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贝母皂苷丙纳米乳的构建及其佐剂效应评价
1
作者
魏静
刘姝琳
+6 位作者
叶演
徐铭琦
宋振
邓炎
孙红武
马雷
李海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4-793,共10页
目的 制备土贝母皂苷丙纳米乳(tubeimoside Ⅲ nanoemulsion,TBMⅢ-NE),并评价其疫苗佐剂效应。方法 利用低能乳化法制备TBMⅢ-NE,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表征TBMⅢ-NE的粒径和平均分散系数,透射电镜观察TBMⅢ-NE的形态,CCK-8法检测TBMⅢ-NE...
目的 制备土贝母皂苷丙纳米乳(tubeimoside Ⅲ nanoemulsion,TBMⅢ-NE),并评价其疫苗佐剂效应。方法 利用低能乳化法制备TBMⅢ-NE,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表征TBMⅢ-NE的粒径和平均分散系数,透射电镜观察TBMⅢ-NE的形态,CCK-8法检测TBMⅢ-NE对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的细胞毒性;红细胞溶血实验评价TBMⅢ-NE的体外安全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BMⅢ-NE促进DC2.4对抗原的吞噬作用;TBMⅢ-NE与BMDCs共孵育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表面CD40、CD86、MHC-Ⅰ和CCR7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BMDCs上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新冠病毒抗原RBD与TBMⅢ-NE联用免疫小鼠,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IgG2a、IgG1抗体水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细胞数量。结果 制备的空白纳米乳(blank nanoemulsion,BNE)和TBMⅢ-NE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5.46 nm和25.89 nm,平均多分散系数分别为0.214和0.125,透射电镜观察TBMⅢ-NE呈均匀“球型”且分散性良好;当TBMⅢ-NE佐剂稀释400倍时,BMDCs存活率约为86%;与游离土贝母皂苷丙(TBMⅢ)相比,TBMⅢ-NE的溶血毒性显著降低(P<0.01);TBMⅢ-NE可促进DC2.4对抗原的吞噬,并显著提高BMDCs表面CCR7的表达水平(P<0.05),具有促进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结迁移的潜力;TBMⅢ-NE还可促进BMDCs培养上清中IL-6和IL-1β的表达(P<0.05);与RBD联用,TBMⅢ-NE可显著提升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IgG2a、IgG1抗体的水平(P<0.01),并促进脾淋巴细胞中特异性IFN-γ的分泌(P<0.01),提示TBMⅢ-NE可以增强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结论 成功构建出质量稳定、具有高效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TBMⅢ-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皂苷丙
纳米乳
疫苗佐剂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B-MWCNTs-GNPs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流产布鲁氏菌
被引量:
1
2
作者
迟宇
曹宇
+5 位作者
程浩
曹静文
敖建玥
李海波
马雷
刘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69-1975,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高性能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流产布鲁氏菌。方法制备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PB)-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纳米复合物,以流产布鲁氏菌作为待测样本...
目的构建一种高性能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流产布鲁氏菌。方法制备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PB)-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纳米复合物,以流产布鲁氏菌作为待测样本,选择合适的抗体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器构建关键因素的考察确定最优条件,最后对传感器进行性能评价。结果明确传感器最优构建条件为:MWCNTs-PB混合比例为1∶5,材料干燥温度为37℃,缓冲体系最佳pH=7.5,抗体孵育时间为1 h,样本孵育时间为30 min;流产布鲁氏菌在10~1×10^(5) CFU/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传感器抗干扰能力、检测重复性与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结论基于PB-MWCNTs-GNPs纳米材料所修饰的用于检测流产布鲁氏菌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构建简便,性能良好,可为布鲁氏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PB-MWCNTs-GNPs
流产布鲁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贝母皂苷丙纳米乳的构建及其佐剂效应评价
1
作者
魏静
刘姝琳
叶演
徐铭琦
宋振
邓炎
孙红武
马雷
李海波
机构
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药学与
检验
医学系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教研室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检验科
出处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4-79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302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0988)。
文摘
目的 制备土贝母皂苷丙纳米乳(tubeimoside Ⅲ nanoemulsion,TBMⅢ-NE),并评价其疫苗佐剂效应。方法 利用低能乳化法制备TBMⅢ-NE,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表征TBMⅢ-NE的粒径和平均分散系数,透射电镜观察TBMⅢ-NE的形态,CCK-8法检测TBMⅢ-NE对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的细胞毒性;红细胞溶血实验评价TBMⅢ-NE的体外安全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BMⅢ-NE促进DC2.4对抗原的吞噬作用;TBMⅢ-NE与BMDCs共孵育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表面CD40、CD86、MHC-Ⅰ和CCR7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BMDCs上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新冠病毒抗原RBD与TBMⅢ-NE联用免疫小鼠,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IgG2a、IgG1抗体水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细胞数量。结果 制备的空白纳米乳(blank nanoemulsion,BNE)和TBMⅢ-NE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5.46 nm和25.89 nm,平均多分散系数分别为0.214和0.125,透射电镜观察TBMⅢ-NE呈均匀“球型”且分散性良好;当TBMⅢ-NE佐剂稀释400倍时,BMDCs存活率约为86%;与游离土贝母皂苷丙(TBMⅢ)相比,TBMⅢ-NE的溶血毒性显著降低(P<0.01);TBMⅢ-NE可促进DC2.4对抗原的吞噬,并显著提高BMDCs表面CCR7的表达水平(P<0.05),具有促进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结迁移的潜力;TBMⅢ-NE还可促进BMDCs培养上清中IL-6和IL-1β的表达(P<0.05);与RBD联用,TBMⅢ-NE可显著提升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IgG2a、IgG1抗体的水平(P<0.01),并促进脾淋巴细胞中特异性IFN-γ的分泌(P<0.01),提示TBMⅢ-NE可以增强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结论 成功构建出质量稳定、具有高效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TBMⅢ-NE。
关键词
土贝母皂苷丙
纳米乳
疫苗佐剂
免疫效应
Keywords
tubeimosideⅢ
nanoemulsion
vaccine adjuvant
immune effect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44.9 [医药卫生—药剂学]
R969.2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B-MWCNTs-GNPs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流产布鲁氏菌
被引量:
1
2
作者
迟宇
曹宇
程浩
曹静文
敖建玥
李海波
马雷
刘明
机构
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药学与
检验
医学系
重庆
医
科
大学附属巴南
医院
检验
科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检验科
出处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69-1975,共7页
文摘
目的构建一种高性能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流产布鲁氏菌。方法制备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PB)-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纳米复合物,以流产布鲁氏菌作为待测样本,选择合适的抗体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器构建关键因素的考察确定最优条件,最后对传感器进行性能评价。结果明确传感器最优构建条件为:MWCNTs-PB混合比例为1∶5,材料干燥温度为37℃,缓冲体系最佳pH=7.5,抗体孵育时间为1 h,样本孵育时间为30 min;流产布鲁氏菌在10~1×10^(5) CFU/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传感器抗干扰能力、检测重复性与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结论基于PB-MWCNTs-GNPs纳米材料所修饰的用于检测流产布鲁氏菌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构建简便,性能良好,可为布鲁氏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PB-MWCNTs-GNPs
流产布鲁氏菌
Keywords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or
PB-MWCNTs-GNPs
Brucella abortus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378.5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446.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贝母皂苷丙纳米乳的构建及其佐剂效应评价
魏静
刘姝琳
叶演
徐铭琦
宋振
邓炎
孙红武
马雷
李海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PB-MWCNTs-GNPs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流产布鲁氏菌
迟宇
曹宇
程浩
曹静文
敖建玥
李海波
马雷
刘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