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窍活血汤联合参七脑康胶囊对颅脑损伤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及血清IL-6、TNF-α、MPO、PCT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蒋铭 李军 +2 位作者 万年亮 李博 张志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究通窍活血汤联合参七脑康胶囊对颅脑损伤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颅脑损伤患... 目的探究通窍活血汤联合参七脑康胶囊对颅脑损伤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硫酸镁+盐酸纳洛酮治疗;研究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通窍活血汤+参七脑康胶囊治疗,比较其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47%,较对照组71.05%高(P<0.05);2组治疗后NIHSS、MMSE、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MPO、PCT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04%,与对照组13.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给予窍活血汤与参七脑康胶囊,可改善患者额神经功能及血清IL-6、TNF-α、MPO、PC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参七脑康胶囊 颅脑损伤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血管数目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志国 夏丹丹 +1 位作者 李博 蒋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责任血管数目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单责任血管48例、多责任血管32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Brisman标准评价疗效并计算总有... 目的探讨不同责任血管数目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单责任血管48例、多责任血管32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Brisman标准评价疗效并计算总有效率,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口角麻木、听力下降、短暂性滑车神经麻痹、手术切口红肿)和术后1年三叉神经痛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1,P=0.000),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2,P=0.318)。单责任血管组48例患者中治愈40例(83.33%)、显效4例(8.33%)、有效2例(4.17%),总有效率95.83%(46/48);7例(14.58%)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4例(8.33%)、口角麻木1例(2.08%)、短暂性滑车神经麻痹2例(4.17%);2例(4.17%)复发。多责任血管组32例患者中治愈27例(84.38%)、显效3例(9.38%)、有效1例(3.13%),总有效率96.88%(31/32);6例(18.75%)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4例(12.50%)、听力下降1例(3.13%)、手术切口红肿1例(3.13%);2例(6.25%)复发。两组总有效率(χ~2=1.863,P=0.4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χ~2=2.119,P=0.378)和复发率(校正χ~2=2.075,P=0.3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责任血管和多责任血管的三叉神经痛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脑组织移位程度CT参数与颅内压升高相关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程文 张志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究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头部脑组织移位程度CT参数与颅内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单侧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均行头部CT检查并测量中线两侧CT值、中线两侧CT值比值和中线移位距离... 目的探究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头部脑组织移位程度CT参数与颅内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单侧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均行头部CT检查并测量中线两侧CT值、中线两侧CT值比值和中线移位距离;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究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头部CT参数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T参数对颅内压升高的预测效能。结果相关分析显示,中线两侧CT值比值(r=0.478,P=0.000)和中线移位距离(r=0.378,P=0.000)与颅内压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中线两侧CT值比值、中线移位距离及二者联合预测颅内压升高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0.687~0.889,P=0.000)、0.89(95%CI:0.794~0.943,P=0.000)、0.91(95%CI:0.845~0.970,P=0.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5%和73.81%、69.05%和90.48%、80.95%和85.71%,其中二者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优于中线两侧CT值比值(t=⁃2.964,P=0.003)。结论单侧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脑组织移位程度CT参数与颅内压水平密切相关,联合中线两侧CT值比值和中线移位距离预测颅脑创伤后颅内压升高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颅内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短期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蒋铭 张志国 +1 位作者 李博 李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886,共8页
目的筛查低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短期临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动脉瘤夹闭术或栓塞术的aSAH患者共293例,世界神经外... 目的筛查低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短期临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动脉瘤夹闭术或栓塞术的aSAH患者共293例,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NFS)神经功能分级Ⅰ~Ⅱ级,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短期临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通过构建Nomogram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预测效能,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校准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55例)≥65岁(χ^(2)=18.516,P=0.000)和WFNS分级Ⅱ级(χ^(2)=9.491,P=0.002),以及术后并发迟发性脑缺血(χ^(2)=28.355,P=0.000)、分流依赖性脑积水(χ^(2)=33.497,P=0.000)和颅内出血(χ^(2)=17.744,P=0.000)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238例)。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OR=1.241,95%CI:1.021~1.772;P=0.000)、术后并发迟发性脑缺血(OR=9.462,95%CI:1.302~23.823;P=0.010)和分流依赖性脑积水(OR=6.092,95%CI:2.730~16.201;P=0.000)是术后短期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这3项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33(95%CI:0.772~0.897,P=0.000),当Youden指数为0.520时灵敏度79.28%、特异度72.69%,截断值128分,该模型预测效能优于3项指标单独应用(均P=0.000)。经Bootstrap内部验证法、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校准曲线验证,模型区分度较高(一致性指数0.908)、稳定性良好(χ^(2)=1.078,P=0.693)、校准度良好。结论年龄≥65岁、术后并发迟发性脑缺血和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是低级别aSAH患者术后短期临床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基于这3项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对低级别aSAH患者术后短期临床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列线图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