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守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睿 冯正直 +4 位作者 陈蓉 王立菲 戴琴 刘可愚 光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调查留守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状况和特点,为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设计,对重庆市25个区县13035名中小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938份。其中非留守学生3057人,留守学生9881人(父母均在外工作的7728人... 目的:调查留守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状况和特点,为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设计,对重庆市25个区县13035名中小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938份。其中非留守学生3057人,留守学生9881人(父母均在外工作的7728人,仅父亲在外的1622人,仅母亲在外的531人)。用自编调查表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和父母外出情况,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调查样本的生活事件发生水平。结果:父母均在外和仅母亲在外的留守学生的ASLEC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仅父亲在外的留守学生和非留守学生(均P<0.05);留守女生在人际关系[(10.4±5.3)vs.(9.7±5.0)]和学习压力[(10.4±5.3)vs.(9.6±5.1)]两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留守男生(均P<0.001),在受处罚[(11.0±8.2)vs.(11.5±7.8),P<0.01]和其他[(4.9±4.4)vs.(5.9±4.5),P<0.001]两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留守男生;父母离婚的留守学生的ASLEC总分[(49.1±25.6)vs.(47.4±25.4),P<0.05]和受处罚[(11.9±7.9)vs.(11.1±8.0),P<0.001]、健康与适应问题[(7.0±4.4)vs.(6.7±4.3),P<0.05]、其他[(5.8±4.6)vs.(5.4±4.6),P<0.01]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父母未离婚的留守学生。留守初中生和留守高中生的ASLEC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比留守小学生高(P<0.05);每三天以内和父母交流一次的留守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得分要低于其他交流频率的留守学生(P<0.05)。结论:双亲在外、母亲在外、父母离婚、与父母沟通少的留守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水平更高,尤其是留守中学生。留守女生面临着更多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生活事件和更少的受处罚和其他类型的生活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学生 负性生活事件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抑郁个体反事实思维性别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冯正直 王皖曦 +2 位作者 陈蓉 杨国愉 魏娟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抑郁个体反事实思维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自我报告法、故事脚本法和反事实思维推理测验(counterfactual inference test,CIT)对正常对照组(n=60)、抑郁状态组(n=60)、抑郁患者组(n=60)进行测试(正常对照组、抑郁状态组...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抑郁个体反事实思维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自我报告法、故事脚本法和反事实思维推理测验(counterfactual inference test,CIT)对正常对照组(n=60)、抑郁状态组(n=60)、抑郁患者组(n=60)进行测试(正常对照组、抑郁状态组根据BDI、SDS、HAMD量表得分筛选入组,抑郁患者组根据CCMD-3临床诊断入组),完成自发反事实思维、诱发反事实思维和CIT 3个试验任务,对自发和诱发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合理性及CIT得分进行评价。结果①在反事实思维数量方面,抑郁状态组中负性事件产生的自发反事实思维在数量上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②在反事实思维合理性方面,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被试合理性逐渐降低。反事实思维合理性在性别上也无显著差异(P>0.05);③在CIT得分方面,随着被试抑郁程度的增加,CIT得分逐渐降低。CIT得分在性别上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抑郁程度与反事实思维合理性和诱发反事实思维推理呈反比,抑郁状态的女性对负性事件产生的自发反事实思维数量多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不同程度 反事实思维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