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庆市潼南区蔬菜产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思考
- 1
-
-
作者
王保军
陈华琼
奚佳
牛小慧
董鹏
-
机构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委员会(潼南区蔬菜研究所)
重庆市潼南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种子管理站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9期69-72,共4页
-
基金
重庆市"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cstc2014fazktjcsf80028)
-
文摘
可持续性是一个产业具有生命力的基础,随着重庆市五大功能区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区政府的客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下,潼南区蔬菜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由于菜地基础设施较弱、蔬菜流通与加工企业起步晚、品牌意识薄弱等因素,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提出潼南区蔬菜产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对策建议: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建设,以培育龙头、优化基础,政策引导、项目带动,规范流转、适度规模,品牌培育、优化供给,科技兴农、人才保障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市场化融资等工业理念,融入到蔬菜产、加、销各个环节。
-
关键词
蔬菜产业
供给侧改革
对策建议
重庆市潼南区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辣椒疫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华琼
董鹏
况觅
李姗蓉
-
机构
重庆市潼南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8期60-62,共3页
-
文摘
2014年,在重庆市潼南区针对辣椒疫病高发,对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问题,使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72.2%霜霉威盐酸盐AS、70%代森锰锌WP开展了辣椒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 600倍液移栽后灌根,发病初期间隔7 d连续施药2次,对辣椒疫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达80.27%~93.21%,但生产投入较高,适合大发生年使用。(2)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 600倍液及72.2%霜霉威盐酸盐AS600倍液发病初期间隔7 d连续施药2次,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生产上可推荐使用。
-
关键词
辣椒疫病
发病规律
防治
-
分类号
S436.418.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