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u(bpy)■-三乙胺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葡萄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芹 李婷 +1 位作者 贺莹 陈时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6,共7页
联吡啶钌(Ru(bpy)■)拥有优良的电致化学发光(ECL)性能,但其较好的水溶性使其固载面临巨大问题。该文制备了Pt纳米粒子与Ru(bpy)■的复合物(Pt NPs-Ru),将其修饰于电极并进一步固载葡萄糖氧化酶(GOx)制得传感器。基于H2O2对Ru(bpy)■-... 联吡啶钌(Ru(bpy)■)拥有优良的电致化学发光(ECL)性能,但其较好的水溶性使其固载面临巨大问题。该文制备了Pt纳米粒子与Ru(bpy)■的复合物(Pt NPs-Ru),将其修饰于电极并进一步固载葡萄糖氧化酶(GOx)制得传感器。基于H2O2对Ru(bpy)■-三乙胺体系ECL信号的猝灭作用,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其在GOx的催化下原位产生的H2O2量增多,导致ECL信号逐渐减弱,从而实现葡萄糖的检测。ECL强度与葡萄糖浓度的对数在1.0×10-8~5.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5.2×10-9 mol/L。传感器具有好的稳定性和高的选择性。Pt NPs-Ru复合物为ECL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良好平台,为葡萄糖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ECL) 葡萄糖 生物传感器 Ru(b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