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城市农村儿童肥胖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秦怡玲 熊丰 +8 位作者 赵勇 朱岷 罗雁红 王付丽 曾燕 吴利平 马勤香 杨彬 张亚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7-832,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及肥胖相关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86所城乡中小学校共77 411名学龄儿童,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再从中抽取2所城市...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及肥胖相关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86所城乡中小学校共77 411名学龄儿童,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再从中抽取2所城市学校和3所农村学校共4 400名儿童行肥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按照BMI法判定肥胖,将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设为肥胖组和对照组,对儿童肥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肥胖危险因素城乡差异。结果:(1)重庆地区学龄儿童总体肥胖率8.23%,城市9.70%,农村5.32%,城市高于农村(P<0.000 1)。(2)肥胖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13个因素与城市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肉食、油炸食品、饮料、零食摄入频率,母亲吸烟及肥胖家族史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蔬菜摄入频率及补充维生素是保护因素;共8个因素与农村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频率,父母BMI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3)城市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奶制品摄入频率高于农村,母亲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家族肥胖史比例高于农村,母乳喂养率低于农村(P<0.05)。结论:重庆地区儿童肥胖率城市高于农村,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母亲吸烟、母孕期营养、6月龄前喂养方式、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及肥胖家族史。控制儿童肥胖城市重点应倡导母孕期戒烟,加强母乳喂养,控制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农村儿童肥胖率虽低于城市,但增速大于城市,应改善儿童饮食方式,控制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预防儿童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率 影响因素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7~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组分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嫣嫣 熊丰 +7 位作者 张亚妮 杨彬 林琴 朱岷 曾燕 罗雁红 宋萃 朱高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9-1075,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7~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组分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5所中小学7~16岁在校生共4481名进行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重庆市7~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组分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5所中小学7~16岁在校生共4481名进行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按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法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对各代谢指标进行分析,对MS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MS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结果:(1)重庆地区7~16岁儿童青少年总超重率9.8%,其中男生12.0%,女生7.4%。总肥胖率5.4%,其中男生7.3%,女生3.4%。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P〈0.05)。(2)随着BMI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围有升高的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降低趋势(P〈0.05)。(3)MS总体检出率为0.45%。肥胖组MS的患病率(6.9%)明显高于超重组(0.5%)和正常组(0.0%)(P〈0.05),且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P〈0.05)。肥胖儿童MS出现单项异常的检出率依次为高腰围(37.9%)、高甘油三酯(22.7%)、低高密度脂蛋白(19.7%)、高非高密度脂蛋白(7.4%)、高血压(4.4%)、高空腹血浆葡萄糖(2.0%)。(4)MS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因素与MS相关:腰围、每次肉类摄入量、高血脂家族史均与M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男生高腰围、每次肉类摄入量≥3两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结论:MS组分异常已在重庆地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中发生。高腰围、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是重庆肥胖儿童最常见的代谢异常,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肥胖 代谢综合征 组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围、腰围/身高比值和腰臀比与儿童青少年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国梅 熊丰 +5 位作者 曾燕 王栋钢 龙春丽 蒋运春 张亚妮 张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与血压的相关性,明确各指标对血压的影响大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重庆市2003~2004年主城区9所中学和15所小学,12个年级5~17岁的学生7326名(男3603名,女3723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 目的:探讨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与血压的相关性,明确各指标对血压的影响大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重庆市2003~2004年主城区9所中学和15所小学,12个年级5~17岁的学生7326名(男3603名,女3723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值及腰臀比。血压与各人体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男童的血压异常率为4.61%,女童为3.06%,总体人群的异常率为3.86%。偏相关分析显示:腰围、腰围/身高比值与血压独立正相关,且腰围的正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腰围/身高比值,而腰臀比相关性稍差。以腰围≥90百分位,腰围/身高比值≥0.5,腰臀比女童≥0.85,男童≥0.90为异常,男女童腰围、腰围/身高比值异常组的血压均值明显高于腰围、腰围/身高比值正常组的值。腰臀比正常和异常组之间的血压均值差距较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示:年龄、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均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因素。腰围、腰围/身高比值的影响较腰臀比大,其中腰围影响最大。校正的OR值显示男女童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值异常者血压异常的风险是正常者的6~7倍,明显高于腰臀比的风险。结论:腰围、腰围/身高比值与血压的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是预测血压水平变化的较好指标。其中腰围预测性最好,其次为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的预测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腰围 腰围/身高比值 腰臀比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