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涂运输 李平华 宋文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1-663,共3页
人工合成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PLA)及其共聚物的研究和应用是近年来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一大进展 ,为生物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 ,利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和可塑性等生物学特性 ,可用于制作眼内药物缓... 人工合成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PLA)及其共聚物的研究和应用是近年来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一大进展 ,为生物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 ,利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和可塑性等生物学特性 ,可用于制作眼内药物缓释系统 ,治疗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移植、眼内容炎等眼科各种疾病。主要介绍了PLA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降解材料 缓释药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的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珏 许光军 +1 位作者 王登学 陈再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25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内容包括患者就诊视力、预后视力、眼外伤类型、眼外伤分区、晶体损伤和(或)脱位、球内异物、... 目的:探讨早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25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内容包括患者就诊视力、预后视力、眼外伤类型、眼外伤分区、晶体损伤和(或)脱位、球内异物、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以及上述因素对视力预后的影响。结果:25例研究对象中,Ⅰ区损伤10只眼,占40.0%,Ⅱ区损伤8只眼,占32.0%,Ⅲ区损伤7只眼,占28.0%;就诊视力≥0.05有11只眼,占44.0%;就诊视力<0.05有14只眼,占56.0%;预后视力≥0.05有16只眼,占64.0%;预后视力<0.05有9只眼,占36.0%;就诊视力(P=0.017)、外伤分区(P=0.013)、有无玻璃体积血(P=0.033)及视网膜脱离(P=0.008)是影响预后视力的重要因素。结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经早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大部分可达到功能治愈和解剖治愈,就诊视力越好的患者手术疗效相对越好,伤口位于Ⅰ区的预后视力明显优于Ⅲ区,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会显著影响预后视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眼外伤 球内异物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涂运输 阴正勤 +1 位作者 李灿 李家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手术适应证的探讨。方法已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6例(46眼),均合并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所有病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后房型折...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手术适应证的探讨。方法已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6例(46眼),均合并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所有病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9~24个月。观察术前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房角、房水流畅系数(C)与压畅比(PO/C)和降眼压用药数量等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平均眼压(配对t检验,P<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术前(配对秩和检验,P<0.01)。前房深度加深(配对t检验,P<0.01)。房角全部开放36眼(78.26%)。术后房水流畅系数(C)与压畅比(PO/C)有明显改善(配对t检验,P<0.01)。术后平均使用降眼压药数量明显减少(配对t检验,P<0.01)。另有7眼(15.21%)术后眼压仍>25mmHg,遂行滤过性手术治疗。结论晶状体摘除、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的一种有效的选择,但对房角关闭粘连超过270°以上,则有必要联合小梁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房角分离术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药物缓释系统抑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涂运输 李平华 +3 位作者 范佳清 王芳群 李嘉文 王晶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药物缓释系统(ADM-DDS)对兔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抑制作用及其毒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自制聚乳酸(PLA)为载体的眼内植入型ADM-DDS,内含ADM 22μg。采用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 目的 探讨阿霉素药物缓释系统(ADM-DDS)对兔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抑制作用及其毒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自制聚乳酸(PLA)为载体的眼内植入型ADM-DDS,内含ADM 22μg。采用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动物模型,术中将ADM-DDS植入15只兔眼晶状体囊袋内。术后临床常规检查,第4周行病理组织学及电镜检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减轻(t=2,P<0.01),Soemmering环面积减小(t=20.51,P<0.01),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s)细胞核固缩坏死,胞浆凝集、空泡变性。两组之间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密度以及光镜下角膜、虹膜、睫状体、视网膜组织均无差异。结论 兔眼内植入ADM-DDS通过ADM缓释作用抑制了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RLECs的增殖。ADM-DDS对兔眼角膜、虹膜、睫状体及视网膜无明显毒性。以PLA为载体的DDS将有可能成为临床上药物预防PCO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药物 缓释系统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后囊膜混浊 实验研究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唐豪 熊洁 赵丹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异体巩膜额肌悬吊术和阔筋膜额肌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76例90眼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额肌瓣悬吊术24例30眼,异体巩膜额肌悬吊28例32眼,阔筋膜额肌悬吊24例28眼,...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异体巩膜额肌悬吊术和阔筋膜额肌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76例90眼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额肌瓣悬吊术24例30眼,异体巩膜额肌悬吊28例32眼,阔筋膜额肌悬吊24例28眼,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上睑弧度、双重睑形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额肌瓣悬吊术取材方便,复发率低,上睑弧度匀称,但双重睑形成稍差。异体巩膜与阔筋膜额肌悬吊术,双重睑形成良好,但复发率稍高。结论:额肌瓣悬吊术、异体巩膜额肌悬吊术和阔筋膜额肌悬吊术均能有效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根据患者的条件和意愿加以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额肌瓣膜 异体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抑制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涂运输 李平华 +2 位作者 范佳清 李佳文 袁长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阿霉素 (adriamycin,ADM)抑制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 (rabbit lens epithelial cells,RL EC)增殖的作用及客观评价后囊膜混浊 (posterior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方法。方法 采用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联...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阿霉素 (adriamycin,ADM)抑制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 (rabbit lens epithelial cells,RL EC)增殖的作用及客观评价后囊膜混浊 (posterior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方法。方法 采用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动物模型 ,术中将携带 ADM药物缓释系统植入 15只兔眼晶状体囊袋内。术后观察后囊膜混浊情况 ;术后第 4周 ,链霉亲和素免疫组化法 (strept- avidin- biotin- enzyme com ple,SABC)检测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的 PCNA阳性表达下降 ,2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ADM能有效抑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 RL EC的增殖 ,免疫组化技术 (SABC法 )检测 RL EC的 PCNA的表达 ,为实验室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核 抗原 后囊膜混浊 白内障 囊外摘出 超声乳化吸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不同植入方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豪 赵丹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37-239,25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的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96例(96只眼)行不同方法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手术,其中采用直接巩膜壳内植入(①式)34例,直接眶内植入(②式)36例,自体或异体巩膜包裹义眼台眶内植入(③式)26例,随...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的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96例(96只眼)行不同方法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手术,其中采用直接巩膜壳内植入(①式)34例,直接眶内植入(②式)36例,自体或异体巩膜包裹义眼台眶内植入(③式)26例,随访3~72个月。结果:3种不同术式均取得满意效果,眼眶饱满,义眼台活动度好。主要并发症有:结膜裂开,义眼台暴露等,其中义眼台暴露发生率①式明显高于②、③式(P<0.05),而结膜裂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直接眶内植入手术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不需自体或异体巩膜材料,有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义眼台 植入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黄斑区GCIPL厚度的观察研究
8
作者 张静 刘珏 陈再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9-1212,共4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macular 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是否发生改变,为OSAS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macular 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是否发生改变,为OSAS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及市人民医院的124例确诊OSAS者为观察组,6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均取右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2组患者黄斑区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及黄斑区各区GCIPL厚度。结果:观察组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及各区GCIPL厚度均小于对照组,2组黄斑区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上方GCIPL厚度、鼻上方GCIPL厚度、鼻下方GCIPL厚度、下方GCIPL厚度、颞下方GCIPL厚度、颞上方GCIPL厚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5,P=0.001;t=2.491,P=0.014;t=2.822,P=0.005;t=2.567,P=0.011;t=3.046,P=0.003;t=3.279,P=0.001;t=3.432,P=0.001;t=3.086,P=0.002)。结论:OSAS患者黄斑区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及各区GCIPL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OSAS患者在出现相应眼科临床症状前,其黄斑区GCIPL层变薄,与早期开角型青光眼黄斑区改变类似,OSAS患者缺氧和对血流灌注的影响可能是黄斑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