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雯 徐丹 成孟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65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87)与非感染组(n=178),观察消化内科并...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65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87)与非感染组(n=178),观察消化内科并发医院感染老年患者的感染部位及经菌株分离培养后的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65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感染共87例,其中呼吸道感染33例、泌尿系统感染15例、消化系统感染2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3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例。87例消化内科并发医院感染老年患者经细菌培养分离出8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28株(32.18%),革兰阴性菌共52株(59.77%),真菌共7株(8.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性别、病程、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等基线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糖尿病、留置导尿管、血红蛋白、白蛋白、留置胃管等基线资料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抗生素使用时间>48 h、住院时间>15 d、机械通气、糖尿病、留置导尿管、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留置胃管是影响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消化内科并发医院感染老年患者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占主导位置,且医院感染发生与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糖尿病、留置导尿管、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留置胃管等因素有关,临床应提高重视,通过予以相关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老年 医院感染 病原菌分布 危险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阳 万晓强 郭进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内镜诊断及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探讨提高两者符合率的方法。方法:纳入内镜诊断并行病理活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92例,对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CAG内镜...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内镜诊断及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探讨提高两者符合率的方法。方法:纳入内镜诊断并行病理活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92例,对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CAG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了解两者诊断CAG的符合率。结果:192例内镜诊断为CAG患者中,同时被病理诊断的仅56例,两者的符合率为29.17%。将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为胃黏膜红白相间、胃黏膜变薄伴有血管暴露且呈透明状、胃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有结节和颗粒状、同时具备上述表现4种特性,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33.7%、24.8%、32.8%、42.7%,四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3)。将内镜下活检部位分为胃窦、胃角、胃体,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25.9%、39.5%、47.5%,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镜下活检标本数为1、2、3、4者,其CAG符合率分别为26.6%、34.5%、66.7%、100.0%,其中活检标本数为1块和大于1块(2~4块)的CAG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89)。内镜下与病理诊断均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为52.0%,病理诊断为非CAG患者中HP感染率为45.5%,两者的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455)。病理确诊为CAG且行13C呼气实验50例,其中镜下A表现[胃黏膜红白相间,或(且)以白为主]、B表现(胃黏膜变薄,血管暴露且呈透明状)、C表现(胃黏膜粗糙状,伴或不伴有结节和颗粒状)HP感染率分别为48.5%、37.5%、29.2%,三者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594)。结论:内镜诊断CAG存在误诊和漏诊现象,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内镜下萎缩性胃炎的多样性表现,并与病理诊断充分结合,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 病理 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复发恐惧在中青年淋巴瘤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莉 毛敏 +1 位作者 李雯 陈英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4-830,共7页
目的:探讨癌症复发恐惧在中青年淋巴瘤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28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淋巴瘤患者创伤后... 目的:探讨癌症复发恐惧在中青年淋巴瘤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28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淋巴瘤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9.69±17.75)分,与既往调查结果一致,个人力量条目均分最高;淋巴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量表总分为(40.01±9.08)分,高于大肠癌、乳腺癌患者得分;淋巴瘤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134.61±22.11)分,家庭功能处于一般水平。创伤后成长、癌症复发恐惧、家庭功能三者两两之间存在相关性。癌症复发恐惧在创伤后成长与家庭功能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32.69%。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重视家庭访视和居家护理的作用,提高家属对患者治疗康复护理的积极性和投入度,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加强健康教育,分享成功抗癌经验,降低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创伤后成长 癌症复发恐惧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23和IL-17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7
4
作者 郑紫丹 万晓强 刘梁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血清IL-23和IL-17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明确诊断的UC患者54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23和IL-17的水平。结果:UC组患者血清IL-2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血清IL-23和IL-17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明确诊断的UC患者54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23和IL-17的水平。结果:UC组患者血清IL-23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8.76,21.48,P<0.01)。在轻度、中度、重度UC患者血清中,IL-23和IL-17的浓度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重度患者高于中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三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0.01)。IL-23和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8,P<0.01)。结论:IL-23与IL-17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UC的慢性炎症形成过程;两者表达水平有密切相关性,IL-23可能通过诱导IL-17的产生而使后者在UC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IL-23 IL-17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