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温敏性能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丁萍萍 傅相锴 +1 位作者 陈祝君 涂小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3-666,共4页
利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质量配比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MEA)或甲基丙烯酸丁酯(MBA)线型共聚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 利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质量配比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MEA)或甲基丙烯酸丁酯(MBA)线型共聚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测定了共聚物水溶液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共聚单体的配比LCST可在18~32℃范围内调节。对聚合物水溶液进行UV测试发现,共聚物水溶液在LCST附近光透过率变化显著,共聚物水溶液在LCST温度之上为白浊状态而在该温度下为清澈透明状,在LCST以下,溶液的透光率受到浓度、单体投料比等因素影响。该变化过程呈现可逆性,且变化迅速,灵敏性高,重复性好,在智能调光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酯) 共聚物水溶液 LCST温度 温敏聚合物 调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晶态层状载体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轴向固载手性Salen Mn(Ⅲ)的合成及催化烯烃的环氧化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小艳 傅相锴 +2 位作者 刘志坚 许江威 罗云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05-2612,共8页
在温和条件合成了新型晶态层状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载体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其可能的理想结构模型.对该载体进行氯甲基化和酚羟基化修饰后,轴向配位固载手性Salen Mn(Ⅲ),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多相催化剂... 在温和条件合成了新型晶态层状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载体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其可能的理想结构模型.对该载体进行氯甲基化和酚羟基化修饰后,轴向配位固载手性Salen Mn(Ⅲ),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多相催化剂.以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源,考察了其对α-甲基苯乙烯及茚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这类固载催化剂具有与均相Jacobsen催化剂相当或更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并具有优良的重复使用性.特别是在该氧化体系中,当无助催化剂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NMO)参与时,固载催化剂获得更高的转化率及e.e.值,这为其扩大化生产增加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 酚羟基化 手性SalenMn(Ⅲ) 不对称环氧化 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PSLi/P(MMA-VAc)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5
3
作者 牛丽丹 傅相锴 +1 位作者 刘素娟 杜秋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1-396,共6页
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PAMPSL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与LiClO4共混,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用FTIR,TG,XRD,DMA,SEM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机械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及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 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PAMPSL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与LiClO4共混,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用FTIR,TG,XRD,DMA,SEM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机械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及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MPSLi与P(MMA-VAc)共混后结晶状态发生变化,交联网络变得密实,提高了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聚合物电解质膜含有较多微孔结构,孔径为5~10μm;在20℃时,当n(MMA)∶n(VAc)=2∶8,m(PAMPSLi)∶m[P(MMA-VAc)]=5∶95,m(LiClO4)∶m(copolymer)=15∶85时,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可达到1.68×10-3S/cm,且电导率未出现随LiClO4含量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的现象.将此电解质用于全固态电致变色显示器件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对加入PAMPSLi后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和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 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离子电导率 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态层状苯乙胺-N,N-双甲基膦酸锆的合成及层间距异常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晓川 傅相锴 +3 位作者 李跃东 龚必伟 陈俊显 涂小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0-295,共6页
本文用氢氟酸络合法合成了高结晶度的苯乙胺-N,N-双甲基膦酸锆(ZBEDP),用1HNMR、31PNMR、FTIR、TG-DSC、XRD和SEM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热重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直到400℃层状结构才开始破坏。XRD和SEM结果表... 本文用氢氟酸络合法合成了高结晶度的苯乙胺-N,N-双甲基膦酸锆(ZBEDP),用1HNMR、31PNMR、FTIR、TG-DSC、XRD和SEM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热重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直到400℃层状结构才开始破坏。XRD和SEM结果表明ZBEDP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其层间距(1.70nm)比α-ZrP(0.76nm)增加了0.94nm。有趣的是ZBEDP的层间距比少一个C原子的苄胺-N,N-双甲基膦酸锆(ZBMDP)减少了0.06nm,与烷胺双膦酸锆的层间距线性关系相反。ZBEDP层间距反常现可能是-NCH2CH2C6H5部分在层板间的空间排列不同于ZBMDP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胺 苯乙胺-N N-双甲基膦酸 苯乙胺-N N-双甲基膦酸锆 层状化合物 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离子液体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秋亮 傅相锴 +1 位作者 刘素娟 牛丽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4-1618,共5页
以N-乙烯基咪唑、溴乙酸甲酯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1-乙烯基-3-乙酸甲酯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MVIm-TFSI)。将其与LiTFS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共混制得了不... 以N-乙烯基咪唑、溴乙酸甲酯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1-乙烯基-3-乙酸甲酯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MVIm-TFSI)。将其与LiTFS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共混制得了不同质量比的聚合物电解质。核磁共振(1 HNMR)、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交流阻抗(AC impedance)等对电解质的测试结果表明,PMVIm-TFSI掺杂到P(MMA-VAc)和LiTFSI组成的电解质中后其电导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30℃下最高可达4.71×10-4S/cm,同时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外,该共混电解质(透过率≥90%)还可以运用到电致变色器件(ECD)导电离子材料中,也显示出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热稳定性 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聚合-无机杂化载体材料ZnPS-PVPA的合成及表征
6
作者 胡小艳 傅相锴 +1 位作者 黄静 许江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3-1576,共4页
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 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XRD、N2吸附、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其可能的理想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这类新型杂化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有一定的比表面及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 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 热稳定性 层状结构 载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层状晶态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7
作者 苗强 傅相锴 +3 位作者 黄静 李超 陈国栋 王国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84-1990,共7页
将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二水合醋酸锌和磷酸二氢铵在温和的条件下反应,通过调节无机磷酸盐和有机膦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通过FTIR,TG,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 将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二水合醋酸锌和磷酸二氢铵在温和的条件下反应,通过调节无机磷酸盐和有机膦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通过FTIR,TG,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是一种新型层状晶态的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特殊的多孔结构.将其作为催化剂载体,以芳香二胺作为连接基团,轴向固载手性Salen Mn(Ⅲ)制备了多相催化剂,并用于非功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催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以m-CPBA/NMO为氧化体系催化α-甲基苯乙烯和茚的反应中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如催化茚的e.e.值可达99%,并且可以回收利用,循环使用8次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 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 层状晶态 特殊多孔结构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层状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磷酸铝(AlPS-PVPA)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小菊 傅相锴 +1 位作者 黄静 贾紫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41-2346,共6页
以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磷酸二氢钠作磷(膦)源,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有机膦酸和无机磷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化学计量比的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铝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通过FTIR、TG、N2吸附、XRD、SEM和TEM... 以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磷酸二氢钠作磷(膦)源,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有机膦酸和无机磷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化学计量比的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铝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通过FTIR、TG、N2吸附、XRD、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其理想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这类杂化材料具有规则的层状结构和较高的热稳定性,作为催化剂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磷酸铝 微孔介孔材料 催化剂载体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吩噻嗪衍生物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涂茜 傅相锴 王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2-1105,共4页
合成了系列10-N取代的吩噻嗪衍生物(phenothiazine derivatives,PDs),利用氢谱、碳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光谱对其电化学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组装了以PDs作为阳极电致变色材料,紫罗精作为阴极电... 合成了系列10-N取代的吩噻嗪衍生物(phenothiazine derivatives,PDs),利用氢谱、碳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光谱对其电化学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组装了以PDs作为阳极电致变色材料,紫罗精作为阴极电致变色材料的新型阴极-阳极复合电致变色器件。当施加2.4V电压时器件阴极材料显示蓝色,而施加反向电压时阳极材料显示为红色,颜色可逆转换且其响应时间<250ms,循环次数超过104,可实现寻址。PDs作为阳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致变色性能并且廉价环保,是一种令人瞩目的新型电致变色阳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噻嗪衍生物 电致变色效应 阳极电致变色材料 电致变色器件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胺对晶态层状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的插层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怀志 傅相锴 +2 位作者 王长炜 罗云飞 贾紫永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2-876,共5页
合成了晶态层状有机-无机多功能材料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α-ZPPVPA),并研究了正丁胺(BA)对α-ZPPVPA的插层性能。用元素分析、XRD、IR、TG、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α-ZPPVPA及其插层化合物α-ZPPVPA-BA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结... 合成了晶态层状有机-无机多功能材料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α-ZPPVPA),并研究了正丁胺(BA)对α-ZPPVPA的插层性能。用元素分析、XRD、IR、TG、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α-ZPPVPA及其插层化合物α-ZPPVPA-BA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正丁胺成功地插入了α-ZPPVPA层板之间,层间距为2.41 nm,正丁胺的插入使α-ZPPVPA的层间距(1.66 nm)增大了0.75 nm,插入的正丁胺在α-ZPPVPA中呈双分子层排列,且苯乙烯基侧链不饱和双键的存在不影响α-ZPPVPA与正丁胺的插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 层状化合物 插层 正丁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VAc-LiAA)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表征
11
作者 刘素娟 傅相锴 +1 位作者 牛丽丹 杜秋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15-2118,2122,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锂(LiAA)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MMA-VAc-LiAA)三元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锂(LiAA)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MMA-VAc-LiAA)三元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P(MMA-VAc-LiAA)与LiClO4共混,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用交流阻抗方法测试了电解质膜的电导率,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可以达到10-3S/cm。而且离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电导率-温度曲线符合Arrhenius方程。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P(MMA-VAc)的基础上,引入第三单体LiAA可以改善膜的收缩性与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锂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甲基化ZPS-IPPA轴向固载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及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涂小波 傅相锴 +2 位作者 胡小艳 陈俊显 邹晓川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9,共8页
以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为载体,对其苯环氯甲基化、磺酸化后与手性Salen Mn(Ⅲ)轴向配位,合成了一类新的固载型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采用FTIR,XPS,SEM,TEM,N2吸附等对催化剂表征.分别在次氯酸钠溶液和间氯过氧... 以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为载体,对其苯环氯甲基化、磺酸化后与手性Salen Mn(Ⅲ)轴向配位,合成了一类新的固载型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采用FTIR,XPS,SEM,TEM,N2吸附等对催化剂表征.分别在次氯酸钠溶液和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体系中,考察了固载催化剂对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茚等非功能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均相催化剂相比,对映体选择性明显提高.尤其在m-CPBA/NMO氧化体系中0℃反应12h,茚的环氧化物的转化率及ee值均达到99%以上.并且催化剂容易分离,回收使用5次仍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 磺酸化 轴向配位固载 SALEN Mn(Ⅲ) 不对称环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