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保护区重庆段鱼类重要栖息地水环境及鱼类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燕 李锋 +2 位作者 张闯 王维 段聪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5-301,共7页
为探究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重庆段鱼类重要栖息地(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的水环境及鱼类分布特征,本研究分别于2021年冬季(越冬期)、2022年夏季(产卵期)、2022年秋季(索饵期)在保护区重庆段设... 为探究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重庆段鱼类重要栖息地(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的水环境及鱼类分布特征,本研究分别于2021年冬季(越冬期)、2022年夏季(产卵期)、2022年秋季(索饵期)在保护区重庆段设置羊石(S_(1))、松溉(S_(2))、白沙(S_(3))、油溪-龙华(S_(4))、江津城区(S_(5))、珞璜(S_(6))等6个调查江段,开展3次水声学调查并分析各江段的水质状况。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3次探测鱼类的平均密度相差不大,分别为0.584、0.590、0.595 ind./m^(2),所探测的重要栖息地以古家沱、丁家沱、江口、王家沱等产卵场鱼类分布较多。鱼类密度在不同江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表现为下游高于上游;重要栖息地鱼类密度在不同江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不同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且整体明显大于非重要栖息地。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上、下游水质差异不明显,7个水质指标中除总氮外其余指标均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符合渔业水质要求。综上,保护区重庆段鱼类重要栖息地水质状况良好,能满足鱼类生长繁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保护区 鱼类栖息地 水声学 水环境 鱼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常见水产动物病害及防治情况
2
作者 刘德露 邓婷 +1 位作者 王刘永 郭海燕 《科学养鱼》 2024年第5期57-59,共3页
由于重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境内山地面积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仅占2%),其水产养殖一般以池塘养殖为主,小水面高密度的养殖方式使得水产动物疾病频发,但目前重庆地区的水产动物病害调查仍然是一个空白。为此2023年开展了重庆市... 由于重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境内山地面积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仅占2%),其水产养殖一般以池塘养殖为主,小水面高密度的养殖方式使得水产动物疾病频发,但目前重庆地区的水产动物病害调查仍然是一个空白。为此2023年开展了重庆市辖区内水产动物病害及防治情况调查,了解重庆地区水产动物病害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情况,以期能指导重庆地区渔业生产者有效地防治鱼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池塘养殖 养殖方式 水产动物疾病 重庆地区 危害及防治 地理环境 渔业生产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生态冰温无水保活技术研究
3
作者 晏中能 张一博 +2 位作者 但言 陈元坤 刘真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78-80,共3页
大口黑鲈原产美国,引入我国后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区均有养殖,因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采用鲜鱼加工后要比冷冻鱼鲜美得多,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因此水产品活运技术的革新正日益吸引研究者... 大口黑鲈原产美国,引入我国后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区均有养殖,因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采用鲜鱼加工后要比冷冻鱼鲜美得多,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因此水产品活运技术的革新正日益吸引研究者的关注。传统活鱼运输方法高度依赖于水体环境,这一过程中不仅需消耗大量水资源,增加了运输的复杂性,而且因鱼呼吸作用与排泄活动的持续进行,易导致水质迅速恶化,进而对鱼的生存状态构成威胁,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造成了运输成本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成本 活鱼运输 大口黑鲈 水体环境 呼吸作用 营养价值 水产品 生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本土黄鳝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4
作者 张闯 符鹏 +2 位作者 李双 但言 郭海燕 《科学养鱼》 2023年第2期20-21,共2页
重庆作为美食之都,黄鳝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广受欢迎,消费需求非常大。由于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以及本土黄鳝全人工繁殖技术尚未突破,导致人工养殖规模和产量较小。2021年重庆市黄鳝产量只有789吨,在全国排名第7位,完全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重庆作为美食之都,黄鳝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广受欢迎,消费需求非常大。由于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以及本土黄鳝全人工繁殖技术尚未突破,导致人工养殖规模和产量较小。2021年重庆市黄鳝产量只有789吨,在全国排名第7位,完全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市场大部分由湖北、江西、安徽等地供应,导致黄鳝价格过高。为了解决重庆黄鳝养殖苗种供应量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需求 苗种供应 过度捕捞 百姓日常生活 黄鳝养殖 人工养殖 野生资源 价格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斑副沙鳅幼鱼周年生长特性研究
5
作者 王淘 符鹏 +3 位作者 彭飞 王永明 周龙 谢碧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明花斑副沙鳅幼鱼的生长规律,揭示其周年生长特性,为花斑副沙鳅养殖和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月龄人工繁殖的花斑副沙鳅幼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天平秤测量其体长、全长和体质量等周年生长数据并进行... 【目的】探明花斑副沙鳅幼鱼的生长规律,揭示其周年生长特性,为花斑副沙鳅养殖和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月龄人工繁殖的花斑副沙鳅幼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天平秤测量其体长、全长和体质量等周年生长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花斑副沙鳅幼鱼周年平均体质量由0.47 g/尾增至2.12 g/尾,增幅为351.06%;平均体长由30.30 mm增至55.70 mm,增幅为83.83%。体质量变异系数为10.75%~30.56%;体长变异系数为6.77%~12.30%。周年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为-0.35%/d~0.43%/d,体长特定生长率为1.28%/d~1.71%/d;肥满度为0.98~1.97。花斑副沙鳅幼鱼体质量全年均呈增长趋势,在水温月均值大于18℃时(3—8月),其体质量增长较快,增幅较大;在水温月均值小于18℃时(9月至翌年3月),其体质量增长趋势相对缓和,增幅较小;体长与体质量的拟合方程为y=0.0319x^(2.3004),异速生长系数(b)为2.3004;全长与体长的拟合方程为y=1.4553x^(0.8773),异速生长系数(b)为0.8773。【结论】花斑副沙鳅幼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属负异速增长类型,可根据其周年生长规律,分阶段和分季节优化投喂策略,促进其营养供给和快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副沙鳅 幼鱼 人工养殖 生长特性 特定生长率 异速生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鳞鲃在重庆地区的内塘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海燕 朱杰 +1 位作者 蒋伟 李双 《科学养鱼》 2019年第12期36-38,共3页
大鳞鲃(Barbus capito)具有肉质鲜美、集群性好、易驯化、抗逆性强,耐盐碱、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征,其养殖技术易掌握,经济效益较好,水质要求不高,是值得推广的优质养殖鱼类。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摸索实验,攻克了大鳞鲃在重... 大鳞鲃(Barbus capito)具有肉质鲜美、集群性好、易驯化、抗逆性强,耐盐碱、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征,其养殖技术易掌握,经济效益较好,水质要求不高,是值得推广的优质养殖鱼类。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摸索实验,攻克了大鳞鲃在重庆地区的人工繁殖和内塘养殖技术,并在重庆地区展开示范推广工作。一、大鳞鲃的人工繁殖技术大鳞鲃的产卵池和孵化场与“四大家鱼”的产卵池和孵化场可以通用,选择体质健壮、行动敏捷、无病无伤的性成熟个体(4~5龄)作为亲鱼,雌雄比例1∶1(人工催产,自然产卵)或(2~3)∶1(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催产温度18~23℃,催产药物包括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和地欧酮(D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推广工作 产卵池 人工催产 自然产卵 优良特征 养殖鱼类 雌雄比例 集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皓迪 马卉佳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258-263,268,共7页
鳜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业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随着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活饵料鱼生产问题的解决,鳜鱼养殖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 鳜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业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随着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活饵料鱼生产问题的解决,鳜鱼养殖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特点。自2016年以来,我国鳜鱼养殖年产量均在30万t以上,产值超过200亿元。但由于鳜鱼驯化和饲料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目前采用配合饲料养殖的比例不高。文章综述了鳜鱼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碳水化合物和益生菌的适宜添加量及其饲料的研究进展,可为鳜鱼配合饲料的开发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营养需求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Zn^(2+)、Cd^(2+)对厚颌鲂幼鱼的联合致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程霄玲 郑永华 +2 位作者 唐洪玉 金素雅 谢全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9,共6页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 mg/L、0.38 mg/L、0.27 mg/L、0.23 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 mg/L、8.34 mg/L、6.36 mg/L、4.44 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 mg/L、17.56 mg/L、15.33 mg/L、14.62 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 mg/L、0.849 mg/L、3.372 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 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Zn2+ Cd2+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 幼鱼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在鲫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郭海燕 马跃岗 +3 位作者 陈元坤 张其中 毛秀立 孙力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50,共5页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和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25.4±0.3)℃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单次给鲫肌肉注射诺氟沙星后,药物几乎在瞬间吸收,0...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和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25.4±0.3)℃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单次给鲫肌肉注射诺氟沙星后,药物几乎在瞬间吸收,0.0333 h时血液中达到6.6708μg/mL,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t1/2β、AUC和C l(s)分别为:0.4231 h、9.1613 h、17.8619μg.h/mL和0.5727 L/(kg.h)。在(23±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多次连续5 d混饲后,鲫停药后第8天肌肉、血清和肝脏中未检测到药物,此时肾脏中药物浓度已降到(0.0463±0.0134)μg/g,低于0.05μg/g。建议在(23±1)℃水温条件下,按每千克体重10 mg的剂量连续5 d混饲给鲫诺氟沙星,休药期至少为最后一次给药后的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Carassius auratus) 诺氟沙星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动力学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萍 谢全志 +3 位作者 李品武 侯渝嘉 胡翔 林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从茶树的生态环境、生长季节、新梢叶位、肥培管理以及品种间等方面进行茶树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园生态环境、季节变化、光照、温度是影响茶树化感物质产生的主要环境因子;化感物质有向新梢顶端富积的特点;茶园土壤中积累的化... 从茶树的生态环境、生长季节、新梢叶位、肥培管理以及品种间等方面进行茶树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园生态环境、季节变化、光照、温度是影响茶树化感物质产生的主要环境因子;化感物质有向新梢顶端富积的特点;茶园土壤中积累的化感物质对茶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茶树品种间不同的遗传基因,导致化感物质含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环境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重庆岩原鲤人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岳华梅 阮瑞 +4 位作者 曹宏 周莉 蒋伟 李双 李创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6-850,共5页
为研究重庆市长寿和涪陵地区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CR扩增获得175尾岩原鲤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部分序列片段。对其中692 bp序列分析共发现11个单倍型,其中Hap1为主要单倍型,占总样本... 为研究重庆市长寿和涪陵地区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CR扩增获得175尾岩原鲤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部分序列片段。对其中692 bp序列分析共发现11个单倍型,其中Hap1为主要单倍型,占总样本的76.57%。单倍型Hap10演化速率较快,并且与单倍型Hap6遗传距离最远。长寿及涪陵地区岩原鲤人工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4100±0.0550和0.3970±0.0820,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13±0.0003和0.0013±0.0004。通过与长江上游江段野生群体(苍溪江段、合江江段、木洞江段、通江江段、万州江段、武隆江段、习水河和唐河)及北碚区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发现岩原鲤长寿及涪陵地区人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野生群体,但略高于北碚人工养殖群体。为保持岩原鲤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应尽量选择遗传距离较远的亲本进行配对,并定期补充不同遗传背景的个体作为后备亲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人工养殖群体 岩原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和残留规律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海燕 马跃岗 +1 位作者 朱林 张其中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41,共8页
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中普遍使用的高效抗感染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概述了国内外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包括检测方... 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中普遍使用的高效抗感染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概述了国内外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包括检测方法、模型研究、药物动力学(吸收、分布和消除)、生物利用度和残留消除规律等的研究情况,并总结分析了生理差异、药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其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 水产动物 药动学 残留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身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刘永 刘德露 +1 位作者 邓婷 郭海燕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9,共9页
为探究瘦身养殖模式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比较了对照鱼和经8个月瘦身养殖后的瘦身鱼的形体数据、质构特性、一般营养成分、异味物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等指标。结果显示,瘦身鱼肥满度、脏体指数、肝体指... 为探究瘦身养殖模式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比较了对照鱼和经8个月瘦身养殖后的瘦身鱼的形体数据、质构特性、一般营养成分、异味物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等指标。结果显示,瘦身鱼肥满度、脏体指数、肝体指数及腹脂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鱼(P<0.05);瘦身鱼肌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和剪切力均显著大于对照鱼(P<0.05);瘦身鱼肌肉中粗脂肪和粗蛋白显著低于对照鱼(P<0.05),灰分与对照鱼无显著差异(P>0.05),但水分显著高于对照鱼(P<0.05);瘦身鱼和对照鱼肌肉中均未检出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茨醇(2-MIB);瘦身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及鲜味氨基酸总量(TDAA)均显著高于对照鱼(P<0.05);瘦身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 PUFA、n-6 PUFA、EPA和DHA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鱼(P<0.05)。研究表明,瘦身养殖模式能有效改善草鱼体型,提高其肌肉品质。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草鱼瘦身养殖模式的探索提供基础资料,为养殖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身鱼 养殖模式 肌肉品质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残留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海燕 张其中 《水产养殖》 CAS 2009年第10期24-26,共3页
研究了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残留消除情况。结果显示: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连续5d混饲给药后,停药后第12天在草鱼肌肉中未检测到药物,此时血清、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分别降为(0.0287±0.0015)μg/mL、(0... 研究了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残留消除情况。结果显示: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连续5d混饲给药后,停药后第12天在草鱼肌肉中未检测到药物,此时血清、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分别降为(0.0287±0.0015)μg/mL、(0.0181±0.0042)μg/g和(0.0369±0.0037)μg/g,均低于0.05μg/mL或0.05μg/g。因此初步建议在(19±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连续5 d混饲给草鱼诺氟沙星,休药期至少为最后一次给药后的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诺氟沙星 体内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合川段秋季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但言 沈子伟 +3 位作者 余凤琴 张闯 倪朝辉 黎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共6页
为了解嘉陵江合川段秋季微生物多样性,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了2017年9月嘉陵江合川段利泽、渠江口、涪江口、草街4个监测点水样和底泥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种类结构。结果显示:河流上下游水体中微生物物种组成相似、有延续性,利... 为了解嘉陵江合川段秋季微生物多样性,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了2017年9月嘉陵江合川段利泽、渠江口、涪江口、草街4个监测点水样和底泥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种类结构。结果显示:河流上下游水体中微生物物种组成相似、有延续性,利泽和涪江口,渠江口和草街水体中微生物组成均呈现相似;底泥中微生物组成与小区域水文环境相关,涪江口和渠江口水文环境相似,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呈现相似;缓流环境更适应微生物生存繁殖,处于监测尾端的草街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环境影响因子中总磷、总氮和pH对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表现出较大影响;水体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较为丰富,显示该水域有富营养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水体 底泥 微生物结构 16S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重庆段水体富营养化及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燕 但言 +3 位作者 王恕桥 余凤琴 张闯 沈子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9-2074,共6页
【目的】通过监测嘉陵江重庆段的水体和底泥,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现状、重金属元素污染现状,底泥重金属元素污染现状。【方法】在嘉陵江重庆段设置4个监测点,在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分别采样两次,水体监测指标包括总磷(TP)、总氮(TN)、... 【目的】通过监测嘉陵江重庆段的水体和底泥,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现状、重金属元素污染现状,底泥重金属元素污染现状。【方法】在嘉陵江重庆段设置4个监测点,在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分别采样两次,水体监测指标包括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pH等;重金属元素监测指标包括铜、砷、铅、镉、汞、锌。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判定水质的类别,用卡尔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水体的富营养状态,用氮磷比值判定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采用地质积累指数(Igeo)对底泥重金属富积程度进行量化评价。【结果】嘉陵江重庆段枯水期水体水质在Ⅲ~Ⅴ类水之间,丰水期在Ⅲ~Ⅳ类水之间;处于中营养等级,但部分监测点已处于或接近轻度富营养等级。水体受重金属元素污染较小,除Hg是潜在的污染物质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均能达到Ⅰ级地表水要求,并满足中国渔业水质标准(1989年)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年)的要求。重金属元素变化幅度底泥比水体大;As、Cd的Igeo在0~2范围内,存在轻度污染,Zn、Hg、Cu几乎没有污染。【结论】嘉陵江重庆段水质在Ⅲ~Ⅴ类之间,富营养程度在中营养至轻度富营养之间,水体受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较小,底泥一定程度受到重金属元素镉、砷、铅的污染,限制浮游植物的营养因子主要是磷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水体 富营养化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但言 余凤琴 +4 位作者 李双 陈元坤 陈红霖 李燕 王恕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98-2802,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方法】在大口黑鲈9个不同生长阶段(5、6、7、9、10、12、14、15、16月龄)采集肠道黏膜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方法】在大口黑鲈9个不同生长阶段(5、6、7、9、10、12、14、15、16月龄)采集肠道黏膜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分析。【结果】大口黑鲈生长前期OTU数量、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生长中后期,在6月龄均为最大;在各生长阶段微生物相对丰度大于2%的有9门17属,优势菌群有差异;随着生长阶段的推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生长前中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随后上下波动;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在生长前中期呈现降低的趋势,在中后期升高,随后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前中期呈现降低的趋势,随后上下波动;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在整个生长阶段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后期丰度大幅度提高;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呈现前期升高后升高—降低交替变化的趋势。支原体属(Mycoplasma)所占比例在前期升高,中期降低,后期降低—升高交替变化;不同生长阶段的肠道微生物丰度差异标记类群存在一定的差异,生长前期主要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栖热菌门(Thermi)、披毛菌科(Gallionellaceae),中期主要为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假单胞细菌科(Pseudomonadaceae)。【结论】大口黑鲈不同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存在差异。在养殖过程中有可能通过精准利用微生态试剂来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肠道微生物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可食部分拟除虫菊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燕 王小寒 +1 位作者 谢勇 尹科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0-1394,共5页
建立了高效气相色谱仪检测水产品可食部分(肌肉和头)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正已烷萃取、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正已烷定容,63Ni-ECD检测,外标法定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在0.0005~0.5... 建立了高效气相色谱仪检测水产品可食部分(肌肉和头)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正已烷萃取、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正已烷定容,63Ni-ECD检测,外标法定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在0.0005~0.5mg·kg-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2,0.9991;在0.004~0.2 mg·kg-1添加浓度水平上,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26%~107.73%,84.15%~100.21%和79.27%~106.7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46%~10.57%,1.63%~5.57%和0.92%~5.86%。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72、0.72、0.66μg·kg-1;定量限分别为2.4、2.4、2.2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水产品 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 溴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大口鲶消化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文 杨思华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21,共3页
对南方大口鲶消化酶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消化系统中,胃pH值为5.5-6.5,前肠pH值6.5-7.0,中肠pH值7.0-7.5,后肠pH值7.0-7.5,胆汁pH值6.5-7.0;不同组织蛋白酶活力强弱顺序为: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淀粉酶活力强弱顺序为:肝胰〉... 对南方大口鲶消化酶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消化系统中,胃pH值为5.5-6.5,前肠pH值6.5-7.0,中肠pH值7.0-7.5,后肠pH值7.0-7.5,胆汁pH值6.5-7.0;不同组织蛋白酶活力强弱顺序为: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淀粉酶活力强弱顺序为:肝胰〉前肠〉中肠〉胃〉后肠,单位体重蛋白酶活力有下降趋势,淀粉酶活力有增大趋势;肝胰、胃、肠蛋白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3℃、39℃、45℃,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9℃、41℃;肝胰、胃、肠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6.6、2.6、7.0;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6.2、5.0、7.0。根据南方大口鲶消化酶活力及最适pH值综合判定,南方大口鲶对动物性食物有较强的消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口鲶 消化酶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鲫养殖生物特性研究及养殖推广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伟 张峰 张闯 《植物医生》 2016年第9期48-49,共2页
鲫鱼全国各地均有养殖,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味美营养丰富并且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全国鲫鱼品种多、养殖生长有明显差异,杂交鲫鱼优于原种鲫鱼,但多数杂交鲫鱼体形与原产... 鲫鱼全国各地均有养殖,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味美营养丰富并且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全国鲫鱼品种多、养殖生长有明显差异,杂交鲫鱼优于原种鲫鱼,但多数杂交鲫鱼体形与原产鲫鱼有很大差异。江泓鲫是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努力杂交选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全国各地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平味甘 温胃 养殖生物 推广试验 人工配合 养殖密度 饲料蛋白质 湘云鲫 体色 池塘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