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化全景画像赋能发展性学生评价:机制、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葛信勇 代少东 邓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6,306,共12页
数智化全景画像旨在以全面细致的数据信息动态描述事物的发展轨迹。将全景画像引入教育评价改革,是发展性与数智化的双重耦合,有利于兼顾学生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显著性与潜隐性、阶段性与持续性、一致性与多元性。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可... 数智化全景画像旨在以全面细致的数据信息动态描述事物的发展轨迹。将全景画像引入教育评价改革,是发展性与数智化的双重耦合,有利于兼顾学生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显著性与潜隐性、阶段性与持续性、一致性与多元性。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可通过动态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全视角、动态化描述学生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优化数据分析、提供个性服务,从而实现教育评价的发展性与增值性。目前,全景画像式评价仍面临观念陈旧、指标不明确、主体单一化、资源不均衡以及隐私安全隐患等多重挑战。应通过构建生态化评价体系、确立科学评价标准、促进各主体协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加强隐私保护,一体提升教育评价改革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促进教育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学生评价 发展性评价 教育评价 全景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变迁特征、运行困境及演进路向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季钢 葛信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221,共9页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既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支点,亦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和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基于“历史—现状—未来”的时间纵轴分析框架,聚焦高校教师评价制度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的期待差距、高校教...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既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支点,亦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和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基于“历史—现状—未来”的时间纵轴分析框架,聚焦高校教师评价制度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的期待差距、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何为与为何等问题,厘清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时代性、多元性、先进性等变迁特征,正视在评价理念、评价主体、实践运行等方面面临的短期绩效与长期发展矛盾、内部主导评价与外部多元评价矛盾、评价政策时效性与教师专业发展矛盾等运行困境。基于此,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演进路向需要探寻制度发展、制度认同、制度重构的逻辑机理,在顺应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创新评价理念,在发展共治理论的基础上优化评价主体秩序,在激活运行机理的基础上调控分类评价方式,进一步澄明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目标导向和功能定位,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评价制度 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