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几类少见囊性占位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 被引量:9
1
作者 冯代群 蒋拥军 +1 位作者 徐伟 苟炳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44例 7类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 ,男 2 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 1岁。临床腹痛 3 6例、发现腹部包块 3 1例... 目的 通过对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44例 7类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 ,男 2 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 1岁。临床腹痛 3 6例、发现腹部包块 3 1例、体检就诊 8例。结果 囊性畸胎瘤 18例 ,肠系膜囊肿 5例 ,胆总管囊肿 6例 ,胰腺囊肿 6例 ,肾上腺囊肿 4例 ,恶性神经鞘瘤 2例 ,脐尿管囊肿 3例。结论 腹部囊性肿块可来源于腹膜后或腹腔 ,CT定位、定性准确性较高 ,但囊性占位病变的组织来源复杂 ,对于少见类型囊性肿块术前定性诊断仍有很大困难 ,尤其是巨大囊肿的定性诊断困难尤为突出。CT定位穿刺活检可做出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占位 CT 诊断 定位穿刺活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诊断及分型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明 游箭 +3 位作者 巫北海 丁仕义 牟玮 徐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79-980,共2页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及适合于治疗的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表现。结果Budd-Chiari综合征的直接征象为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并据此分为...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及适合于治疗的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表现。结果Budd-Chiari综合征的直接征象为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并据此分为三型:Ⅰ型下腔静脉阻塞型6例。Ⅱ型肝静脉阻塞型2例。Ⅲ型混合性阻塞型8例。间接征象表现为肝大15例,尾叶大12例,脾大13例,肝内侧支血管13例,副肝静脉5例,肝外侧支血管14例,腹水8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3例。结论MRI对Budd-Chiari综合征的诊断及分型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 磁共振成像 BUDD-CHIARI综合征 MRI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结果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明洪 张艳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行椎间孔...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36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6个月内有无复发将入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和术前MRI DTI检查相关指标[椎间盘髓核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术前MRI DTI检查相关指标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全部136例LDH患者术后36个月内共有27例复发,复发率为19.9%,将其纳入复发组,其中12个月内、13-24个月、25-36个月分别复发15例、5例、7例,其余109例未复发患者纳入未复发组。复发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手术节段为L4-L5的比例、术后椎间活动度、FA值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ADC值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FA值、ADC值、手术节段为L4-L5均为LDH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FA值、ADC值对LDH复发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分别达到0.733、0.793。结论术前MRI DTI检查对LDH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FA值越高、ADC值越低,术后复发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预测 磁共振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弥散峰度成像平均弥散率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舒强 胡潇 +1 位作者 刘一帆 朱明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7-682,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MR弥散峰度成像(DKI)平均弥散率(MD)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效能。方法于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医学网中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3月20日以DKI参数MD值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MR弥散峰度成像(DKI)平均弥散率(MD)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效能。方法于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医学网中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3月20日以DKI参数MD值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文献;根据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以Stata 15.1和Meta-Disc 1.4软件分析MD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含493例患者、225个良性及362个恶性共587个病灶。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肝脏恶性病变的MD值小于良性[标准均数差(SMD)=-1.31,95%CI(-1.54,-1.09),Z=11.34,P<0.0001];以MD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78[95%CI(0.74,0.82)]、0.73[95%CI(0.67,0.79)]、2.74[95%CI(2.22,3.39)]、0.31[95%CI(0.25,0.38)]及9.71[95%CI(6.63,14.21)];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8。以MD值判断肝脏恶性病变为恶性的验后概率为76%,判断良性病变为恶性的验后概率为22%。结论DKI的MD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弥散峰度成像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