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赖霞 刘河 +2 位作者 朱晓鹏 龙艳 邓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77)、D组(2μmol/L ASC+25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E组(25μmol/L Aβ+2μmol/L ASC)用于探讨重组ASC蛋白与Aβ蛋白结合。对照组[磷酸盐吐温缓冲液(PBST)]、Aβ组(10μmol/L Aβ)、Aβ+N端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Aβ+C端组(10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探讨细胞炎性反应。Ⅰ组(PBST)、Ⅱ组(10μmol/L Aβ)、Ⅲ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Ⅳ组(10μmol/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细胞毒性检测。N端组[10μg/ml AL177+10μg/ml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Aβ_(42)]、C端组(10μg/ml ab155970+10μg/ml FITC-Aβ_(42))、空白组(PBST)用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A组比较,C组细胞中Aβ聚集减少,D组Aβ聚集增多(P<0.01)。与对照组比较,Aβ+C端组Aβ引起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噻唑蓝法检测结果显示,Ⅱ组细胞活性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4.25 vs 0.73±5.68,P<0.01);Ⅲ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2.21 vs 0.73±5.68,P<0.05)。结论 ASC蛋白N端抗体AL177抑制Aβ聚集,ASC蛋白C端抗体ab155970促进Aβ聚集,并具有时间依赖性。C端抗体刺激Aβ引起炎性反应,N端抗体拮抗对Aβ神经细胞毒性。表明ASC不同表位抗体对Aβ聚集及神经毒性具有不同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毒性 免疫 抗体 表位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毯保温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廖利萍 陈鹏 +6 位作者 王科 吴晓苏 陈英 张晞 赵洁 王军 曲鑫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3-868,共6页
目的观察恒温毯保温在重型脑外伤(sTBI)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的sTBI患者112例,根据是否采用36.5℃恒温保温毯进行体表保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4)。采用床... 目的观察恒温毯保温在重型脑外伤(sTBI)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的sTBI患者112例,根据是否采用36.5℃恒温保温毯进行体表保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4)。采用床边寒战评估量表(BSAS)评估患者寒战发生率和级别,记录两组低温治疗中抗寒战药物用量、凝血功能、颅内压,以及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扩展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E)评分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寒战发生率和寒战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6.212, P <0.01);观察组抗寒战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t> 1.269, P <0.05)。观察组低温治疗6 h时,高凝状态开始改善,12 h时趋于稳定;对照组低温治疗12 h时,高凝状态开始改善,24 h时趋于稳定。观察组低温治疗6 h后,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后,GOSE评分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t> 1.168, P <0.05)。结论采用恒温毯保温可有效降低sTBI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寒战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高凝血症,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外伤 恒温保温毯 血管内低温治疗 寒战 高凝血症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老素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倩 李宝善 +2 位作者 梁霄 刘丹 马厚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0-576,共7页
目的探究体外转染克老素(Klotho,KL)基因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携带K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KL)及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感染细胞,并建立DEX诱导凋亡的细胞模型。运... 目的探究体外转染克老素(Klotho,KL)基因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携带K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KL)及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感染细胞,并建立DEX诱导凋亡的细胞模型。运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重组腺病毒的转染效果,qPCR与Western blot法分析KL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EX作用于MC3T3-E1细胞后的存活率及各研究组细胞的生存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研究组细胞的凋亡率;qPCR与Western blot分析凋亡标志物的mRNA、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分析caspase-9的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腺病毒成功感染MC3T3-E1成骨细胞,KL组和KL+DEX组的KL mRNA与蛋白表达量较非转染组明显升高。CCK-8法检测出DEX的适宜干预浓度为2.0 mmol·L^(-1)。DEX组、GFP+DEX组较其余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增加,Bax、Bcl-2的mRNA与蛋白表达分别表现出增加和降低趋势;KL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以及Bcl-2、Bax mRNA与蛋白表达较DEX组及KL+DEX组均明显改善。结论大剂量DEX的运用能够诱发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上调KL表达具有抵抗DEX诱导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提示上调KL表达可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性骨质疏松,为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所致医源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老素 地塞米松 MC3T3-E1成骨细胞 凋亡 Bcl-2 BAX CASPAS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Klotho抑制小鼠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锋 马厚勋 +3 位作者 李宝善 肖碧 黄倩 梁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1-735,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Klotho(KL)对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sRANK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过表达KL组(Ad-KL组)、空载体组(Ad-GFP组)与空白对照组。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腺病毒转染RAW264.7细胞... 目的探讨过表达Klotho(KL)对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sRANK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过表达KL组(Ad-KL组)、空载体组(Ad-GFP组)与空白对照组。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腺病毒转染RAW264.7细胞情况,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L的mRNA或蛋白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过表达KL对s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形态学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破骨细胞成熟标志物TRAP、组织蛋白酶K(CTSK)的mRNA或蛋白水平。结果与Ad-GFP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Ad-KL组细胞KL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RAP染色显示,Ad-KL组TRAP阳性细胞数量显少于Ad-GFP组和空白对照组,体积也更小;与Ad-GFP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Ad-KL组TRAP和CTSK mRNA和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过表达KL抑制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破骨细胞 RAW264.7细胞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