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型生态修复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蒋光毅 汪三树 +2 位作者 郭宏忠 蒋平 史东梅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5年第1期61-64,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市生产建设项目类型和数量大幅度增加,各种生产建设项目的弃土弃渣是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地貌单元,本文对重庆市各种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条件、修复原理和典型修复模式设计进行了研究。认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市生产建设项目类型和数量大幅度增加,各种生产建设项目的弃土弃渣是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地貌单元,本文对重庆市各种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条件、修复原理和典型修复模式设计进行了研究。认为:1重庆市良好的光热和降雨条件为弃渣场生态修复提供了基本自然环境条件,较快的母岩风化速率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弃渣场生态修复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养分和种质资源。2弃渣场水土保持型生态修复应坚持以近自然修复为目标,以乡土植被为主要建群物种,以渣顶和坡面为主要地貌单元,以堆放完成期为重点修复时期的基本原理。3设计了土质沟道弃渣场、石质坡面弃渣场和土石质河滩地弃渣场三种不同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可为重庆市弃渣场水土保持型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和部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场 生态修复模式 水土保持型 生产建设项目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工程堆积体边坡模拟径流侵蚀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丁文斌 李叶鑫 +3 位作者 史东梅 蒋光毅 汪三树 蒋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8-569,共12页
基于对重庆市城镇建设中工程堆积体野外调查结果,选择广泛存在的紫色土和黄沙壤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土石比及坡度的工程堆积体边坡径流侵蚀过程。结果表明:(1)工程堆积体土壤入渗率随冲刷过... 基于对重庆市城镇建设中工程堆积体野外调查结果,选择广泛存在的紫色土和黄沙壤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土石比及坡度的工程堆积体边坡径流侵蚀过程。结果表明:(1)工程堆积体土壤入渗率随冲刷过程呈先快速减小、后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且波动幅度大小随冲刷流量的不同出现差异,下垫面稳定入渗率均在0.4~1.7 mm min^(-1)之间。(2)不同下垫面堆积体产流率随冲刷时间均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谷峰交织变化趋势且随放水流量增大而显著增强;在相同放水流量时,黄沙壤堆积体平均产流率最大可为紫色土堆积体的1.89倍。(3)不同下垫面堆积体径流含沙量随冲刷时间呈先增加后稳定的波动趋势;径流含沙量在不同流量条件下介于0.21~1278.49 g L^(-1);冲刷过程中坡面面蚀向沟蚀的转化对径流含沙量有显著影响,最大可增加13.73倍;堆积体坡面侵蚀过程存在突变期、活跃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细沟发生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对产沙量波动贡献率最大。(4)工程堆积体在不同放水流量条件下侵蚀泥沙颗粒粒径分布差异性明显,紫色土堆积体最大侵蚀泥沙颗粒均大于黄沙壤堆积体。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城镇建设工程堆积体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和植被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入渗 工程堆积体 边坡 径流侵蚀 岩土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拱坝坝基深槽软弱带处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智 宋莉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42-144,共3页
某拱坝坝基下部局部存在的深槽软弱带不论是强度还是防渗等方面均无法满足规范对建基面处理的要求,若不进行可靠处置,将给大坝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拱坝坝基深槽上部设置拱坝垫座及挖除深槽回填混凝土两种处... 某拱坝坝基下部局部存在的深槽软弱带不论是强度还是防渗等方面均无法满足规范对建基面处理的要求,若不进行可靠处置,将给大坝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拱坝坝基深槽上部设置拱坝垫座及挖除深槽回填混凝土两种处理措施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深槽回填混凝土的处理效果要优于设置垫座;对于设置垫座,混凝土垫座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浆砌石垫座,且以垫座厚度为0.4倍深槽宽度为经济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处理 垫座 回填混凝土 三维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