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语文经典文学作品教学跨文化视角探索
1
作者 钱春兰 《中华手工》 2024年第17期89-91,共3页
本文讨论高中语文经典文学作品教学融入跨文化视角的意义与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文化对比融合、多元解读及技术辅助,如跨时空对比、文化融合活动和批判性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 本文讨论高中语文经典文学作品教学融入跨文化视角的意义与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文化对比融合、多元解读及技术辅助,如跨时空对比、文化融合活动和批判性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同理心,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研究对高中语文经典文学作品跨文化教学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经典 文学作品教学 跨文化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能力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官炳才 黄太平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年第10期34-39,共6页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追求,其逻辑终点应该聚焦在学生阅读的生长性与可持续性上。如果要达成这样的阅读追求,整本书阅读研讨与实践的重心就应该移置于关键能力视域之下,否则,泛泛地谈阅读策略,那是没有价值意义的。整本书阅读的现状怎样?其...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追求,其逻辑终点应该聚焦在学生阅读的生长性与可持续性上。如果要达成这样的阅读追求,整本书阅读研讨与实践的重心就应该移置于关键能力视域之下,否则,泛泛地谈阅读策略,那是没有价值意义的。整本书阅读的现状怎样?其价值指向在哪里?关键能力视域下的阅读建构力、思维力两个策略视点如何实践?本文试做探讨,供一线教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能力 整本书阅读 建构力 思维力 中学语文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例课程”的认知建构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官炳才 张祖国 邓小军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0年第6期42-47,共6页
没有课程意识聚焦的课例研究,教师和学生是没有内在驱动力的;师生内驱力缺失,课例研究则只见“热闹”,不见“门道”。做真做实课例,并辐射其示范引领功能,这样的课例就得基于“课程”;课例课程应该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典型性、选择性、... 没有课程意识聚焦的课例研究,教师和学生是没有内在驱动力的;师生内驱力缺失,课例研究则只见“热闹”,不见“门道”。做真做实课例,并辐射其示范引领功能,这样的课例就得基于“课程”;课例课程应该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典型性、选择性、建构性特征。在课例课程视域下开展课例研修活动,课程理念上要践行“用教材教”,课程价值上要突出“思维核心”,课程开发上要凸显“自主建构”,课程运作上要用好“问题驱动”,学生“愤”“悱”时要适需“搭建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例课程 认知建构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文解读的深度,取决于解读的视角——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雷刚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4期4-5,共2页
任何一篇文本的解读都是要追求深度的,对课文的深度解读,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解读视角。很多文本的解读往往有着多重视角,选择不同的视角,往往也就有着不同的解读过程与结果,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实现多元解读的原因。人教版高中语文《... 任何一篇文本的解读都是要追求深度的,对课文的深度解读,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解读视角。很多文本的解读往往有着多重视角,选择不同的视角,往往也就有着不同的解读过程与结果,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实现多元解读的原因。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是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之一,有同行在解读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解读认识:在秦统一六国这一大势所趋的历史潮流下,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是逆历史大潮而动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荆轲的侠义精神固然可嘉,然而他的失败又是注定和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学 多元解读 深度解读 秦统一六国 课文解读 经典名篇 侠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寂、远、空:王维山水田园诗里的道家文化因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太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6期5-7,共3页
以“诗佛”著称于盛唐的诗人王维,其山水田园诗里充满了道家文化因子的种种“禅趣”,而这种种“禅趣”全都体现在三个字上,那就是:寂、远、空。所谓“寂”不是没有一点声音,不是物理的静,而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澄怀净虑的状... 以“诗佛”著称于盛唐的诗人王维,其山水田园诗里充满了道家文化因子的种种“禅趣”,而这种种“禅趣”全都体现在三个字上,那就是:寂、远、空。所谓“寂”不是没有一点声音,不是物理的静,而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澄怀净虑的状态。所谓“远”就是恢廓精神器局,进入一种超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远游之境,开启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之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文化因子 道家 王维 “远” 超现实 陶渊明 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赋能
6
作者 陈美林 《今日教育》 2019年第5期30-31,共2页
我所在的学校并非名校,所带的班级也并不出类拔萃这是一个文科班,女生多,男生少,学生个性强,个体差异大,凝聚力不足----接手这个班级,对我来说是一项挑战如今,这个班级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个班级竞争激烈、千帆竞发,这个班级有梦想、... 我所在的学校并非名校,所带的班级也并不出类拔萃这是一个文科班,女生多,男生少,学生个性强,个体差异大,凝聚力不足----接手这个班级,对我来说是一项挑战如今,这个班级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个班级竞争激烈、千帆竞发,这个班级有梦想、有力量,敢想敢干年级前十我们班占据大壁江山,朗诵比赛我们一举夺魁,校园歌手大赛我们轻松拿下冠军,舞蹈比赛排行榜我们长期问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竞争 劳动 舞蹈比赛 学生个性 个体差异 团结友爱 文科班 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魅力无限的函数新定义问题
7
作者 张静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22年第1期29-29,共1页
函数的新定义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新概念、新性质等。下面举例分析,供大家学习与提高。一、新定义的概念问题准确理解新定义的概念,将所给新定义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 高考命题 命题形式 函数 解决问题 魅力无限 定义 举例分析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实评改习作,增强文章的“思辨”性——以指导高考生评改几篇同龄人的习作为例
8
作者 黄太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4期124-125,共2页
笔者认为,要改变作文评改的行为("头顶着石碓唱戏——费力不讨好")和效果("少、慢、差、费")饱受诟病的局面,唯有在指导学生精当地评改同龄人习作的实践方面——如何克服习作里思辨性不强的主要毛病——下一番功夫... 笔者认为,要改变作文评改的行为("头顶着石碓唱戏——费力不讨好")和效果("少、慢、差、费")饱受诟病的局面,唯有在指导学生精当地评改同龄人习作的实践方面——如何克服习作里思辨性不强的主要毛病——下一番功夫.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对自己和同龄人撰写的议论文(主要指考前训练的习作)所持重要且易混概念界定的精准性,做到对所给作文材料的理解正确、推理合理、准确表达,另一方面,教师要要求学生及其同龄人尽力避免习作思维结果的简单化、推理过程的苟简化、语言表达的虚浮化,文章中心及结构的模糊化和枝蔓化,增强莘莘学子习作的思辨性,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受益.如何做到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评改 同龄人 思辨性 习作 文章 高考生 推理过程 易混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