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下雷竹林土壤有机碳固存及其驱动因子
1
作者
曾清苹
陈丽洁
+7 位作者
李红艳
曾小英
童龙
甘凤玲
谭丽
徐佳佳
冉斌
罗金玲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362-7372,共11页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土壤健康的核心,增加其固存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以喀斯特区域雷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覆盖1 a、覆盖2 a、覆盖2 a休1 a、未覆盖),探讨短期覆盖和轮休对SOC、有机碳储量(SOCstorage)、...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土壤健康的核心,增加其固存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以喀斯特区域雷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覆盖1 a、覆盖2 a、覆盖2 a休1 a、未覆盖),探讨短期覆盖和轮休对SOC、有机碳储量(SOCstorage)、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影响雷竹林SOC固存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1)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增加了雷竹林SOC和SOCstorage,涨幅依次介于1.95%-95.59%、10.45%-88.78%;(2)4种模式中以轮休模式雷竹林土壤物理结构最好,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均提高了土壤含水量(SW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有效磷(AP)及速效钾(AK)含量,降低了土壤铵态氮(AN)和硝态氮(NN)含量,另外,短期覆盖模式降低了土壤pH(降幅3.45%-3.67%),轮休模式则使土壤pH升高2.10%;(3)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L-亮氨基酸基肽酶(LAP)、β-葡萄糖苷酶(BG)及酸性磷酸酶(ACP),其中以轮休模式涨幅最为显著,依次为75.00%、313.42%、137.42%、33.17%、28.96%、47.90%及17.58%;(4)Mantel检验表明,SOC和SOCstorage与TN、TP、AP、微生物量碳磷及与碳磷循环相关的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TN是驱动喀斯特区域雷竹林SOC固存的关键因子。揭示了短期覆盖和轮休促进雷竹林SOC固存,连续覆盖后适当轮休有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升土壤生物活性,显著增强SOC固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覆盖
轮休
土壤有机碳固存
土壤有机碳储量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种楠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恒星
戴前莉
+3 位作者
魏卓
卢敏
黄飞逸
陈本文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6-3655,共10页
【目的】解析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为楠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7种楠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利用Genious 8.1.3、EMBOSS explorer的CUSP和CodonW模...
【目的】解析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为楠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7种楠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利用Genious 8.1.3、EMBOSS explorer的CUSP和CodonW模块等对叶绿体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序列(CDS)进行密码子偏好性、中性绘图、ENC-plot绘图、PR2-plot绘图和最优密码子分析,确定最优密码子并探讨楠属植物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7种楠属植物共筛选出52~56条CDS,GC含量为39.64%~39.94%,密码子第1、2、3位GC含量(GC1、GC2、GC3)表现为GC1(47.30%~47.93%)>GC2(39.50%~39.81%)>GC3(31.97%~32.12%),GC3更趋向于A/U;有效密码子数(ENC)为50.948~51.148;同义密码子数均为31个,其中以A/U结尾的有25个;中性绘图分析结果显示第1、2位密码子GC含量平均值(GC12)为34.74%~54.97%,GC3为22.44%~46.77%,回归系数为-0.0422~-0.0101;ENC-plot绘图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因散点分布在ENC预期标准曲线附近,少部分与标准曲线离散程度大;PR2-plot分析图右下方的基因分布较多,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使用偏好T和G;共有5个最优密码子,分别为亮氨酸的CUU、甘氨酸的GGA、酪氨酸的UAU、天冬酰胺的AAU和丝氨酸的UCC。此外,基于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和CD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2种方法构建的物种进化关系存在差异,基于CD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更符合楠属物种进化分类。【结论】楠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A/U结尾的密码子,自然选择可能是主要因素,受突变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楠属植物进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组非编码区序列同样承载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属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肥对巴山木竹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魏立本
黄小辉
+3 位作者
常文颖
冯大兰
周小舟
王玉书
《经济林研究》
2025年第3期283-290,共8页
【目的】筛选出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的最佳施肥方案,为巴山木竹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巴山木竹为研究对象,设计4个施肥处理(T1、T2、T3、T4)和不施肥对照(CK),分析比较各处理的发笋数量、新竹生长情况、竹笋矿...
【目的】筛选出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的最佳施肥方案,为巴山木竹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巴山木竹为研究对象,设计4个施肥处理(T1、T2、T3、T4)和不施肥对照(CK),分析比较各处理的发笋数量、新竹生长情况、竹笋矿质元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与CK相比,施肥处理使竹林发笋时间提前,发笋数量显著提高了30.13%~57.26%;毛笋和净笋的长度分别增加了14.61%~40.94%和23.52%~44.00%,质量分别增加了14.49%~19.98%和22.24%~33.90%;净笋产量、可食率和新竹胸径分别提高了36.92%~77.54%、5.69%~10.07%、10.31%~22.68%;T4处理的净笋产量最高;新竹胸径最粗,分别达到1135 kg/hm^(2)和1.19 cm。在竹笋矿质元素上,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竹笋的钾、锌含量(分别为17.45%~37.98%、7.42%~112.03%),其中T4处理的磷、锌含量最高。在竹笋营养成分上,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竹笋脂肪和蛋白质含量6.35%~58.73%、15.95%~26.14%,降低了粗纤维含量1.09%~1.31%,使竹笋的营养品质和食用口感得到提升。综合考虑4个施肥处理在净笋产量、外观品质、矿质元素和营养品质上的差异,T4处理在促进竹笋增产、提高竹笋外观品质、促进矿质元素吸收和改善营养品质方面的效果最优。【结论】在合理采伐的基础上,巴山木竹的施肥管理可以参考T4处理的施肥方案,即基肥施用有机肥(3000 kg/hm^(2))和复合肥(225 kg/hm^(2)),追肥施用尿素(225 kg/hm^(2))和复合肥(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山木竹
施肥
矿质元素
竹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下雷竹林土壤有机碳固存及其驱动因子
1
作者
曾清苹
陈丽洁
李红艳
曾小英
童龙
甘凤玲
谭丽
徐佳佳
冉斌
罗金玲
机构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修复与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国际竹藤中心国家
林业
和草原局
重庆
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丰都县林木种苗管理站
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362-7372,共11页
基金
重庆市科技兴林重大专项项目(2D2022-4)
重庆市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渝林科推[2023年]14号)
重庆市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渝林科推[2024年]3号)。
文摘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土壤健康的核心,增加其固存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以喀斯特区域雷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覆盖1 a、覆盖2 a、覆盖2 a休1 a、未覆盖),探讨短期覆盖和轮休对SOC、有机碳储量(SOCstorage)、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影响雷竹林SOC固存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1)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增加了雷竹林SOC和SOCstorage,涨幅依次介于1.95%-95.59%、10.45%-88.78%;(2)4种模式中以轮休模式雷竹林土壤物理结构最好,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均提高了土壤含水量(SW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有效磷(AP)及速效钾(AK)含量,降低了土壤铵态氮(AN)和硝态氮(NN)含量,另外,短期覆盖模式降低了土壤pH(降幅3.45%-3.67%),轮休模式则使土壤pH升高2.10%;(3)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L-亮氨基酸基肽酶(LAP)、β-葡萄糖苷酶(BG)及酸性磷酸酶(ACP),其中以轮休模式涨幅最为显著,依次为75.00%、313.42%、137.42%、33.17%、28.96%、47.90%及17.58%;(4)Mantel检验表明,SOC和SOCstorage与TN、TP、AP、微生物量碳磷及与碳磷循环相关的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TN是驱动喀斯特区域雷竹林SOC固存的关键因子。揭示了短期覆盖和轮休促进雷竹林SOC固存,连续覆盖后适当轮休有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升土壤生物活性,显著增强SOC固存能力。
关键词
短期覆盖
轮休
土壤有机碳固存
土壤有机碳储量
驱动因子
Keywords
short-term mulching
rotation cropping
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driving factors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7种楠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恒星
戴前莉
魏卓
卢敏
黄飞逸
陈本文
机构
重庆市
林业
科学研究院
/
三峡库区
森林
生态
修复与
利用
重庆市
重点
实验室
重庆
山地型城市
森林
生态
系统国家定位观测
研究
站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6-365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1305202-5)
重庆市科技兴林项目(重大专项)(ZD2022-2)。
文摘
【目的】解析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为楠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7种楠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利用Genious 8.1.3、EMBOSS explorer的CUSP和CodonW模块等对叶绿体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序列(CDS)进行密码子偏好性、中性绘图、ENC-plot绘图、PR2-plot绘图和最优密码子分析,确定最优密码子并探讨楠属植物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7种楠属植物共筛选出52~56条CDS,GC含量为39.64%~39.94%,密码子第1、2、3位GC含量(GC1、GC2、GC3)表现为GC1(47.30%~47.93%)>GC2(39.50%~39.81%)>GC3(31.97%~32.12%),GC3更趋向于A/U;有效密码子数(ENC)为50.948~51.148;同义密码子数均为31个,其中以A/U结尾的有25个;中性绘图分析结果显示第1、2位密码子GC含量平均值(GC12)为34.74%~54.97%,GC3为22.44%~46.77%,回归系数为-0.0422~-0.0101;ENC-plot绘图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因散点分布在ENC预期标准曲线附近,少部分与标准曲线离散程度大;PR2-plot分析图右下方的基因分布较多,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使用偏好T和G;共有5个最优密码子,分别为亮氨酸的CUU、甘氨酸的GGA、酪氨酸的UAU、天冬酰胺的AAU和丝氨酸的UCC。此外,基于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和CD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2种方法构建的物种进化关系存在差异,基于CD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更符合楠属物种进化分类。【结论】楠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A/U结尾的密码子,自然选择可能是主要因素,受突变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楠属植物进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组非编码区序列同样承载重要信息。
关键词
楠属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Keywords
Phoebe
chloroplast genome
codon bias
optimal codon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肥对巴山木竹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魏立本
黄小辉
常文颖
冯大兰
周小舟
王玉书
机构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修复与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经济林研究》
2025年第3期283-290,共8页
基金
重庆市科技兴林项目(渝林科研YB2023-2)
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CSTB2023JXJL-YFX0088)。
文摘
【目的】筛选出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的最佳施肥方案,为巴山木竹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巴山木竹为研究对象,设计4个施肥处理(T1、T2、T3、T4)和不施肥对照(CK),分析比较各处理的发笋数量、新竹生长情况、竹笋矿质元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与CK相比,施肥处理使竹林发笋时间提前,发笋数量显著提高了30.13%~57.26%;毛笋和净笋的长度分别增加了14.61%~40.94%和23.52%~44.00%,质量分别增加了14.49%~19.98%和22.24%~33.90%;净笋产量、可食率和新竹胸径分别提高了36.92%~77.54%、5.69%~10.07%、10.31%~22.68%;T4处理的净笋产量最高;新竹胸径最粗,分别达到1135 kg/hm^(2)和1.19 cm。在竹笋矿质元素上,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竹笋的钾、锌含量(分别为17.45%~37.98%、7.42%~112.03%),其中T4处理的磷、锌含量最高。在竹笋营养成分上,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竹笋脂肪和蛋白质含量6.35%~58.73%、15.95%~26.14%,降低了粗纤维含量1.09%~1.31%,使竹笋的营养品质和食用口感得到提升。综合考虑4个施肥处理在净笋产量、外观品质、矿质元素和营养品质上的差异,T4处理在促进竹笋增产、提高竹笋外观品质、促进矿质元素吸收和改善营养品质方面的效果最优。【结论】在合理采伐的基础上,巴山木竹的施肥管理可以参考T4处理的施肥方案,即基肥施用有机肥(3000 kg/hm^(2))和复合肥(225 kg/hm^(2)),追肥施用尿素(225 kg/hm^(2))和复合肥(225 kg/hm^(2))。
关键词
巴山木竹
施肥
矿质元素
竹笋品质
Keywords
Bashania fargesii
fertilization
mineral elements
quality of bamboo shoots
分类号
S606 [农业科学]
S795.9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短期覆盖和轮休模式下雷竹林土壤有机碳固存及其驱动因子
曾清苹
陈丽洁
李红艳
曾小英
童龙
甘凤玲
谭丽
徐佳佳
冉斌
罗金玲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7种楠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朱恒星
戴前莉
魏卓
卢敏
黄飞逸
陈本文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施肥对巴山木竹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魏立本
黄小辉
常文颖
冯大兰
周小舟
王玉书
《经济林研究》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