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生态环境保护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艳军 付娟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100-102,112,共4页
通过分析区域生态环保空间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庆市璧山区的生态环境概况,依据区域生态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采用GIS分析方法科学划分了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调节区、食物安全保障区和宜居环境维护区4类综合环境功能区和8... 通过分析区域生态环保空间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庆市璧山区的生态环境概况,依据区域生态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采用GIS分析方法科学划分了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调节区、食物安全保障区和宜居环境维护区4类综合环境功能区和8个亚区,初步构建了全区生态环保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规划期(到2020年)自然生态保留区面积为175.23 km^2,占幅员面积的19.15%;食物安全保障区的基本农田数量保持在336.87 km^2,占国土面积比例底限为不低于35.00%;宜居环境维护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0.19 km^2;明确了研究区各生态环保空间分区的空间"落地"定位。依据其空间分布特征,制订了相应的空间分级管制方案,实现城乡专项规划的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保 生态红线 空间规划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政绩考核中的环境保护投资及其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剑 刘德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6期212-215,共4页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政绩考核中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口径和考核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口径过大,导致环境保护投资与污染治理水平脱节,应将其口径调整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政绩考核中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口径和考核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口径过大,导致环境保护投资与污染治理水平脱节,应将其口径调整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两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能囊括环境保护投资的全部外延,应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科研投资纳入统计;资源与生态保护投资的对象、效果具有自身的特点,应作为独立范畴加以统计;应当建立财政环保投入统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统计 环境保护投资 财政环保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成人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蔡锋 周欢 +3 位作者 肖入峰 陈刚才 张晟 王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191,共8页
环境综合暴露系数为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关键因子,但受到人群身体特征、生活习惯、社会经济条件等暴露行为模式的影响而有较大差异。为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成人人群环境暴露行为特征及提高本地区人群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准确性,开展了针对重庆... 环境综合暴露系数为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关键因子,但受到人群身体特征、生活习惯、社会经济条件等暴露行为模式的影响而有较大差异。为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成人人群环境暴露行为特征及提高本地区人群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准确性,开展了针对重庆市主城区成人人群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和现场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主城9区180个行政村/居委会共2 602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的环境暴露特征,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 541份,样本性别、年龄结构和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1%人口抽样调查年龄结构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分析显示重庆市主城区室外空气、室内空气、饮水、水经皮肤、土壤经皮肤综合暴露系数分别为0.049 m^3/(kg·d)、0.220m^3/(kg·d)、0.031 L/(kg·d)、0.167 L/(kg·d)、3.074 mg/(kg·d)。重庆市主城区成人人群在空气、水中的暴露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偏高,在土壤中的暴露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偏低,建议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时使用本地区环境暴露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暴露行为模式 暴露参数 重庆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邓小红 宋仲容 李晓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88,共4页
对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污染因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近年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及原因进行了研讨,提出了综合控制及治理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重庆市经济大力发展和造就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有价值的依... 对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污染因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近年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及原因进行了研讨,提出了综合控制及治理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重庆市经济大力发展和造就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环境质量分析 环保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被引量:58
5
作者 罗怀良 朱波 +1 位作者 刘德绍 贺秀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44-3151,共8页
生态功能又称生态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功能区划是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判断生态系统分异和变化特征,提出生态退化恢复策略的基础。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采用3级分区... 生态功能又称生态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功能区划是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判断生态系统分异和变化特征,提出生态退化恢复策略的基础。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采用3级分区(自然生态区、生态亚区和生态功能区)的等级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区划。其中,自然生态区的划分以自然环境因素中的地貌因子为主要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与图形叠置法来进行;生态亚区的划分采用选取形成生态系统特征、影响生态服务功能的特征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并辅之以主成分分析法来完成;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以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评价结果为依据,采用主导标志法进行区域划分。区划界线的拟订采用专家智能集成、数理统计分析与GIS的空间表达相结合的方法。最后将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为4个自然生态区,7个生态亚区,13个生态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功能区划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34
6
作者 莫斌 朱波 +2 位作者 王玉宽 范建容 刘德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8,59,共5页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其水土流失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依据1999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合水土流失观测资料,评价了重庆市土壤侵蚀强度及区域分布。根据USLE方程中5大...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其水土流失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依据1999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合水土流失观测资料,评价了重庆市土壤侵蚀强度及区域分布。根据USLE方程中5大因子对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建立了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评价。结合GIS技术,分析了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布,探讨了土壤侵蚀的敏感性原因,并提出了有关水土保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土壤侵蚀 敏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艳强 朱波 +2 位作者 王玉宽 刘德绍 魏世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土地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重庆市碳酸盐岩出露面积32038 14km2,占幅员面积的38 9%。本文以重庆市岩溶生态环境现状为背景,以喀斯特地形、坡度和植被盖度三项指标对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石漠化... 土地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重庆市碳酸盐岩出露面积32038 14km2,占幅员面积的38 9%。本文以重庆市岩溶生态环境现状为背景,以喀斯特地形、坡度和植被盖度三项指标对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石漠化敏感区分布范围与辖区石灰岩山地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诱发重庆市土地石漠化的原因及其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石漠化防治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生态环境 土地石漠化 敏感性评价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代表性城区苯系物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莉萍 周志恩 +5 位作者 翟崇治 张灿 张丹 李新宇 朱明吉 蹇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为全面了解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污染状况和时空分布特征,以一代表性城区为观测对象,以定点观测与功能区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在冬夏季节开展苯系物观测。观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水平已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组成上... 为全面了解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污染状况和时空分布特征,以一代表性城区为观测对象,以定点观测与功能区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在冬夏季节开展苯系物观测。观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水平已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组成上,甲苯>二甲苯>苯>乙苯>苯乙烯>异丙苯。空间分布上,工业区、混合区苯系物浓度相对较大,投诉集中区域呈现甲苯异常高值;垂直分布上,甲苯、乙苯、二甲苯浓度变化趋势一致,相对高值出现在21 m和81 m;苯的变化略有差异,在45 m出现明显高值。时间分布上,苯、乙苯、二甲苯冬季浓度大于夏季,而甲苯,道路区冬季和夏季浓度相差不大;日变化特征中,苯系物的变化具有多峰型特征,早晚浓度较高,中下午浓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污染水平 时空分布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二次有机碳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敏 周志恩 +3 位作者 张丹 李振亮 孟小星 吕平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5期43-47,共5页
为研究重庆市大气PM_(2.5)中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于2013年1—12月运用URG-3000ABC型中流量颗粒物采样仪连续同步采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2.5)样品,选取OC/EC比值对PM_(2.5)中的SOC污染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市主城区PM_(2.5)中SOC... 为研究重庆市大气PM_(2.5)中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于2013年1—12月运用URG-3000ABC型中流量颗粒物采样仪连续同步采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2.5)样品,选取OC/EC比值对PM_(2.5)中的SOC污染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市主城区PM_(2.5)中SOC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2.5μg/m3,占OC质量浓度的50.0%,占PM_(2.5)质量浓度的10.1%,SOC质量浓度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机动车排放是SOC前体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二次有机碳气溶胶 污染特征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建筑材料暴露存量及大气污染损失价值量核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新宇 陈刚才 +3 位作者 吉方英 王飞 周贤杰 吴莉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9,共6页
通过卫星遥感图片解译和实地调查的技术路线,对重庆市主城建成区室外建筑材料暴露存量进行了调查,同时核算了大气中SO2和酸雨两种污染因子对建筑材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表明,2004年,重庆市主城建成区建筑材料暴露总存量为18 546.9 ... 通过卫星遥感图片解译和实地调查的技术路线,对重庆市主城建成区室外建筑材料暴露存量进行了调查,同时核算了大气中SO2和酸雨两种污染因子对建筑材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表明,2004年,重庆市主城建成区建筑材料暴露总存量为18 546.9 m2,其中陶瓷暴露存量最大,占总暴露量的49.30%;大气污染对该区域建筑材料腐蚀的经济损失价值量为8 211.80万元,对铝的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占总损失值的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片 建筑材料 暴露存量 污染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环境空气中PM_(10)的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组分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溶 陈刚才 +2 位作者 王同桂 潘纯珍 杨清玲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4-626,共3页
对2001年夏冬2季重庆市工业区和非工业区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成分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重庆市PM10质量浓度超标严重,颗粒物中以SO42-,NH4+和Ca2+为主要水溶性离子成分;空气颗粒物浓度及其离子组成随季节和... 对2001年夏冬2季重庆市工业区和非工业区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成分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重庆市PM10质量浓度超标严重,颗粒物中以SO42-,NH4+和Ca2+为主要水溶性离子成分;空气颗粒物浓度及其离子组成随季节和功能区的不同而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TSP PM10 水溶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环境变化与鸟类种群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德绍 吕俊强 邓合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7,共4页
研究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数量变化及分布特征,分析了鸟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揭示了环境变迁与鸟类的种群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表明,环境变化对鸟类的数量及其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植被破坏、城乡建设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等是引起某些... 研究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数量变化及分布特征,分析了鸟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揭示了环境变迁与鸟类的种群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表明,环境变化对鸟类的数量及其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植被破坏、城乡建设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等是引起某些鸟类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而鸟类的种群动态也反映或预示了环境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麻雀 环境变化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十五”期间酸雨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4-168,共5页
以5个点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重庆市“十五”期间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和降水中化学组份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致酸源、大气环境质量、地形特征和气象因素等方面探讨了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重庆市酸雨污染具有典型的局地... 以5个点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重庆市“十五”期间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和降水中化学组份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致酸源、大气环境质量、地形特征和气象因素等方面探讨了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重庆市酸雨污染具有典型的局地性,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根本原因,恶劣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加重了酸雨污染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污染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甲烷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思源 陈刚才 +2 位作者 魏世强 王飞 冉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0-125,共6页
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06年修订版)》中推荐的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一阶衰减(FOD)方法估算了重庆市直辖十年以来因城市生活垃圾(MSW)产生的CH4排放量.结果表明,1997年至2007年间重庆城市生活垃圾CH4排放量总体呈递增趋势.... 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06年修订版)》中推荐的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一阶衰减(FOD)方法估算了重庆市直辖十年以来因城市生活垃圾(MSW)产生的CH4排放量.结果表明,1997年至2007年间重庆城市生活垃圾CH4排放量总体呈递增趋势.对甲烷产生率k值及生活垃圾构成中可降解有机碳比例对CH4排放量估算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可降解有机碳较对估算结果的影响更大,两者不确定性的交互作用对估算量带来的不确定性约为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甲烷排放量 一阶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气VOCs与健康影响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文斌 谭丽 +3 位作者 王赞春 朱万容 吕怡兵 李礼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8,共6页
对重庆市沙坪坝区环境空气中65种VOCs进行观测,分析VOCs浓度水平、空间分布、日变化特征、组成与来源,开展VOCs与IAQ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并对沙坪坝区环境空气中VOC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沙坪坝区环境空气中65种VOCs的平均质量... 对重庆市沙坪坝区环境空气中65种VOCs进行观测,分析VOCs浓度水平、空间分布、日变化特征、组成与来源,开展VOCs与IAQ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并对沙坪坝区环境空气中VOC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沙坪坝区环境空气中65种VOCs的平均质量浓度为54.9μg/m3(范围为49.3~60.9μg/m3),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空气中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其组成以卤代烷烃、含氧有机物和苯系物为主;空气中VOCs浓度与PM10及PM2.5呈高度线性相关。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苯对暴露人群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VOCS 污染特征 健康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内环货车错时限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平江 张卫东 +2 位作者 蒋昌潭 刘姣姣 安贝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2,共8页
在分析货车实施错时限行后内环车流量时段分布变化基础上,通过对PM2.5、NO2等指标的ADMS模型模拟和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探讨了内环货车错时限行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货车错时限行后主城区环境空气中PM2.5、NO2小时平均质... 在分析货车实施错时限行后内环车流量时段分布变化基础上,通过对PM2.5、NO2等指标的ADMS模型模拟和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探讨了内环货车错时限行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货车错时限行后主城区环境空气中PM2.5、NO2小时平均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9.4%和6.0%,峰值浓度明显降低,晚上出现峰值时间往后推移了2~3 h。经ADMS模型模拟计算,内环高峰时段机动车排放对主城区NO2、PM、VOCs的浓度贡献分别降低了54.1%、56.3%、17.5%,CO浓度贡献不大。内环货车错时限行措施对重庆市主城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 机动车排放 空气质量 ADMS模型 错时行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农村面源污染调研报告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中奎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4期72-74,共3页
面源污染是影响水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其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污染严重,对其治理及管理的难度也较大。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非点源已成为永川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文章对永川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来源和危... 面源污染是影响水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其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污染严重,对其治理及管理的难度也较大。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非点源已成为永川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文章对永川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来源和危害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面源污染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118
18
作者 曹光辉 汪锋 +1 位作者 张宗益 邹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提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大量研究试图得到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具体关系,找到环境破坏逆转的拐点;但该理论仅仅是从经验出发得到的,是否具有普遍性并未得到证实。...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提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大量研究试图得到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具体关系,找到环境破坏逆转的拐点;但该理论仅仅是从经验出发得到的,是否具有普遍性并未得到证实。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全国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处于环境污染恶化阶段,没有证据显示我国已经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但也不排除目前我国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的可能,只有通过积极的环境政策干预才可以使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夏季近地面臭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9
作者 刘姣姣 蒋昌潭 +1 位作者 宋丹 安贝贝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98,共8页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近地面臭氧及前体物、气象因子的连续监测资料,重点分析了主城区夏季典型日臭氧质量浓度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臭氧与NO、NO2和CO等前体物及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地表臭氧质量浓度具有主城核心区域较低而周围地区...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近地面臭氧及前体物、气象因子的连续监测资料,重点分析了主城区夏季典型日臭氧质量浓度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臭氧与NO、NO2和CO等前体物及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地表臭氧质量浓度具有主城核心区域较低而周围地区较高的空间分布特征;臭氧质量浓度日分布呈"单峰型",最高小时质量浓度出现在午后16时左右,与太阳辐射强度、温度等气象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与NO、NO2和CO等前体物呈负相关关系;高质量浓度臭氧污染易出现在高压天气系统中,即太阳辐射强度大、微风、相对湿度低且气温较高的天气下;臭氧质量浓度升高与大气压下降幅度密切相关,大气压下降超过0.4kPa时,臭氧质量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前体物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环境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61
20
作者 许川 舒为群 +1 位作者 罗财红 曹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0,共4页
为研究三峡库区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风险,在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三峡库区水质监测资料对水源水主要持久性有机物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进... 为研究三峡库区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风险,在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三峡库区水质监测资料对水源水主要持久性有机物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断面中,长江和嘉陵江汇合的寸滩断面污染较严重,健康危害的风险相对较大.水源水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2.79×10^-10~4.44×10^-18a^-1,按年风险大小依次为DEHP〉DBP〉Pyr〉NA〉FLA〉DEP;有机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仅为3.70×10^-10a^-1,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1).三峡库区水体中6种POPs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年风险度目前还处于很低水平,但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环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