,其中男87例,女54例;平均年龄51.37±16.09岁)以及测试集(74例,其中男41例,女33例;平均年龄55.49±17.83岁),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早期AP分类器模型,使用5折交叉验证策略训练验证模型效能。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F1分数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早期AP分类器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在训练集、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1.000、1.000,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806、敏感度为0.850、特异度为0.675、F1分数为0.730、准确率为0.770。结论:基于静脉期增强CT图像的深度学习分类模型预测AP重症患者的效果良好,可以为AP的临床诊断预测提供辅助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深度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多形疹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谢平 凌桂华 蒲雪连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316,共3页
妊娠多形疹(PEP)是最常见的妊娠期皮肤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瘙痒性的丘疹及斑块。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PEP可能与产妇体重超重、多胎妊娠、胎儿性别、受精方式及用药情况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皮损存在剧烈的瘙痒,影响其... 妊娠多形疹(PEP)是最常见的妊娠期皮肤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瘙痒性的丘疹及斑块。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PEP可能与产妇体重超重、多胎妊娠、胎儿性别、受精方式及用药情况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皮损存在剧烈的瘙痒,影响其生活质量,需及时治疗以缓解症状。PEP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外用及口服糖皮质激素,其他治疗如中药熏药、自血疗法及窄谱紫外线光疗等也有一定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对PEP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多形疹 妊娠特异性疾病 瘙痒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社会化服务质量管理现况的调查
4
作者 刘明秀 张加丽 +1 位作者 潘袁 陶福琼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调查区域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的社会化服务质量管理现况,为区域CSSD服务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5月选取川渝地区103所提供社会化消毒供应服务的区域CSSD和94所被服务... 目的:调查区域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的社会化服务质量管理现况,为区域CSSD服务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5月选取川渝地区103所提供社会化消毒供应服务的区域CSSD和94所被服务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设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2所(11.65%)区域CSSD未建立污染器械接收的质量标准,8所(7.77%)区域CSSD未消毒污染运送器具,10所(9.71%)区域CSSD的转运人员未实施手卫生,11所(10.68%)区域CSSD未对无菌包进行追溯,18所(17.48%)、28所(27.18%)和23所(22.33%)区域CSSD分别未对被服务医院进行器械培训、现场指导和征求意见。在被服务医院管理方面,64所(68.09%)医院将污染器械与无菌物品同室存放,90所(95.74%)医院在2~7天内将污染器械送到区域CSSD,5所(5.32%)医院未分开使用洁污运送器具,55所(58.51%)医院未消毒运输车辆。结论:区域CSSD对被服务医院的管理较为薄弱,在污染器械和无菌物品的管理方面需要完善;被服务医院在污染器械处置、无菌物品存放及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现况调查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肌肉减少症与新型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蒋思琪 黄欢欢 +7 位作者 胡吉丽 罗业涛 王春妮 罗欣 黄琪 陈梅 赵庆华 贾雯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了解炎症标志物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3年1~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将其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了解炎症标志物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3年1~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将其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老年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性指标对老年肌肉减少症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炎性指标与肌肉减少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77名,肌肉减少症的检出率为17.5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7,95%CI:1.091~1.206)、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OR=1.043,95%CI:1.025~1.061)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OR=3.236,95%CI:1.984~5.278)、体质量指数(BMI)(OR=1.147,95%CI:1.091~1.206)是老年人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SII、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三者联合诊断能力高于3个单项指标,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64~0.87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I、PLR与肌肉健康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肌肉减少症与SII、NLR、PLR等新型炎症标志物具有一定相关性,对肌肉减少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炎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无菌体液感染患者归因危险度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磊 姜道彬 +13 位作者 刘丁 郑小芳 邱荷语 吴淑梅 吴晓英 崔金兰 谢首佳 夏琴 何莉 刘晞照 舒昌惠 李荣琴 陶红英 陈泽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5分)和入住ICU的主要诊断为匹配条件,按1∶2比例选取未感染AB患者作为非感染组,计算AR。结果AB无菌体液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3.3%,非感染组患者为23.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AR为10.2%(95%CI:-2.3%~22.8%)。血、脑脊液等标本来源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诊断为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感染AB后AR最高,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诊断分类同样如此。结论重症患者AB感染预后被严重高估,但ICU仍应针对AB进行积极医院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归因危险度 预后 无菌体液 多中心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邹福建 蒋登志 李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和开颅手术对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和开颅手术对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82例和开颅组68例,观察2组临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和预后情况(重症监护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术后再出血,院内死亡)。结果 内镜组与开颅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及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增高[(84.73±6.49)%vs(78.94±7.12)%,P=0.000]。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缩短[(5.38±1.48)d vs(7.32±1.26)d,P=0.000],术后7 d和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明显增高[(12.66±0.83)分vs(11.82±0.97)分,P=0.000;(13.72±1.27)分vs(13.05±0.98)分,P=0.001]。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4.9%vs 16.2%,P=0.022)。结论 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糖尿病病人胰腺癌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颜敏 罗静 谭雪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737-2740,共4页
从新发糖尿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现有模型的预测能力等方面综述国内外4种新发糖尿病发生胰腺癌风险预测模型,旨在构建更为优化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借鉴,为新发糖尿病病人发生胰腺癌风险开展早期筛查与医疗护理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新发糖尿病 胰腺癌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与胆石症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9
作者 于文倩 谢林君 +10 位作者 李诗懿 娄彦梅 江果恒 李鸿钰 颜子彤 白轩 罗菁 张弛 李光灿 单雪峰 王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5-1225,共11页
目的通过开展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及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全面研究高血压与胆石症(GSD)患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于2015—2020年在成都、天津、北京和重庆地区共4个中心招募参与健康检查的研究对象。使用多因素... 目的通过开展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及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全面研究高血压与胆石症(GSD)患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于2015—2020年在成都、天津、北京和重庆地区共4个中心招募参与健康检查的研究对象。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同中心高血压与GS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第2阶段,系统检索Embase、PubMed、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21年5月之前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并通过Meta分析以进一步验证这种关联性;第3阶段,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结果与既往文献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横断面研究共招募633948例受试者,GSD的患病率为7.8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与GSD患病风险呈正相关(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GSD的关联在性别、年龄和胆结石亚型中无明显差异。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最终纳入了80篇文献,结果表明每升高10 mmHg的舒张压和收缩压,GSD风险分别增加1.022倍和1.014倍。结论高血压显著增加GSD的患病风险,本研究结果将为探讨GSD的病因学和识别高危人群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高血压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木林 余倩 +1 位作者 陈炳达 李经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197-3201,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0只SD级雄性健康成年大鼠按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BC组)、空气对照组(AC组)、DEACMP组。DEACMP组采用腹腔注射一氧化碳...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0只SD级雄性健康成年大鼠按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BC组)、空气对照组(AC组)、DEACMP组。DEACMP组采用腹腔注射一氧化碳法建立DEACMP模型,AC组在腹腔内注射等量空气,BC组不作任何处理。将3个组按染毒后第1、3、7、14、21、28天分为6个亚组。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EPO的表达。结果 DEACMP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BC组和A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凋亡指数(AI)在染毒后第1天开始逐渐升高,第7天达峰值,并保持较高水平持续到第28天,各时间点均高于BC组和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EPO蛋白的表达从染毒后的第1天开始有较明显的升高,在染毒后第3天达到峰值,第7天后开始逐渐降低,各时间点EPO表达高于BC组和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后期表达降低、抗凋亡作用减弱可能是DEACMP发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 MORRIS水迷宫 细胞凋亡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丹 王涛 +1 位作者 魏梅 蔡吉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由于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异常引起的全脑功能紊乱性疾病,是卒中和痴呆的重要原因。慢性脑缺血与低灌注、内皮功能障碍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被认为是较重要的致病机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多参...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由于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异常引起的全脑功能紊乱性疾病,是卒中和痴呆的重要原因。慢性脑缺血与低灌注、内皮功能障碍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被认为是较重要的致病机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多参数的灌注信息,观察BBB通透性和血管反应性的改变,使脑小血管病有望得到早期诊断与早期逆转,也可以为潜在保护性药物的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就三种不同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实践运用及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小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等提供客观依据,为未来的脑小血管病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蚀艾肯菌引起脓胸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开金 刘碧翠 +1 位作者 夏庆弟 李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5-1040,共6页
啮蚀艾肯菌是一种人类黏膜表面的定植菌,常分布在口腔、上呼吸道等部位,通常不致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啮蚀艾肯菌可能引起感染。文献报道该菌多以颈部脓肿、肝脓肿、腹腔感染等为主,胸腔、肺部感染罕见。本文通过报告啮蚀艾肯菌感染... 啮蚀艾肯菌是一种人类黏膜表面的定植菌,常分布在口腔、上呼吸道等部位,通常不致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啮蚀艾肯菌可能引起感染。文献报道该菌多以颈部脓肿、肝脓肿、腹腔感染等为主,胸腔、肺部感染罕见。本文通过报告啮蚀艾肯菌感染导致脓胸,予以内科胸腔镜、外科胸腔镜治疗及全身抗感染治疗好转的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对啮蚀艾肯菌引起脓胸的认识,做到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蚀艾肯菌 胸腔感染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腿Merkel细胞癌一例影像表现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王涛 杨海涛 +1 位作者 蔡吉勇 蒋兴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98,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2-K30。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是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的皮肤神经内分泌肿瘤,多见于老年男性,最常出现在阳光暴晒的地...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2-K30。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是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的皮肤神经内分泌肿瘤,多见于老年男性,最常出现在阳光暴晒的地方,以头颈部常见,其次为四肢,多发生于皮肤或皮下间隙,呈孤立性结节或软组织肿块。虽然MCC罕见,但全球发病率一直在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肿块 磁共振成像 MERKEL细胞癌 影像表现 神经内分泌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跌倒预防及管理的国际指南》要点解读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欢欢 苏飞月 +4 位作者 黄琪 李惊鸿 杨柳 肖明朝 赵庆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高,后果严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对老年人群进行跌倒预防和管理已成为全球公共议题。本文旨在对《老年人跌倒预防及管理的国际指南》进行简介,并从跌倒风险筛查、评估、分级管理及干...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高,后果严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对老年人群进行跌倒预防和管理已成为全球公共议题。本文旨在对《老年人跌倒预防及管理的国际指南》进行简介,并从跌倒风险筛查、评估、分级管理及干预三方面进行内容解读,以期为减少老年人可预防伤害、助力健康老年化目标实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可预防伤害 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β干扰素维持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昌利 郭变琴 +5 位作者 刘翠颖 林艳 吴碧涛 王秦 李紫微 涂植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5-869,875,共6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β干扰素(IFN-β)对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及M1型巨噬细胞介导抗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单核系肿瘤细胞U937来源的M1巨噬细胞U937-M1模型,用实时定量PCR、ELISA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通过干扰IFN-β1... 目的研究内源性β干扰素(IFN-β)对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及M1型巨噬细胞介导抗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单核系肿瘤细胞U937来源的M1巨噬细胞U937-M1模型,用实时定量PCR、ELISA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通过干扰IFN-β1基因或用抗体中和IFN-β,检测M1/M2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变化;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IRF5的表达。收集不同处理组的U937-M1细胞培养上清为条件培养基(CM),分别培养Hep G2细胞及SMMC-7721细胞,用CCK-8法和TranswellTM侵袭实验分别检测CM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未激活型U937-M0细胞相比,U937-M1细胞白细胞介素12p35(IL-12p35)、IL-12p40、IL-12p70、IL-23p19、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D86表达显著增强;而两组均低表达CD206。阻断內源IFN-β作用后,与U937-M1细胞相比,上述M1型巨噬细胞相关表型标志物表达明显减弱;反之,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IL-10和CD206表达增强;且IRF1及IRF5表达均减弱;阻断IFN-β作用后,M1型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从抑制转变为促进。结论阻断內源IFN-β后,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以及U937-M1介导抗肝癌效应受到抑制;IFN-β可能参与调节IRF1和IRF5的表达,维持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干扰素(IFN-β) 巨噬细胞 极化 增殖 侵袭 干扰素调节因子(I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方剂对术后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继刚 胡世珍 +1 位作者 吕宝伟 邓大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对术后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璧山区人民医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对术后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璧山区人民医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采用医院中药方剂口服治疗3个月,并定期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随访过程中发生疾病复发患者的例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的雌激素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雌激素水平、SDS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复发58例,总复发率为76.32%,观察组总复发30例,总复发率为39.47%。观察组术后乳腺纤维瘤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雌激素水平(二醇、雌三醇、孕酮和雌二醇/孕酮)、SDS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可以通过降低术后乳腺纤维瘤患者的血清雌二醇、雌三醇、孕酮和雌二醇/孕酮等雌激素的水平,降低术后患者的乳腺纤维瘤复发率,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乳腺纤维瘤 雌激素 临床疗效 生命质量 疼痛 复发率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磷血症透析患者控磷饮食依从性现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赵萍 黄燕林 +3 位作者 孙烯辉 何莉 卢海珍 杨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期126-131,共6页
目的 :调查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控磷饮食依从性现况并分析控磷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广西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72例高磷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高... 目的 :调查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控磷饮食依从性现况并分析控磷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广西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72例高磷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问卷、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健康信念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得分为(36.39±3.55)分,总体依从率为60.6%,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状态、饮食习惯、低磷饮食健康信念是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控磷饮食依从性有待提高,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男性、在职、受教育程度低、饮食习惯差、低磷饮食健康信念弱的患者进行关注,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控磷饮食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饮食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护理员实施身体约束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杨 张银华 +1 位作者 蒲海旭 俞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养老机构护理员对老年人实施身体约束过程中的体验及应对方式,为养老机构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长沙市3家养老机构20名护理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现象学研究中的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目的探究养老机构护理员对老年人实施身体约束过程中的体验及应对方式,为养老机构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长沙市3家养老机构20名护理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现象学研究中的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3个主题:①身体约束实施对象;②护理员对老年人实施身体约束的情感体验,包括内疚自责、矛盾、同情、认为对老年人有益;③应对方式,包括补偿性行为、内心合理化、自我释放、同事间相互倾诉、获取领导支持。结论养老护理员对老年人实施身体约束的情感体验以负性体验为主,能一定程度上合理应对;养老机构管理者应通过提升养老护理员身体约束知识与技能水平、积极寻求约束替代方案和创造支持性工作环境等方式帮助其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护理员 老年人 身体约束 体验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3
19
作者 唐果 龙丽 +3 位作者 韩雅欣 彭清 刘佳君 尚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结核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以1∶2比例从同期住院的RA患者未合并...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结核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以1∶2比例从同期住院的RA患者未合并感染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对照组,详细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数据、实验室检查数据、治疗方案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临床表现以发热(83.3%)最为常见,其次为咳嗽(69%)及体质量下降(45.2%)。感染部位以肺结核居多,占73.3%,肺结核患者胸部CT表现二种及以上占59%,发生在典型结核发生部位的仅有9例(33.3%)。单因素分析中,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1年内激素使用日均剂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评分、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补体(complement,C)、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nti-CCP)、CD4+T细胞计数、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CRP(OR=1.016,95%CI:1.002~1.031)、1年内激素使用日均剂量(OR=1.229,95%CI:1.066~1.418)水平为RA合并结核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以肺结核为主;RA合并结核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容易误诊;CRP及1年内激素使用日均剂量是RA合并结核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结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护理教育培训评估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杨 张银华 +1 位作者 蒲海旭 俞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700-2704,共5页
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相关继续护理教育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的应用现状,分析不同培训评估模型对培训效果的影响,为我国护理人员培训评估模型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继续护理教育 培训评估 评估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