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营期建筑工程结构安全自动化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鹏 王大涛 高俊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2期420-422,共3页
首先,文章对运营期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剖析,包括其连续使用和性能退化的特征、维护与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安全隐患与风险的增长。其次,文章分析了运营期建筑工程结构安全监测的难点,涉及复杂结构的隐蔽缺陷检测、数据采集的高成本与... 首先,文章对运营期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剖析,包括其连续使用和性能退化的特征、维护与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安全隐患与风险的增长。其次,文章分析了运营期建筑工程结构安全监测的难点,涉及复杂结构的隐蔽缺陷检测、数据采集的高成本与低效率等问题。最后,论文着重介绍了运营期建筑工程结构安全自动化监测的创新技术及其应用,包括无线传感网络、光纤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深度学习等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期建筑工程 结构安全 自动化监测 无线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周智勇 杨蕊宁 《城市勘测》 2024年第5期6-10,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重庆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的忠县磨子土家族乡为例,综合运用航空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GNSS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开展全域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基础测绘产品等测绘服务,提升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重庆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的忠县磨子土家族乡为例,综合运用航空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GNSS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开展全域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基础测绘产品等测绘服务,提升乡村规划科学性与准确性。针对重点工程建立测绘等级控制点、专题地图专项测绘服务,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地理信息产品需求。通过多模式的实景三维数字乡镇服务平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视化的空间底座,辅助政府智能决策,推动数字乡村应用场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实景三维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数字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众源地理空间数据的重庆市中心城区餐饮空间模式分析
3
作者 张大利 《城市勘测》 2024年第4期11-14,共4页
通过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内的餐饮店铺的空间位置和人均消费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结合路网密度、POI活力指数,从个人体验、品牌效应、消费指数、便利程度、活力指数、大众点评、香农指标(餐饮店铺的丰富度和均匀度进行评价分析)等7个一级指... 通过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内的餐饮店铺的空间位置和人均消费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结合路网密度、POI活力指数,从个人体验、品牌效应、消费指数、便利程度、活力指数、大众点评、香农指标(餐饮店铺的丰富度和均匀度进行评价分析)等7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多维度构建了重庆市餐饮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餐饮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内餐饮业的空间形态进行聚类分析,深入研究分析了重庆市中心城区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源数据 餐饮香农指标 空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千枚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启志 张立舟 +2 位作者 朱海明 周成涛 陈林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7期65-71,共7页
千枚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软弱破碎,易在掌子面附近发生失稳塌方。文章采用颗粒流软件PFC模拟炭质千枚岩三轴试验,标定围岩材料的细观参数,以此构建隧址区三维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模拟隧道在不同开挖进尺和开挖方法下开挖支护全过... 千枚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软弱破碎,易在掌子面附近发生失稳塌方。文章采用颗粒流软件PFC模拟炭质千枚岩三轴试验,标定围岩材料的细观参数,以此构建隧址区三维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模拟隧道在不同开挖进尺和开挖方法下开挖支护全过程,分析隧道开挖后掌子面位移发展规律和开挖扰动区分布范围特征,揭示千枚岩隧道掌子面失稳机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开挖进尺的增大,隧道开挖扰动区范围增大;在不同开挖方法中,台阶法的开挖扰动区范围最小。相关研究可为类似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枚岩隧道 掌子面稳定性 离散元方法 PFC 缩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业协同的网络化数字测图平台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恒 林江伟 唐昊 《城市勘测》 2024年第3期29-34,39,共7页
在目前的地形图测绘过程中,外业测量多为单机模式,不存在与服务器的交互,测量数据一般暂存储于移动设备,待测量完毕后再导入计算机进行内业编辑制图,内外业两环节的顺序性、依赖性较强,且无法实现多人联动的内外业协同作业,存在过程烦... 在目前的地形图测绘过程中,外业测量多为单机模式,不存在与服务器的交互,测量数据一般暂存储于移动设备,待测量完毕后再导入计算机进行内业编辑制图,内外业两环节的顺序性、依赖性较强,且无法实现多人联动的内外业协同作业,存在过程烦琐、效率低下、数据安全保障低等问题。针对现有测图方式的不足和工作实际,本文研究开发了由数据服务中心、移动测量终端和内业制图软件构成的网络化数字测图平台,实现了多人同时测量、内外业人员协同作业的测图生产新模式,可显著提升项目的数据安全性、实施效率及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业 协同 网络化 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尺度残差网络的工业机器人旋转部件故障研究
6
作者 王博 杨乾锋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7期217-220,共4页
针对传统残差神经网络未考虑不同尺度故障特征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尺度残差神经网络的工业机器人旋转部件故障诊断模型(Improved Multiscale Residual Neural Network,IMRNN)。首先使用不同大小的宽卷积层提取故障信号中的... 针对传统残差神经网络未考虑不同尺度故障特征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尺度残差神经网络的工业机器人旋转部件故障诊断模型(Improved Multiscale Residual Neural Network,IMRNN)。首先使用不同大小的宽卷积层提取故障信号中的宏观特征,并将其合并为初始特征向量;其次构建多尺度自适应选择卷积块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然后引用残差架构到多个尺度层中提高模型的泛化性;同时应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加权融合,从而完成故障诊断。结果显示,该模型有更高的准确率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多尺度神经网络 残差网络 工业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的多传感器低功耗数据采集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大涛 滕德贵 王灵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7,共5页
针对LoRa多传感器低功耗采集中同信道传感节点无效唤醒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中唤醒策略与信道切换机制相结合的低功耗采集方法。通过将LoRa通信链路划分为多个通信信道,不同信道分时切换复用,实现多传感节点的分组通信,避免从传感节点... 针对LoRa多传感器低功耗采集中同信道传感节点无效唤醒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中唤醒策略与信道切换机制相结合的低功耗采集方法。通过将LoRa通信链路划分为多个通信信道,不同信道分时切换复用,实现多传感节点的分组通信,避免从传感节点的无效唤醒,在有限信道容量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从节点的通信功耗;并制定了LoRa局域网传感器通信指令协议,实现了多传感器的低功耗主动轮询采集、定点调试与预警上报。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 多传感器 低功耗 数据采集 信道切换 分时复用 轮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GIS通用型的RPC设计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俊勇 詹勇 刘一臻 《城市勘测》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基于Protobuf协议构建了一套远程调用三维GIS程序的通用型API指令,根据三维GIS特点分为渲染、分析、创建、管理、导览、工程等六大单例模式部件。在浏览器客户端通过继承、异步等技术实现了JavaScript语言的编程接口,在服务端使用具有... 基于Protobuf协议构建了一套远程调用三维GIS程序的通用型API指令,根据三维GIS特点分为渲染、分析、创建、管理、导览、工程等六大单例模式部件。在浏览器客户端通过继承、异步等技术实现了JavaScript语言的编程接口,在服务端使用具有中间件作用的通信模块和置于具体三维GIS程序的插件模块,形成了一套具有三维GIS特点的响应式RPC系统。通过实践,确保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可行性、扩展性和通用性,客户在浏览器端操作时就如同操作桌面三维GIS应用程序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GIS Protobuf RPC A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西北西南片区2023年学术交流会在银川成功召开
9
作者 汪剑云 王昌翰 《城市勘测》 2023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2023年7月27日-28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西北西南片区2023年学术交流会在银川成功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代表张海涛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西北西南工作组组长、重庆市勘测... 2023年7月27日-28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西北西南片区2023年学术交流会在银川成功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代表张海涛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西北西南工作组组长、重庆市勘测院向泽君副院长等领导出席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协会 城市勘测 西南片区 张海涛 银川 重庆市 工作组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