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VEST模型的重庆市“一带三屏”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继 杨世琦 +2 位作者 赵磊 冯介玲 陈艳英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80,共14页
生境质量是反映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区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一带三屏”为研究区,使用众数滤波处理土... 生境质量是反映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区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一带三屏”为研究区,使用众数滤波处理土地利用数据以提高其可靠性,基于InVEST模型计算生境质量并在像元尺度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行政和自然单元视角探究了2000-2020年研究区的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市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期间耕地大幅减少,大部分转换为林地。2)多年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为0.473,在空间分布上呈东北和东南高、西部低的格局,近2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3)大巴山区生态屏障多年平均生境质量指数最高(0.635);武陵山区(0.557)和大娄山区生态屏障(0.477)次之,其趋势有所下降;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最低(0.406),但总体趋势向好。4)生境质量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生态屏障,冷点区位于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和大娄山区生态屏障北部;生境质量变化量的显著性热点和冷点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反映了生态保护与环境破坏的两极分化。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三屏 生境质量 重庆市 InVEST模型 生态屏障 生态保护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子的重庆市林火风险评价
2
作者 陈艳英 游扬声 +1 位作者 杨茜 汪艳波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为了客观评价森林火灾对地形、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响应,为重庆森林防火及风险区划提供技术指导,该文以2000—2022年重庆市1206个历史林火点数据作为因变量,以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地表覆盖分类及路网距离等9种数据... 为了客观评价森林火灾对地形、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响应,为重庆森林防火及风险区划提供技术指导,该文以2000—2022年重庆市1206个历史林火点数据作为因变量,以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地表覆盖分类及路网距离等9种数据作为林火风险因子,首先建立分段函数,得到单因子林火风险概率;其次,基于CRITIC权重法计算各单因子林火风险概率的权重,经加权计算得到重庆市林火风险概率空间分布;最后,依据风险概率将重庆林火风险分为低、较低、较高、高和极高5个等级。结果表明:(1)在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地表覆盖及路网距离分类等9个因子中,林地、旱地及植被覆盖度对林火风险的贡献居前3位,坡度、高程及地形起伏度对林火风险的贡献偏低;(2)基于单因子林火风险概率加权后得到的重庆林火风险分级效果较好,检验结果表明,落在较高风险区及以上等级区域的林火占比为83%,落在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的林火分别占8.33%和8.67%;(3)重庆市林火风险与地形走势、土地利用及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林火的高风险区与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中低山林区附近,耕地、乡土路、住宅及墓地较近的林地周边区域,生产生活用火较多,易诱发林火,这些区域也属于高风险区域,低林火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非林区及山势陡峭的林区,另外建筑用地、水体及距离林地较远的水田、旱地等区域也属于林火低风险区。该研究成果可用来评估森林火灾风险的空间状态,为森林防火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风险 影响因子 风险概率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的重庆市水稻估产方法
3
作者 毕淼 詹培 +2 位作者 何永坤 范莉 张建平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3-904,共12页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准确预测其产量对粮食安全和农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ORYZA(V3)作物模型和MODIS遥感数据,建立了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的重庆市水稻估产模型。主要结论如下:使用水稻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对模型中的...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准确预测其产量对粮食安全和农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ORYZA(V3)作物模型和MODIS遥感数据,建立了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的重庆市水稻估产模型。主要结论如下:使用水稻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对模型中的作物参数进行校正,校正结果显示,模型对生育期的模拟误差低于5%,地上总生物量(WAGT)和穗生物量(WSO)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0.970,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低于22.0%,提高了模型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通过多参数组合下的叶面积指数(LAI)与水稻单产的回归分析,建立了在最优结合日期(日序182,7月1日)下的LAI与水稻单产的回归模型,据此完成对全市2023年水稻单产估算,平均准确率达到87%,总体效果较好,尤其是对重庆市西部、中部、东南部等水稻主产区的预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证实,将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农作物产量估算的精度,在作物的产量预测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作物模型 遥感估产 数据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3A/VIRR数据的重庆市干旱监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倪波顺 高阳华 +4 位作者 李月臣 杨世琦 唐云辉 刘灿 程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3-148,共6页
利用FY-3A/VIRR数据,基于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监测重庆市2011年盛夏干旱演变过程.利用全市150个土壤水分观测站点的数据和同期遥感反演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性相关;监测显示8月中下旬重庆市出现比较严重的干旱,特别是中部和... 利用FY-3A/VIRR数据,基于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监测重庆市2011年盛夏干旱演变过程.利用全市150个土壤水分观测站点的数据和同期遥感反演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性相关;监测显示8月中下旬重庆市出现比较严重的干旱,特别是中部和西南部重旱一直持续.结果表明,FY-3A/VIRR遥感反演数据能够客观反映重庆地区的干旱演变过程,可应用于干旱监测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A/VIRR 重庆 植被供水指数 干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地区域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25
5
作者 郑忠 高阳华 +3 位作者 杨庆媛 唐云辉 徐永进 陈艳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森林火灾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针对其风险预报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融合气象、地表覆盖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方式构建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是西南山地区域森林火险综合预报业务化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森林火灾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针对其风险预报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融合气象、地表覆盖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方式构建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是西南山地区域森林火险综合预报业务化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国家标准(GB/T 36743-2018),本文研究首先构建了重庆市森林火险气象风险预报模型。然后通过融合可燃物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方式,进一步构建重庆市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最后利用历史火点数据针对上述两类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森林火灾发生次数较多,且呈现出季节性规律;重庆市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仅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到地表覆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要素条件的共同影响;与森林火险气象风险预报结果相比,森林火险综合预报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更高的精细程度;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能有效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气象风险 综合风险 预报 西南山地区域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4A静止卫星的植被NPP估算及时空分布——以多云雨山区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继 范莉 +2 位作者 陈艳英 赵磊 冯介玲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搭载光学载荷的静止卫星因其具有高频观测的特性,在缺乏有效光学数据的多云雨地区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至今利用静止卫星在我国西南多云雨山区开展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的监测评估还十分缺乏。以重庆市为... 搭载光学载荷的静止卫星因其具有高频观测的特性,在缺乏有效光学数据的多云雨地区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至今利用静止卫星在我国西南多云雨山区开展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的监测评估还十分缺乏。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基于FY4A静止卫星数据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ANUSPLIN软件插值的气象栅格数据,使用CASA模型估算了2021年植被NPP,并分析其时空分布。FY4A-NDVI与MODIS-NDVI的验证结果表明,二者的时空一致性较好,为估算植被NPP提供了可靠的模型输入数据。FY4A-NPP与NMC-NPP、MODIS-NPP产品的验证结果均表现出较高的时空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84。基于FY4A-NPP的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植被NPP在年内呈先增后减的变化,在季节上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植被NPP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重庆市东北部区县,低值区分布在重庆市西部和中心城区区县。该研究结果可为静止卫星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卫星 FY4A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多云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优质稻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高阳华 陈志军 +2 位作者 梅勇 唐云辉 袁德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在分析优质稻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影响水稻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重庆市优质稻气候资源状况及其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庆市优质栽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主要气候问题,最后从开展精细化优质稻气候生态区划,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建立优... 在分析优质稻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影响水稻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重庆市优质稻气候资源状况及其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庆市优质栽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主要气候问题,最后从开展精细化优质稻气候生态区划,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选用与气候生态特点相适应的高产、优质、抗病良种,采取与气候特点相适应的综合栽培技术,加强优质稻生产、加工、销售配套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为优质稻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重庆市优质稻产业的途径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优质稻 气候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油桐气候区划精细化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世琦 高阳华 +1 位作者 罗孳孳 曾永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150,共7页
重庆市有适宜油桐生长发育的优越气候,属于全国油桐中心栽培区.但重庆境内地形复杂,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在海拔、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影响下,油桐生长分布有一定规律.本文选取1971-2000年气候数据,基于GIS进行空间化分析,同时... 重庆市有适宜油桐生长发育的优越气候,属于全国油桐中心栽培区.但重庆境内地形复杂,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在海拔、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影响下,油桐生长分布有一定规律.本文选取1971-2000年气候数据,基于GIS进行空间化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等相关资料,对油桐生长进行气候区划,划分出光温匹配最适宜区、气候温热适宜区、气候温凉适宜区、气候炎热较适宜区、气候冷凉较适宜区、光照一般较适宜区和气候寒冷不适宜区等7个不同类型栽培区,为油桐种植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气候区划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火险气象条件及等级预报初探——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泽能 唐晓萍 谭炳全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50,共5页
利用沙坪坝区逐日气象资料,以及1991-2009年的森林火灾信息,探讨了森林火灾与气候背景、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关系;同时结合沙坪坝区地理、气候特征,建立了沙坪坝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并以森林火灾数据验证了... 利用沙坪坝区逐日气象资料,以及1991-2009年的森林火灾信息,探讨了森林火灾与气候背景、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关系;同时结合沙坪坝区地理、气候特征,建立了沙坪坝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并以森林火灾数据验证了火险的预报结果。结果表明,森林火灾的发生和气象条件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在沙坪坝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可以考虑气候背景、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等气象因素,从而得到比较准确的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结果。建立的沙坪坝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可以合理地反映出沙坪坝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主要分布特征和年变化特征,并达到业务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 气象条件 等级预报 重庆沙坪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006年夏季城市热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泽能 李永华 白莹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64-2465,2495,共3页
为了解2006年夏季特大高温干旱期间城市热岛对城市高温的影响及分布情况,以高分辩率数值模式对城市热岛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重庆市城、郊之间的热岛分布情况,对重庆城市热岛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城区的热... 为了解2006年夏季特大高温干旱期间城市热岛对城市高温的影响及分布情况,以高分辩率数值模式对城市热岛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重庆市城、郊之间的热岛分布情况,对重庆城市热岛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城区的热岛最高温均位于中梁山东侧的沙坪坝区一带,其成因主要是建筑物密集,有相当数量厂房,以及位于山脚静风区域。江北、渝中、南岸、九龙坡、大渡口这些沿江区域形成了连片的热岛高温区域,这些都是城市化水平非常高的老城区。热岛效应加重了市区夜间的高温热害。由于地形比较复杂,重庆市热岛的分布受城区、山脉、河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高温 城市热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冬小麦低温冷害的变化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莉 唐余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0-812,共3页
对重庆市冬小麦低温冷害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利用重庆市34个测站1960~2008年冬季(2月)日平均气温资料,根据小麦低温冷害的标准,分析重庆市冬小麦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低温冷害多发区域集中... 对重庆市冬小麦低温冷害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利用重庆市34个测站1960~2008年冬季(2月)日平均气温资料,根据小麦低温冷害的标准,分析重庆市冬小麦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低温冷害多发区域集中在东部高寒山区,多为局部发生;从时间分布上,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1960~1972年)为冷害的频发时段,90年代以后为冷害低值期。可根据低温冷害发生的时空分布,选择抗寒品种、掌握最佳播期等措施尽量减少低温冷害对冬小麦产量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低温冷害 特征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江津区富硒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价认证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颖 孙恩虹 +2 位作者 彭亮 何永坤 陶洵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8期38-40,43,共4页
简要阐述了气象因素与花椒品质的关系,建立了富硒青花椒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重庆市江津区种植的具有独特“富硒”特色气候品质的青花椒进行了认证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江津区富硒青花椒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关键词 青花椒 富硒 气候品质认证 气象因素 重庆市 江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酉阳县桔梗适宜气象条件分析及区划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晓艳 涂军华 +2 位作者 张建平 黎娜 吴廷和 《农业工程》 2018年第8期123-124,共2页
为分析重庆市酉阳县桔梗种植生长适宜气象条件状况及气象条件对桔梗生育状况的影响,选择了不同海拔高度区域、同一种植方式种植桔梗,开展桔梗全生育期对比观测试验,分析了气象条件对桔梗生育期的影响效应,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制作... 为分析重庆市酉阳县桔梗种植生长适宜气象条件状况及气象条件对桔梗生育状况的影响,选择了不同海拔高度区域、同一种植方式种植桔梗,开展桔梗全生育期对比观测试验,分析了气象条件对桔梗生育期的影响效应,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制作了酉阳桔梗种植气候区划,探究桔梗最适宜种植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适宜气候 气象灾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重庆市甘薯气候生态区划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晓萍 杨茜 +1 位作者 曾永美 陈志军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期23-26,48,共5页
甘薯是重庆市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品质与气候资源条件紧密相关。选取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52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以及1∶25万DEM资料,分析与甘薯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确定年平均气温、... 甘薯是重庆市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品质与气候资源条件紧密相关。选取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52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以及1∶25万DEM资料,分析与甘薯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确定年平均气温、伏旱频率作为关键区划因子,得到甘薯生长的区划指标。通过利用Arc GIS平台对区划因子分别进行空间扩展,制作重庆市甘薯气候生态区划图,可将全市划分出热量丰富伏旱高发、热量丰富多伏旱、温热多伏旱、温热少伏旱、冷凉伏旱偶发以及寒冷不适宜等6个不同生态气候类型的甘薯栽培区,为重庆市甘薯种植优化布局提供客观的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气候生态区划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重庆市油桐采收期空间分布研究
15
作者 杨世琦 高阳华 +1 位作者 罗孳孳 曾永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8-761,共4页
本文针对重庆复杂地形下油桐桐籽的采收问题,根据多年观测数据提出了桐籽成熟度的概念,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规划出重庆市油桐桐籽可采期、适采期及最迟采收期的空间分布,可直接用于指导油桐的栽培和管理。
关键词 油桐 桐籽成熟度 采收期 重庆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气候与稻米营养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唐玮玮 彭国照 +1 位作者 高阳华 陈志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5-69,共5页
利用优质稻品种"宜香9303"在重庆市云阳县、忠县和南川市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稻米蛋白质、氨基酸的实验室化验资料,采用逐段筛选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从齐穗前40 d到成熟期间气候条件对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影响的关... 利用优质稻品种"宜香9303"在重庆市云阳县、忠县和南川市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稻米蛋白质、氨基酸的实验室化验资料,采用逐段筛选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从齐穗前40 d到成熟期间气候条件对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影响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温度、日照时数影响的关键期在齐穗前35 d至齐穗阶段,温度日较差影响的关键时期在齐穗前10 d至齐穗后15 d.温度、日照时数与营养品质存在明显的抛物线关系,温度日较差与营养品质有明显的直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品质 气候影响 稻米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近5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伟 黄婧 +1 位作者 范莉 张智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5-120,共6页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选取2006-2010年间重庆市40个区县的耕地集约利用进行探究.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极差标准法,Matlab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重庆各个区县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并且伴随着距主城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地理区位...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选取2006-2010年间重庆市40个区县的耕地集约利用进行探究.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极差标准法,Matlab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重庆各个区县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并且伴随着距主城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地理区位的区县集约利用水平相差不大.研究发现,耕地集约利用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重在提高耕地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利用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下垫面变化对重庆气象要素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中 杜钦 白莹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通过改变三峡库区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强降水过程中长江下垫面水体和三峡地区地形高度状况,检验三峡库区下垫面变化对重庆主要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下垫面水体的变化并没有引起三峡地区的气温出现明显的变化...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通过改变三峡库区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强降水过程中长江下垫面水体和三峡地区地形高度状况,检验三峡库区下垫面变化对重庆主要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下垫面水体的变化并没有引起三峡地区的气温出现明显的变化,水体面积的变化仅在白天对水体附近的气温略有影响;去掉三峡下垫面水体时,地面风速略减小,当加大水体面积时,仅在水体附近风速略有增大;三峡下垫面水体对当地的水汽来源相当重要,当去掉水体时,库区腹地近地层的比湿有较为明显的降低;但是当水体面积扩大一倍后,库区近地层的比湿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仅在水体区域有弱的增大;长江三峡水体的变化对库区附近降水的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三峡库区腹地(即重庆东北部);盆地东部地形高度由于对中低层影响系统移动路径的影响,从而对三峡地区的降雨量级和落区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下垫面变化 气候影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A/MERSI数据在重庆市伏旱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颖 李国春 +2 位作者 高阳华 杨世琦 赵梓淇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271-273,278,共4页
利用FY-3A/MERSI数据基于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对2010年夏季重庆地区干旱进行监测,并结合综合干旱指数CI,建立了新的拟合干旱指数(VSWIC)。反演结果与全市同期170个土壤墒情监测站的土壤湿度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Y-3A/MERSI卫星... 利用FY-3A/MERSI数据基于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对2010年夏季重庆地区干旱进行监测,并结合综合干旱指数CI,建立了新的拟合干旱指数(VSWIC)。反演结果与全市同期170个土壤墒情监测站的土壤湿度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Y-3A/MERSI卫星资料能够客观反映重庆地区旱情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发展过程,植被供水指数和对应实地观测的10、20 cm土壤持水百分含量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其中VSWI和10 cm深度处的土壤持水百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更为稳定。利用FY-3A卫星资料进行重庆地区干旱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A/MERSI 植被供水指数 CI指数 干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重庆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志军 查书平 +1 位作者 高阳华 邱新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结合DEM引入天文辐射和高程,研究了重庆地区的多年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并采用独立于观测站外的气象哨的多年月平均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天文辐射和高程的气温分布模拟,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形遮... 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结合DEM引入天文辐射和高程,研究了重庆地区的多年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并采用独立于观测站外的气象哨的多年月平均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天文辐射和高程的气温分布模拟,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形遮蔽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天文辐射的引入较好地把地形对气温要素的影响进行了量化,是对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对山区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布 重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