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五个意识”
1
作者 何侍昌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18-19,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准确定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让我们充满信心;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者的历史担当,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准确定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让我们充满信心;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者的历史担当,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三个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具体遵循;营造和提供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环境和条件,让我们干劲倍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工作者 科学者 中国特色 社会科学学科 社会科学事业 指导思想 学术不端 奋斗历史 学术生态 问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贫困治理共同体内生动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2
作者 何侍昌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0期17-29,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内源扶贫重要论述包含激励贫困者"弱鸟先飞"、培养贫困者能力和共享扶贫政策红利三个核心主题,为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重庆市巫山、彭水、开州、涪陵、江津、荣昌6个代表性区县... 习近平总书记内源扶贫重要论述包含激励贫困者"弱鸟先飞"、培养贫困者能力和共享扶贫政策红利三个核心主题,为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重庆市巫山、彭水、开州、涪陵、江津、荣昌6个代表性区县的贫困治理,依然存在基础条件不优、致富底气不足、造血功能不强、输血通道不畅等影响激发贫困治理共同体内生动力的因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贫困治理质量,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要聚焦贫困治理共同体内生动力,在教育上弘扬美德,增强脱贫主动性;在培育上倾斜资源,增强脱贫行动力;在组织上夯实基础,增强脱贫自发力;在产业上科学规划,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在长远发展上,增强脱贫持续力。建立健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脱贫体制机制,切实摆脱"意识贫困""能力贫困""治理贫困"和"机会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治理共同体 内生动力 重庆市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