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设计
1
作者 杜春林 周倩 +2 位作者 邓宇 涂莹莹 奚绉画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为(107+255+660+255+107)m公轨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上层设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宽38 m,下层设双向两线城市轨道,宽19.2 m。交接墩、辅助墩和桥塔横梁处均设置竖向支座,交接墩和桥塔处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及横向抗...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为(107+255+660+255+107)m公轨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上层设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宽38 m,下层设双向两线城市轨道,宽19.2 m。交接墩、辅助墩和桥塔横梁处均设置竖向支座,交接墩和桥塔处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及横向抗震挡块,桥塔处设置大吨位纵向抗震粘滞阻尼器。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梁,采用2片主桁倒梯形断面,三角形桁式,主桁横向间距18 m、高12.606 m,节间长15 m。桥塔采用水滴形混凝土结构,总高236 m,设3道横梁。斜拉索采用∅7.0 mm镀锌高强度低松弛平行钢丝HDPE护套成品索,标准抗拉强度1770 MPa,梁端采用创新型双锚拉板锚箱式索梁锚固,塔端采用环向预应力锚固。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整体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轨道+汽车荷载共同作用下,主桥结构挠跨比为1/1204;最大双悬臂状态和单悬臂状态下结构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7.8和23.4,结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倒梯形断面 双锚拉板锚箱 水滴形桥塔 有限元法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西站枢纽综合区智慧信息管理系统顶层架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城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7-81,共5页
作为客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聚的城市枢纽综合区,应用海量信息构建综合管理系统以打造智慧枢纽和智慧城区,是保障综合交通枢纽安全科学高效运营的重要手段,也是枢纽综合区营城聚业的关键所在。以重庆西站枢纽综合区为例,阐述重庆... 作为客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聚的城市枢纽综合区,应用海量信息构建综合管理系统以打造智慧枢纽和智慧城区,是保障综合交通枢纽安全科学高效运营的重要手段,也是枢纽综合区营城聚业的关键所在。以重庆西站枢纽综合区为例,阐述重庆西站枢纽综合区智慧信息管理信息分系统类、信息需求分析,提出重庆西站枢纽综合区智慧信息系统顶层架构,从状态感知体系、通讯网络支撑体系、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核心应用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设计,为城市交通枢纽综合发展新区的智慧管理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西站 交通枢纽综合区 智慧信息管理系统 顶层架构 设计 数据资源 核心应用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地形空间与公园功能空间的耦合性设计——以重庆山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建林 段余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4-159,共6页
从节约型园林建设思想出发,以重庆山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总结自然地形空间与公园功能空间之间的耦合性关系,初步提出自然地形空间与公园功能空间耦合性的形式、设计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 公园 地形空间 功能空间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乡镇污水厂尾水的脱氮效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绍春 王钦 +1 位作者 吕波 文浩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针对乡镇污水厂尾水碳源不足的特点,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HRT、碳氮比(C/N)、碳源种类对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深度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RT为60~80 min,C/N为4.5~5.5,以玉米芯浸泡液作为碳源时,DNBF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出水水质稳... 针对乡镇污水厂尾水碳源不足的特点,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HRT、碳氮比(C/N)、碳源种类对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深度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RT为60~80 min,C/N为4.5~5.5,以玉米芯浸泡液作为碳源时,DNBF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出水水质稳定且能满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的排放限值。DNBF处理效能与原水C/N和工艺HRT显著相关,当HRT降至40 min以下时,出水COD明显升高;当C/N降至4.5以下时,填料层内出现不同程度的NO_(2)^(-)-N积累问题。DNBF最佳运行参数为HRT=60 min、C/N=5.5、以玉米芯浸泡液为碳源,此条件下其出水TN、NO_(3)^(-)-N、NH_(4)^(+)-N、COD、TP平均浓度分别为7.77、3.98、1.13、24.23、0.27 mg/L,对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18%、68.46%、47.95%、74.04%、38.99%,脱氮效果以及对其它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生物滤池 碳源 碳氮比 水力停留时间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英利大厦表面风荷载研究
5
作者 张亮亮 潘颖 +2 位作者 周剑波 余洋 吴云芳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针对高耸建筑物风荷载分布特征的复杂性,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2号环境风洞中,对缩尺比为1∶300的英利大厦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用本文提出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对该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该建筑物的风振系数和体型系... 针对高耸建筑物风荷载分布特征的复杂性,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2号环境风洞中,对缩尺比为1∶300的英利大厦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用本文提出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对该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该建筑物的风振系数和体型系数,给出了建筑物表面最大和最小(吸力)风荷载值,为其结构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以确保该建筑物在100年重现期风速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建筑物 风洞试验 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SHAP的地铁建成环境与站点出行距离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培坤 陈旭梅 +3 位作者 鲁文博 马嘉欣 刘屹 王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4-1633,共10页
相较于传统地铁客流量特征分析,地铁站点平均出行距离的研究可以更加精细化了解地铁网络客流流动性特征。为探究多重建成环境与站点平均出行距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西安市地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兴趣点分布、周边交通建成环境... 相较于传统地铁客流量特征分析,地铁站点平均出行距离的研究可以更加精细化了解地铁网络客流流动性特征。为探究多重建成环境与站点平均出行距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西安市地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兴趣点分布、周边交通建成环境、站点自身属性等方面构建11种建成环境指标,建立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的XGBOOST-SHAP归因分析架构的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以揭示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将该模型拟合回归效果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及最小二乘回归(OLS)进行比较,以验证XGBOOST模型在拟合回归效果上的优势。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的R方、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值分别为0.75、0.95、1.36,其拟合效果要优于GBDT与OLS模型。站点平均出行距离呈现出明显的环状分布的空间异质性。SHAP归因分析结果表明:距市中心距离特征贡献最大,路网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公交线路数量以及住宅数量对出行距离的贡献度也相对较高;POI香农熵指数、餐饮服务点对平均出行距离的正负反馈不明显;其余指标对平均出行距离的影响均呈现出正负反馈机制结合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交通需求分析、线路容量优化、运营效果评估等提供了数据支撑,可有效提高地铁交通便利性,满足不同区域的出行需求并改善整个地铁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建成环境 出行距离 XGBOOST模型 SHAP归因分析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贺一鸣 王崇贵 刘进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期207-210,共4页
针对传统路灯使用和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智能控制型路灯实现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优势,提出它应具有的基本功能:遥控、遥测、遥信、遥监、遥视、自动反馈、自动报警、统计、查询和打印。通过通讯网络和控制模式两方面阐明智能路灯控制... 针对传统路灯使用和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智能控制型路灯实现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优势,提出它应具有的基本功能:遥控、遥测、遥信、遥监、遥视、自动反馈、自动报警、统计、查询和打印。通过通讯网络和控制模式两方面阐明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该研究明确了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基本原理,为下一步的实施及采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灯 智能 控制系统 控制模式 设计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典型低影响开发设施水文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绍春 吴欢欢 +2 位作者 吴攀 杨清伟 吕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1-727,共7页
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水文性能直接影响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总结和探讨了典型LID设施的水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渗透系数、保水性和蒸散对径流总量控制、峰值流量控制、峰值延迟时间等的影... 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水文性能直接影响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总结和探讨了典型LID设施的水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渗透系数、保水性和蒸散对径流总量控制、峰值流量控制、峰值延迟时间等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设施 渗透系数 保水性 蒸散 水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尾号限行方案设计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晓阳 徐韬 +1 位作者 张宜华 张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3-240,共8页
为提升城市尾号限行方案设计与评估决策水平,制定了统一规范的设计流程,将出行目的分为基家工作、基家上学、基家购物、基家其他、非基家出行等5类,建立了交通方式划分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以路网运行车速、拥堵里程、改善路段数量、节... 为提升城市尾号限行方案设计与评估决策水平,制定了统一规范的设计流程,将出行目的分为基家工作、基家上学、基家购物、基家其他、非基家出行等5类,建立了交通方式划分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以路网运行车速、拥堵里程、改善路段数量、节点改善数量、流量均衡、实施难度等6项指标,建立路网运行评价模型,实现了各评价指标的量化分析.依托重庆主城区交通大数据,以重庆为案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重庆交管部门根据评估最优方案进行了实施,桥梁限行实施后,实际运行车速和拥堵里程分别为23.8 km/h,171 km;模型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2.9%,5.2%;预测精度较高,达到了实际应用要求,可为其他城市尾号限行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尾号限行 交通方式划分 小汽车 交通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设施中轮胎磨损颗粒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10
作者 张芮豪 罗玲利 +3 位作者 梁琳 敖良根 李果 潘伟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9-573,578,共6页
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生态城为研究区域,选取并采集已有的典型海绵设施土壤样本,采用密度分离方法提取出TWP,对不同类型海绵设施中的TWP进行提取后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TWP在海绵设施中的“汇”“源”分析,评估了TWP在不同... 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生态城为研究区域,选取并采集已有的典型海绵设施土壤样本,采用密度分离方法提取出TWP,对不同类型海绵设施中的TWP进行提取后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TWP在海绵设施中的“汇”“源”分析,评估了TWP在不同海绵设施中的生态释放风险。结果表明,各海绵设施采样点均处于低风险级别。生态风险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停车场>雨水集点>下水道口>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其中停车场生态风险指数为31,下水道口、生物滞留带及雨水花园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设施 轮胎磨损颗粒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建庭 聂志新 +2 位作者 郭增伟 杨娟 郑忠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8-595,共8页
综述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及特点、相变材料的定形与封装技术、相变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等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固-液相变材料的热物理参数、应用现状及多元复合相变体系进行了研究,归纳整理了相变材料的定形与封装技术,重点讨论了多... 综述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及特点、相变材料的定形与封装技术、相变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等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固-液相变材料的热物理参数、应用现状及多元复合相变体系进行了研究,归纳整理了相变材料的定形与封装技术,重点讨论了多孔基体吸附法,对比分析了相变混凝土的设计原理、力学性能与热物特性变化规律,并对相变混凝土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石蜡、脂酸和醇类等3种相变材料更适合于工程建筑环境的应用;相变材料不宜与混凝土集料直接混合;通常采用多孔基体材料吸附液体相变材料来制备相变骨料;相变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受相变骨料掺量影响明显,比热容会随掺量增加而提高,强度往往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混凝土 多孔基体 定形 封装 热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索-梁相关振动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初探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涛 沈锐利 李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9-34,共6页
将斜拉索在端点位移激励作用下的强迫振动与参数振动定义为索-梁相关振动。把拉索振动的非线性振动方程与非线性有限元动力时程积分方法结合起来研究了索-梁相关振动现象。通过编程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结构在发生索-... 将斜拉索在端点位移激励作用下的强迫振动与参数振动定义为索-梁相关振动。把拉索振动的非线性振动方程与非线性有限元动力时程积分方法结合起来研究了索-梁相关振动现象。通过编程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结构在发生索-梁相关振动时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拉索的局部振动与整体结构的相关效应较为明显,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实际结构振动的情况。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索 主共振 参数共振 几何非线性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量对泔脚发酵产氢余物甲烷化的强化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蒲贵兵 王胜军 孙可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2,97,共7页
以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15%、30%、45%、60%的接种量对泔脚发酵产氢余物中温(36℃)批式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泔脚发酵产氢余物的产沼能力随着接种量的增大而增强。结合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及理论分析... 以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15%、30%、45%、60%的接种量对泔脚发酵产氢余物中温(36℃)批式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泔脚发酵产氢余物的产沼能力随着接种量的增大而增强。结合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及理论分析,60%的接种量为泔脚发酵产氢余物沼气化的最佳接种量,其沼气化的延迟时间λ、产甲烷率、生物气中甲烷的最高体积含量分别为:4.37d,388.72mL/g,80.4%。消化结束后,除产沼过程失败的15%接种量以外,厌氧消化余物的pH值在6.70~7.00之间,这为沼气中甲烷的高体积含量(高于常规厌氧消化的最高甲烷体积含量75%)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污泥 泔脚发酵产氢余物 批式厌氧消化 接种量 沼气化 产甲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大型滑坡变形分区及时序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沙 张立舟 +2 位作者 周成涛 刘洋 陈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大型滑坡的变形分区,基于2021年1~12月共29景Sentinel-1A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研究了师专-群沱子滑坡的变形分区和时序监测。解译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结果对比,师专-群沱子滑坡的SBAS-In...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大型滑坡的变形分区,基于2021年1~12月共29景Sentinel-1A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研究了师专-群沱子滑坡的变形分区和时序监测。解译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结果对比,师专-群沱子滑坡的SBAS-InSAR解译结果具有一定准确性;滑坡的蠕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形差异,变形区主要集中在未布设治理工程区域,且受场地整平工程的影响,滑坡北部边界出现新的变形区域;滑坡不同区域的主控因素存在差异,前缘变形主要受库水位波动影响;滑坡中部受库水位、降雨联合作用;滑坡后缘主要受长历时降雨控制。所得结果证明SBAS-InSAR技术可以对大型滑坡进行时序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滑坡 形变监测 SBAS-InSAR Sentinel-1 时间序列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公路隧道合理开挖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段慧玲 张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4-119,共6页
鉴于双向六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开挖后应力重分布差,底脚处的应力集中过大,拱顶不稳定且存在较大的松弛地压,这对围岩稳定和结构受力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施工中有必要通过开挖方案比选确定合理的开挖方法。就已成功修建的大跨度公路隧... 鉴于双向六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开挖后应力重分布差,底脚处的应力集中过大,拱顶不稳定且存在较大的松弛地压,这对围岩稳定和结构受力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施工中有必要通过开挖方案比选确定合理的开挖方法。就已成功修建的大跨度公路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各种围岩等级条件下双向六车道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最终总结出不同围岩等级条件下开挖双向六车道大跨度隧道合理的开挖方法。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D INA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九座典型的实际隧道中所应用到的开挖方法,最终得出不同开挖方案下隧道围岩代表性点的应力、不同开挖方案下初期支护代表性点的应力以及不同开挖方案下隧道洞周总位移,进一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双向六车道大跨度深埋隧道实际的开挖方法,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隧道 开挖方法 ADINA 开挖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建设期突发事件路网协同救援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建平 吕勇衡 +1 位作者 张人文 刘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的现状,基于协同思想并结合应急管理技术,提出"点-层"辐射的多级响应、逐级控制应急救援模式;以应急物资准备时间、应急救援响应延误时间和应急救援行程时间3个子目标最小为目标函数...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的现状,基于协同思想并结合应急管理技术,提出"点-层"辐射的多级响应、逐级控制应急救援模式;以应急物资准备时间、应急救援响应延误时间和应急救援行程时间3个子目标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高速公路建设突发事件协同应急救援模型;应用格林希尔茨公式动态求解路网中各路段权值参数,得出"节点-节点"路径权值矩阵,并结合Dijkstra算法求解时间最短救援路径,以求得各子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并最终确定最优应急救援方案。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施工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得出其最短救援时间为16.25 min,比原应急预案标准提出的30 min救援时间节省约14 min,表明该研究成果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速公路 建设事件 应急救援 非线性最优 协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整体模量对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国雄 高超 肖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7,共6页
抗滑性能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为了分析沥青路面整体抗压回弹模量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基于一种新型路面摩擦因数测定仪,分别对柔性基层、半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3种沥青路面进行了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试验,分析了路面结构整体模... 抗滑性能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为了分析沥青路面整体抗压回弹模量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基于一种新型路面摩擦因数测定仪,分别对柔性基层、半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3种沥青路面进行了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试验,分析了路面结构整体模量、上部荷载、试验轮转速对路面摩擦因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沥青路面整体模量控制在1 300 MPa内以满足抗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路面整体结构模量 滚动磨阻因数 滑动磨阻因数 抗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硝酸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伟亮 谢会敏 +3 位作者 敖良根 曹云鹏 吴齐叶 古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为探究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BC)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小麦秸秆为载体制备吸附材料。通过XRD和SEM的表征分析知:铁被成功的负载在生物炭表面,生物炭作为载体分散了纳米零价铁颗粒,并减少了它们的团聚。吸附材料... 为探究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BC)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小麦秸秆为载体制备吸附材料。通过XRD和SEM的表征分析知:铁被成功的负载在生物炭表面,生物炭作为载体分散了纳米零价铁颗粒,并减少了它们的团聚。吸附材料对硝酸盐去除效果的实验研究表明: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可达到100%,nZVI/BC氮气选择性为21%;铁炭比(w)为1:2时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佳;在偏酸性条件下,氨氮选择性更高,对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更好;硝酸盐和氨氮去除率会随着硝酸盐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纳米零价铁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通式立交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建平 廖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匝道连续分流点间距是互通式立交规划设计的重点,对交通运行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了交通量、运行速度、交通标志布置对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的影响;其次,结合现场调研,分析匝道连续分流区车辆换道行为和不同换道型式下最小间距组成,... 匝道连续分流点间距是互通式立交规划设计的重点,对交通运行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了交通量、运行速度、交通标志布置对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的影响;其次,结合现场调研,分析匝道连续分流区车辆换道行为和不同换道型式下最小间距组成,运用交通冲突技术对不同车道变换型式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基于驾驶员行为理论和可接受间隙理论,从交通标志识认距离、车辆换道所需的最小安全距离、减速车道长度等3方面,建立互通式立交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计算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最小间距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可以为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规划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互通式立交 匝道 连续分流区 最小间距 车道变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柳梧大桥吊杆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兵 赵雷 +1 位作者 杨弘 周剑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共3页
工程实践证明,疲劳失效是吊杆破坏的主要形式。应用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阐述了吊杆疲劳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了拉萨柳梧大桥吊杆疲劳设计寿命,计算了吊杆的疲劳设计寿命,讨论了该桥吊杆服役一定时期后的疲劳剩... 工程实践证明,疲劳失效是吊杆破坏的主要形式。应用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阐述了吊杆疲劳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了拉萨柳梧大桥吊杆疲劳设计寿命,计算了吊杆的疲劳设计寿命,讨论了该桥吊杆服役一定时期后的疲劳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吊杆 设计寿命 剩余寿命 疲劳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