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庆科技体制改革研究报告(续二)
- 1
-
-
作者
黄明
-
机构
重庆市政府研究室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1994年第6期69-73,共5页
-
文摘
三、深化科技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科技体制改革正走向全面推进、配套实施的新阶段。根据新的形势,有必要统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思想认识。 ——充分认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九十年代,重庆面临着沿江开放开发、三峡工程建设、老工业基地改造等若干难得的历史机遇,面临着经济发展登上两步新台阶,提前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光荣任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
-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第一生产力
科技改革
研究报告
重庆
经济发展
研究开发体系
工程建设
历史时期
工业基地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重庆科技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 2
-
-
作者
黄明
-
机构
重庆市政府研究室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1994年第5期78-81,共4页
-
文摘
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已近十年。回顾总结重庆科技体制十年改革,研究下一步改革的目标任务,对于全面贯彻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改革,加快科技新体制建立,促进我市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十年科技改革回顾 十一届三中全会给科技带来了“第二个春天”。1983年,重庆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科技体制改革方案纳入全市改革总体方案;1984年,国家科委确定重庆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1985年。
-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改革
研究报告
重庆
科技优势
科研院所
科技企业
改革回顾
经济优势
总体方案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国政策网络兼容性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蔡英辉
蔡焘
-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组织部
重庆市政府研究室
重庆工商大学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3Z期11-14,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年度重点项目(2011B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缘于部门利益及政出多门等综合因素,我国政策冲突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行政立法主体也制定利于己方而损害整体或他者利益的法律。政策网络尊重彼此利益,从宏观层面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中观层面的地方政府及行政部门关系协调、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价值观协调予以剖析,建构分析政策制定、执行过程、政策结果的模型。政策网络兼容性基于整体性治理视野,动态地统合网络结构与行为过程,解析多个政策叠加后产生负面效果的成因,分析行政主体行为、完善治理网络,建构跨地域、跨部门、多层级的各级政府及行政部门、社团对话平台,形成行为理性、彼此尊重、平等协商、达成共识、共谋发展的多元政策兼容网络。
-
关键词
政策网络
政策冲突
立法冲突
多系统兼容
整体性治理
政策协调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保护和扶持重庆民政经济政策思考
- 4
-
-
作者
聂连文
甘永祥
刘显明
-
机构
重庆市委研究室
重庆市政府研究室
重庆市民政局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1995年第5期71-74,共4页
-
文摘
民政经济是指民政部门管理的,为孤、老、残、贫等社会保障对象和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社会福利主产,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和社区服务业等。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政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面临着发展的有利条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重庆民政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重庆市现有民政保障对象172.6万人。
-
关键词
经济政策
社会福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庆市
社区服务业
社会经济
民政
保障对象
有利条件
社会成员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引导城市资本下乡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杨耀钦
李灿
郝风
康月琼
-
机构
重庆市政府研究室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南方农业》
2009年第5期5-8,共4页
-
基金
重庆市软科学计划项目(CSTC
2008CE9124)
-
文摘
扩大内需,投资是第一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本的强力支撑至关重要。重庆市农村资本长期“贫血”,引导城市资本——城市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投向“三农”,是破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难题,搞活农村经济的关键。
-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城市
城乡统筹
引导
扩大内需
“三农”
配套改革
统筹城乡
-
分类号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北宋的平民化宗法思潮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静
-
机构
重庆市政府研究室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38-42,共5页
-
文摘
宗法制度在宋代发生了重大变革,即由先秦时期形成于王室贵族之中,并在其后一直保留在帝王世系和豪门贵族中用以建构与维护其等级秩序的贵族式宗法制逐渐演变为平民的人文关系规范。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北宋兴起的平民化宗法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宗法制
施行范围
祭祀法
家谱
义庄
平民化宗法思潮
-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十项措施
被引量:3
- 7
-
-
作者
颜虹
李沛君
-
机构
重庆市政府研究室
重庆市委党校
-
出处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年第5期1-4,共4页
-
文摘
文化的产业化、经济化是现代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大趋势。要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利益,必然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施文化管理创新,加强文化建设,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对文化产品进行产业化、综合性、规模性开发,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扩大文化企事业的数量和规模,加快专门人才培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促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把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建成世界文化产业大国。
-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生产力
中国
产业结构
文化管理
创新
文化产品
-
Keywords
cultura
cultur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cultura industry
-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