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1
作者 李俊水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35-39,共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外语教学的实践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多重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向,包括构建项目信息卡、创新多...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外语教学的实践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多重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向,包括构建项目信息卡、创新多模态语料素材、技术赋能多维活动、巧用课堂展示等四个环节,旨在为项目式学习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从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项目式学习 高中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思想对新时期教育的影响——评《家庭教育指南》 被引量:1
2
作者 唐鉴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推陈出新。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家长将孩子“塞”进学校,认为只需要提供... 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推陈出新。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家长将孩子“塞”进学校,认为只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陪伴、作业校正等就可以发挥家庭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引导效能。事实上,作为孩子初接触系统教育的引导载体,家庭教育是否精准有效,将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是否能被有效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内驱力 教学引导 家庭教育思想 一朵云 雅斯贝尔斯 新时期教育 西奥多 有效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A和EE2在PA微塑料上竞争吸附的位点能量 被引量:5
3
作者 蒋晖 刘秀丽 +5 位作者 孙姣霞 胡莺 周金山 刘欣 陈松 蔡文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736-5746,共11页
为研究微塑料上雌激素共存的吸附行为,以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微塑料聚酰胺(PA)为吸附剂,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二者在单溶质和双溶质体系下的吸附性能,基于位点能量分布理论进一步剖析二者在PA微塑料上的的... 为研究微塑料上雌激素共存的吸附行为,以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微塑料聚酰胺(PA)为吸附剂,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二者在单溶质和双溶质体系下的吸附性能,基于位点能量分布理论进一步剖析二者在PA微塑料上的的吸附特性.同时,采用X射线光谱(XPS)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前后的PA微塑料进行表征,探究其可能存在的吸附机理.等温吸附拟合结果及XPS、FTIR的表征结果表明BPA和EE2及二者混合溶液在PA上的吸附属于非均质吸附,疏水分配及氢键作用为主要的吸附机制.位点能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浓度(1~4mg/L)条件下,BPA吸附位点主要分布于高能量区;单溶质体系的EE2吸附位点主要集中于低能量区.双溶质体系下,相同浓度的两种物质位点分布函数均随着位点能量的增大而呈指数降低,BPA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吸附位点分布更集中.两种体系相比较,BPA平均位点能量和位点能量非均质性分别增加了0.749%和2.483%,吸附位点数量减少了10.852%;双溶质体系下EE2平均位点能量降低0.813%,位点能量非均质性增加1.870%,吸附位点数量增加42.429%.双酚A和EE2在PA微塑料上的竞争吸附中,EE2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特征 位点能量分布 EE2 双酚A 微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实践育人目标的天文观测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以2020年日环食观测为例
4
作者 张文革 陈道华 +1 位作者 朱郴静 谢凯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4-47,共4页
实践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途径之一,天文观测课程是一项实践课程,有着较强的育人功能。本文以2020年6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为契机,通过天文观测活动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与创新合作意识,落实实践育人目标。
关键词 实践育人 天文观测活动 课程开发与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文化生态阐释:内涵、困境与方略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岫儒 柴娇 +1 位作者 马连骄 姜禹臣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107,共6页
为发挥东北地区冰雪运动的特色和优势,传扬中国冰雪精神,推动东北依托冰雪行业的发展崛起,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冰雪运动及发展,探寻激活东北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生命的策略。研究认为:东北冰雪运动产业在... 为发挥东北地区冰雪运动的特色和优势,传扬中国冰雪精神,推动东北依托冰雪行业的发展崛起,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冰雪运动及发展,探寻激活东北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生命的策略。研究认为:东北冰雪运动产业在自然资源、民俗特色、产业根基方面的发展优势决定了其必将进入中华民族的记忆中,而在源发性动力、地区发展协调性、产业发展空间缩小等方面的问题也使东北冰雪运动产业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据此提出破解东北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困境的方略:从冰雪运动文化建设、大众冰雪运动普及、产业结构升级3个维度,探寻实现我国传统冰雪运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冰雪运动产业 文化阐释 文化生态 文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课教学的实施原则——谈谈“弧度制”的教学 被引量:2
6
作者 傅远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0-91,共2页
教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构建数学知识结构、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概念课的教学应力求暴露概念的产生过程和背景,并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理解的同... 教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构建数学知识结构、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概念课的教学应力求暴露概念的产生过程和背景,并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理解的同时强化对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增强数学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课 实施原则 弧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易卜生式的英雄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习艺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20-25,共6页
易卜生除社会问题剧之外的大量剧作,还远远没有被人们所了解,就是在学术界也少有问津者;而在谈到社会问题剧时,人们也大都只是谈其社会批判意义。因此,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易卜生。对易卜生式的英雄进行研究,以期从新的角度加深... 易卜生除社会问题剧之外的大量剧作,还远远没有被人们所了解,就是在学术界也少有问津者;而在谈到社会问题剧时,人们也大都只是谈其社会批判意义。因此,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易卜生。对易卜生式的英雄进行研究,以期从新的角度加深对易卜生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式 英雄 戏剧 人物形象 挪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特色课程:学科文化与学校特色的深度融合
8
作者 庞梅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15,共2页
以数学特色课程实践为例,呈现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在学科文化与特色建设深度融合方面的探索。学校将数学思维与国防教育、未来教育、科技教育融合,促进特色学科及其课程建设。包括以"教育数学"为灵魂,基于学科本质重构学科课程,... 以数学特色课程实践为例,呈现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在学科文化与特色建设深度融合方面的探索。学校将数学思维与国防教育、未来教育、科技教育融合,促进特色学科及其课程建设。包括以"教育数学"为灵魂,基于学科本质重构学科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借力"未来教育"理念,推进"面向未来"的学科文化,养成学生未来眼光;渗透国防教育内容,提升特色学科教育境界,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教育 特色课程 “教育数学” 核心素养 国防教育 未来教育 “双平台”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协同视角下英文小说多轮续写教学实践研究
9
作者 胡歆玥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43,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心理语言学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理解与产出轮流交互,大脑内部会在各个层面(情境模式、语音、词汇、句法、语义、情感等)发生协同(Pickering&Garrod,2004)。协同效应越强,外语学习效果越佳(王初明,2012)。读后... 一、问题的提出心理语言学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理解与产出轮流交互,大脑内部会在各个层面(情境模式、语音、词汇、句法、语义、情感等)发生协同(Pickering&Garrod,2004)。协同效应越强,外语学习效果越佳(王初明,2012)。读后续写作为高考题型之一,充分利用语言输入与输出间的互动,产生协同效应,促进英语学习。但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读后续写方面的教学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阅读文本碎片化,平常训练多采用切片式的文本;忽略了文本分析,偏重写作中的语言和句型运用多;评价方式单一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文本 教学实践研究 英文小说 心理语言学 语言输入与输出 情境模式 语言理解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