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入住老人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丹 张慧兰 +3 位作者 顾春燕 杨强 郑文红 罗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11-14,59,共5页
目的深入分析重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的托老科入住老人的真实生活体验,为新型养老模式的建立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主城区3所已开办托老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8名入住老人... 目的深入分析重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的托老科入住老人的真实生活体验,为新型养老模式的建立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主城区3所已开办托老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8名入住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重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入住老人的生活体验可归纳为6个主题,即安全与信任、满足与欣慰、同情与理解、独立与适应、抱怨与无奈、担心与忧虑。结论托老科老人在医疗保障、亲情慰藉方面得到较大满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置托老科的养老模式发展前景良好,但环境限制、社会心理服务缺失等方面的不足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养老模式 生活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整合照料理念体现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月 徐霞 +2 位作者 顾春燕 杨强 罗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0-74,共5页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通过2轮23名专家函询,以确立指标体系,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包括服务组织的专业性、跨专业服务团队的联合...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通过2轮23名专家函询,以确立指标体系,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包括服务组织的专业性、跨专业服务团队的联合性、服务条件的完备性、服务内容的全面性、资源整合的完善性共5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63项三级指标,具备较好信效度。结论指标体系构建中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真实可靠。通过科学性的验证,可为社区提供一个科学、客观且实用性强的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照料 DELPHI法 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 指标体系 信效度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社区养老方式中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月 徐霞 +5 位作者 杨强 顾春燕 旷丽 邹思邑 罗海琼 罗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81-84,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养老模式和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中整合照料理念的体现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调查表,对214名托老科入住老人和244名社区居家老人进行调查。结果托... 目的了解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养老模式和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中整合照料理念的体现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调查表,对214名托老科入住老人和244名社区居家老人进行调查。结果托老科入住老人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得分显著高于社区居家老人(均P<0.01)。自评健康状况为两种养老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共同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托老科养老能更好体现整合照料理念,但资源整合功能尚需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托老科 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 整合照料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脑卒中预防康复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锦 柏杨 +7 位作者 李燕 谭嘉文 廖通权 陶惠 吴玉林 杨晓 刘燕 郝宏恕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2-86,共5页
目的调查家庭医生服务现状、脑卒中预防和康复胜任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重庆市某区125名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脑卒中知识培训效果及预防和康复胜任力。结果家庭医生脑卒中... 目的调查家庭医生服务现状、脑卒中预防和康复胜任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重庆市某区125名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脑卒中知识培训效果及预防和康复胜任力。结果家庭医生脑卒中预防和康复工作胜任力自评得分为(3.32±0.84)分。家庭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平均月收入、每日门诊服务人数、到上级医院进修、掌握脑卒中快速识别方法、曾帮助辖区居民转诊和接收过脑卒中康复患者经验者,对脑卒中预防和康复胜任力自评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家庭医生职称、每日门诊服务人数、到上级医院进修、快速识别脑卒中是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进修学习、教育培训和实践训练是提高家庭医生工作胜任力的关键。上级医疗机构可构建医疗联合体单病种全链式MDT管理模式,设置系列应用型课程,建立组合式签约服务模式,采用“团队帮扶社区、科室结对互助、专业研讨合作”的管理方法进行全面帮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脑卒中 胜任力 签约服务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