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设计
1
作者 杜春林 周倩 +2 位作者 邓宇 涂莹莹 奚绉画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为(107+255+660+255+107)m公轨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上层设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宽38 m,下层设双向两线城市轨道,宽19.2 m。交接墩、辅助墩和桥塔横梁处均设置竖向支座,交接墩和桥塔处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及横向抗...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为(107+255+660+255+107)m公轨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上层设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宽38 m,下层设双向两线城市轨道,宽19.2 m。交接墩、辅助墩和桥塔横梁处均设置竖向支座,交接墩和桥塔处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及横向抗震挡块,桥塔处设置大吨位纵向抗震粘滞阻尼器。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梁,采用2片主桁倒梯形断面,三角形桁式,主桁横向间距18 m、高12.606 m,节间长15 m。桥塔采用水滴形混凝土结构,总高236 m,设3道横梁。斜拉索采用∅7.0 mm镀锌高强度低松弛平行钢丝HDPE护套成品索,标准抗拉强度1770 MPa,梁端采用创新型双锚拉板锚箱式索梁锚固,塔端采用环向预应力锚固。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整体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轨道+汽车荷载共同作用下,主桥结构挠跨比为1/1204;最大双悬臂状态和单悬臂状态下结构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7.8和23.4,结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倒梯形断面 双锚拉板锚箱 水滴形桥塔 有限元法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乡镇污水厂尾水的脱氮效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绍春 王钦 +1 位作者 吕波 文浩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针对乡镇污水厂尾水碳源不足的特点,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HRT、碳氮比(C/N)、碳源种类对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深度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RT为60~80 min,C/N为4.5~5.5,以玉米芯浸泡液作为碳源时,DNBF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出水水质稳... 针对乡镇污水厂尾水碳源不足的特点,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HRT、碳氮比(C/N)、碳源种类对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深度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RT为60~80 min,C/N为4.5~5.5,以玉米芯浸泡液作为碳源时,DNBF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出水水质稳定且能满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的排放限值。DNBF处理效能与原水C/N和工艺HRT显著相关,当HRT降至40 min以下时,出水COD明显升高;当C/N降至4.5以下时,填料层内出现不同程度的NO_(2)^(-)-N积累问题。DNBF最佳运行参数为HRT=60 min、C/N=5.5、以玉米芯浸泡液为碳源,此条件下其出水TN、NO_(3)^(-)-N、NH_(4)^(+)-N、COD、TP平均浓度分别为7.77、3.98、1.13、24.23、0.27 mg/L,对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18%、68.46%、47.95%、74.04%、38.99%,脱氮效果以及对其它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生物滤池 碳源 碳氮比 水力停留时间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SHAP的地铁建成环境与站点出行距离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培坤 陈旭梅 +3 位作者 鲁文博 马嘉欣 刘屹 王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4-1633,共10页
相较于传统地铁客流量特征分析,地铁站点平均出行距离的研究可以更加精细化了解地铁网络客流流动性特征。为探究多重建成环境与站点平均出行距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西安市地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兴趣点分布、周边交通建成环境... 相较于传统地铁客流量特征分析,地铁站点平均出行距离的研究可以更加精细化了解地铁网络客流流动性特征。为探究多重建成环境与站点平均出行距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西安市地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兴趣点分布、周边交通建成环境、站点自身属性等方面构建11种建成环境指标,建立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的XGBOOST-SHAP归因分析架构的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以揭示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将该模型拟合回归效果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及最小二乘回归(OLS)进行比较,以验证XGBOOST模型在拟合回归效果上的优势。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的R方、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值分别为0.75、0.95、1.36,其拟合效果要优于GBDT与OLS模型。站点平均出行距离呈现出明显的环状分布的空间异质性。SHAP归因分析结果表明:距市中心距离特征贡献最大,路网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公交线路数量以及住宅数量对出行距离的贡献度也相对较高;POI香农熵指数、餐饮服务点对平均出行距离的正负反馈不明显;其余指标对平均出行距离的影响均呈现出正负反馈机制结合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交通需求分析、线路容量优化、运营效果评估等提供了数据支撑,可有效提高地铁交通便利性,满足不同区域的出行需求并改善整个地铁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建成环境 出行距离 XGBOOST模型 SHAP归因分析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典型低影响开发设施水文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绍春 吴欢欢 +2 位作者 吴攀 杨清伟 吕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1-727,共7页
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水文性能直接影响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总结和探讨了典型LID设施的水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渗透系数、保水性和蒸散对径流总量控制、峰值流量控制、峰值延迟时间等的影... 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水文性能直接影响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总结和探讨了典型LID设施的水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渗透系数、保水性和蒸散对径流总量控制、峰值流量控制、峰值延迟时间等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设施 渗透系数 保水性 蒸散 水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设施中轮胎磨损颗粒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5
作者 张芮豪 罗玲利 +3 位作者 梁琳 敖良根 李果 潘伟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9-573,578,共6页
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生态城为研究区域,选取并采集已有的典型海绵设施土壤样本,采用密度分离方法提取出TWP,对不同类型海绵设施中的TWP进行提取后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TWP在海绵设施中的“汇”“源”分析,评估了TWP在不同... 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生态城为研究区域,选取并采集已有的典型海绵设施土壤样本,采用密度分离方法提取出TWP,对不同类型海绵设施中的TWP进行提取后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TWP在海绵设施中的“汇”“源”分析,评估了TWP在不同海绵设施中的生态释放风险。结果表明,各海绵设施采样点均处于低风险级别。生态风险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停车场>雨水集点>下水道口>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其中停车场生态风险指数为31,下水道口、生物滞留带及雨水花园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设施 轮胎磨损颗粒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中心城区排水管渠臭气的分布与成因
6
作者 毛绪昱 贺艺 续延晨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6-110,共5页
通过对重庆市中心城区排水管渠臭气的调研和检测,研究排水管渠臭气的分布及其成因,并从臭气防控与整治角度就排水管渠的设计与改造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不同业态区域排水管渠的臭气指标浓度值差异明显:商圈集中区域餐饮废水比例高,... 通过对重庆市中心城区排水管渠臭气的调研和检测,研究排水管渠臭气的分布及其成因,并从臭气防控与整治角度就排水管渠的设计与改造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不同业态区域排水管渠的臭气指标浓度值差异明显:商圈集中区域餐饮废水比例高,臭气浓度最高,浓度中位数为549;居住区域臭气浓度最低,浓度中位数为131。排水管渠臭气以硫化氢为主,其浓度均远超臭阈值,而氨气浓度基本位于臭阈值以下。雨污混错接区域的臭气浓度是完全分流制区域的1.7~2.2倍。当管渠存在跌水时,排污高峰期和低谷期的臭气浓度相对于无跌水情况分别提高了1.2倍和2.4倍。重庆独特的气候条件、饮食文化、管渠系统及地形地貌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促使排水管渠臭气的生成和逸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渠 臭气浓度 硫化氢 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盘溪河生态需水量初探
7
作者 刘亭役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8期23-25,30,共4页
生态需水量的确定是指导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对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区河流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重庆主城区盘溪河为例,建立了盘溪河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盘溪河基本生态需水量、自净... 生态需水量的确定是指导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对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区河流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重庆主城区盘溪河为例,建立了盘溪河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盘溪河基本生态需水量、自净需水量及蒸发渗漏需水量,以确定其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城市按海绵城市理念开发后,盘溪河生态需水量为1.297×107 m 3/a,小于城市按传统模式开发后的河流生态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海绵城市 盘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大型滑坡变形分区及时序监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沙 张立舟 +2 位作者 周成涛 刘洋 陈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大型滑坡的变形分区,基于2021年1~12月共29景Sentinel-1A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研究了师专-群沱子滑坡的变形分区和时序监测。解译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结果对比,师专-群沱子滑坡的SBAS-In...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大型滑坡的变形分区,基于2021年1~12月共29景Sentinel-1A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研究了师专-群沱子滑坡的变形分区和时序监测。解译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结果对比,师专-群沱子滑坡的SBAS-InSAR解译结果具有一定准确性;滑坡的蠕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形差异,变形区主要集中在未布设治理工程区域,且受场地整平工程的影响,滑坡北部边界出现新的变形区域;滑坡不同区域的主控因素存在差异,前缘变形主要受库水位波动影响;滑坡中部受库水位、降雨联合作用;滑坡后缘主要受长历时降雨控制。所得结果证明SBAS-InSAR技术可以对大型滑坡进行时序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滑坡 形变监测 SBAS-InSAR Sentinel-1 时间序列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硝酸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潘伟亮 谢会敏 +3 位作者 敖良根 曹云鹏 吴齐叶 古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为探究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BC)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小麦秸秆为载体制备吸附材料。通过XRD和SEM的表征分析知:铁被成功的负载在生物炭表面,生物炭作为载体分散了纳米零价铁颗粒,并减少了它们的团聚。吸附材料... 为探究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BC)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小麦秸秆为载体制备吸附材料。通过XRD和SEM的表征分析知:铁被成功的负载在生物炭表面,生物炭作为载体分散了纳米零价铁颗粒,并减少了它们的团聚。吸附材料对硝酸盐去除效果的实验研究表明: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可达到100%,nZVI/BC氮气选择性为21%;铁炭比(w)为1:2时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佳;在偏酸性条件下,氨氮选择性更高,对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更好;硝酸盐和氨氮去除率会随着硝酸盐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纳米零价铁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厂沉砂-初沉系统对无机砂的削减特征分析
10
作者 敖良根 阳康 +6 位作者 吉晓鹏 曾俊涵 孙通 王靖 龚镜宇 林于廉 潘伟亮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5-1359,1364,共6页
通过对重庆某污水厂沉砂-初沉系统长期监测,厘清了无机砂在该系统中的迁移特征。进水无机砂粒径在100μm以下的含量达到80%~90%,平均体积粒径为40~70μm,降雨时污水厂进水无机砂含量会增加。沉砂池出水的无机砂平均体积粒径为29~41μm,... 通过对重庆某污水厂沉砂-初沉系统长期监测,厘清了无机砂在该系统中的迁移特征。进水无机砂粒径在100μm以下的含量达到80%~90%,平均体积粒径为40~70μm,降雨时污水厂进水无机砂含量会增加。沉砂池出水的无机砂平均体积粒径为29~41μm,而初沉池出水则降至20~27μm。现有旋流沉砂池对进水中无机砂的平均去除率仅为7.7%,初沉池为76.9%,15.4%的无机砂进入生化池。污水厂初沉污泥中无机砂含量高,无机砂平均体积粒径为30~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砂 沉砂池 初沉池 迁移特征 污水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小波包自适应阈值混凝土声发射信号降噪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智中 林军志 +2 位作者 汪魁 程梓益 刘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9,共11页
为了得到更加纯净的混凝土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 AE)信号来更准确地监测混凝土结构破裂过程,提出了一种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AN)与小波包自适应阈值联合方法对... 为了得到更加纯净的混凝土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 AE)信号来更准确地监测混凝土结构破裂过程,提出了一种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AN)与小波包自适应阈值联合方法对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运用信噪比和快速傅里叶变化(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析来验证所用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结合CEEMDAN-小波包自适应阈值对混凝土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地保留混凝土声发射信号特征信息,对混凝土声发射信号降噪提供新的思路,为后续利用声发射信号分析混凝土结构内部微裂纹扩展及演化特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混凝土声发射(AE)信号 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小波包自适应阈值降噪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AM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接受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龄波 唐秋生 游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0-1549,共10页
作为无人驾驶技术运用的重要领域,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前景备受关注。为解决现有研究缺少对无人驾驶出租车接受度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问题,以便更准确了解公众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接受行为意向,以传统技术接受度模型为基础理论,引入感... 作为无人驾驶技术运用的重要领域,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前景备受关注。为解决现有研究缺少对无人驾驶出租车接受度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问题,以便更准确了解公众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接受行为意向,以传统技术接受度模型为基础理论,引入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社会规范、个人创新性、面子文化以及宏观条件7个变量指标。通过建立无人驾驶出租车接受度研究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数学模型分析潜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外生潜变量对公众行为意向的影响效果。以在重庆市获取的数据为例,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外生潜变量对公众行为意向呈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个人创新性、社会规范、面子文化以及宏观条件对公众行为意向存在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公众行为意向存在负向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0.83)、感知易用性(0.79)以及感知风险(-0.75)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外生潜变量中,社会规范和个人创新性、宏观条件和感知风险2组变量不存在显著影响关系。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学历的群组中,无人驾驶出租车接受度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无人驾驶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进一步探讨无人驾驶出租车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无人驾驶出租车 技术接受度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的改性及去除重金属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雪羽 吴齐叶 +3 位作者 敖良根 曹云鹏 李果 潘伟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59-3465,共7页
回顾化学还原法、球磨法和绿色制备nZVI的方法及优缺点,总结分析了近年来nZVI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及对重金属去除方面的应用进展,阐述了nZVI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为吸附、还原、络合和共沉淀、协同作用。指出了nZVI改性材... 回顾化学还原法、球磨法和绿色制备nZVI的方法及优缺点,总结分析了近年来nZVI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及对重金属去除方面的应用进展,阐述了nZVI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为吸附、还原、络合和共沉淀、协同作用。指出了nZVI改性材料和去除重金属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nZVI去除重金属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nZVI改性及去除重金属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改性 重金属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末端排水口跌水消能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钧 黄恒粤 +3 位作者 陈垚 刘非 袁绍春 甘春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142,134,共5页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无法进行源头式减排时,通常在排水管末端区域设置公共雨洪控制设施(SCM)进行兜底,实现径流控制和污染物削减目标。由于山地城市排水口与水岸区域落差大,导致排水管出水流速高,易对SCM造成强烈的水力冲刷而影响设施的...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无法进行源头式减排时,通常在排水管末端区域设置公共雨洪控制设施(SCM)进行兜底,实现径流控制和污染物削减目标。由于山地城市排水口与水岸区域落差大,导致排水管出水流速高,易对SCM造成强烈的水力冲刷而影响设施的正常运行。基于重庆市主城排水口高落差地形特征设置的跌坎消能设施,采用FLUENT软件构建的数值模型对不同消能构型进行了水力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实心挡板跌坎消能设施(BD2)的消能率高达90%以上,且末端出水流速与进水流量无关,仅与单级跌坎高度有关;单级跌坎高度越高,水流受势能影响易在跌坎回水区形成水力涡流,并造成流速场在矢量方向上发生显著变化,使能量发生最大程度紊动耗散,最终导致水流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压强沿程降低而达到水力消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控制设施 跌水消能 消能构型 消能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万州龙宝河片区径流污染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绍春 牟伟 +3 位作者 吕波 杨清伟 樵凌枫 郑若烨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5-770,776,共7页
为评价重庆万州龙宝河片区海绵城市改造的径流污染控制效果,运用SWMM模型模拟该片区的径流过程,研究不同重现期下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生物滞留带等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重现期为1~50 a时,LID设施对悬浮... 为评价重庆万州龙宝河片区海绵城市改造的径流污染控制效果,运用SWMM模型模拟该片区的径流过程,研究不同重现期下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生物滞留带等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重现期为1~50 a时,LID设施对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的总量削减率分别可达47%~72%、56%~70%、48%~64%、43%~66%;对上述污染物峰值浓度的削减率分别为31.31%~41.05%、25.12%~38.93%、22.50%~31.38%、13.39%~21.76%,并能延迟峰现时间2~11 min。由此可见,海绵城市改造能够有效缓解径流污染,但随着重现期增加,控制效果会变差,说明海绵城市更适用于低降雨强度的径流污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污染控制 重现期 低影响开发设施 SWMM模型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生物滞留设施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岳 陈垚 +2 位作者 甘春娟 唐杰 刘臻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6-211,共6页
生物碳作为一种稳定且高效的改良剂可对填料土进行改良,探究生物炭对生物滞留设施运行性能的影响,分析生物炭作为生物滞留设施填料土改良剂的可行性,对近3年生物炭关键词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别从水力性能、植物生长和除污特性等方面... 生物碳作为一种稳定且高效的改良剂可对填料土进行改良,探究生物炭对生物滞留设施运行性能的影响,分析生物炭作为生物滞留设施填料土改良剂的可行性,对近3年生物炭关键词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别从水力性能、植物生长和除污特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生物炭对生物滞留设施运行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可有效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运行性能,但探明生物滞留设施中生物炭的作用机制与使用寿命,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最优参数等仍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生物炭 水力性能 植物 除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有轨电车交通工程设计要点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城辉 周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115,共5页
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新型快速公交系统,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建成或规划建设有轨电车系统。交通工程设计对保障行人、社会车辆与有轨电车协调有序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缺乏对有轨电车沿线交通工程设计的统一标准,既有的有轨电车线路... 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新型快速公交系统,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建成或规划建设有轨电车系统。交通工程设计对保障行人、社会车辆与有轨电车协调有序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缺乏对有轨电车沿线交通工程设计的统一标准,既有的有轨电车线路沿线交通工程设计情况也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将有轨电车纳入传统道路交通三要素中,明确有轨电车交通工程设计的目标和主要设计原则,并提出交通工程设计的主要设计内容、总体设计流程,以及交通组织设计、交通设施设计的关键设计要点,为未来有轨电车交通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交通工程设计 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设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污泥磷回收研究热点分析
18
作者 康英豪 张汛 +3 位作者 敖良根 梁杉 曾俊涵 潘伟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10,共7页
以Web of Science中2012—2021年间的期刊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工具,对污泥磷回收研究领域发文量、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磷回收领域的发文量增长速度很快,且发文量前10名... 以Web of Science中2012—2021年间的期刊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工具,对污泥磷回收研究领域发文量、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磷回收领域的发文量增长速度很快,且发文量前10名的研究者中,中国占了较大的比例,处于领先地位;在发文机构方面,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排位靠前;且污泥磷回收多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明确了目前污泥磷回收的研究热点动向,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磷回收 研究热点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非对称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键铭 张尧尧 舒鹏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3,共10页
为了研究大跨度非对称悬索桥在不同非对称类型下的颤振稳定性,以主跨为628 m的某主缆不等高支承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全模态的三维频域颤振分析方法对悬索桥进行颤振稳定性分析。利用ANSYS建立了主缆不等高支承(支承高差0~40 m)和边跨... 为了研究大跨度非对称悬索桥在不同非对称类型下的颤振稳定性,以主跨为628 m的某主缆不等高支承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全模态的三维频域颤振分析方法对悬索桥进行颤振稳定性分析。利用ANSYS建立了主缆不等高支承(支承高差0~40 m)和边跨跨度非对称(边跨跨度差0~40 m)悬索桥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编制相应双参数搜索迭代的APDL计算程序进行三维颤振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构造不等高支承悬索桥时,随着支承高差的增大,低阶模态频率变化较小,高阶模态范围逐渐减小;弯扭频率比随着支承高差增加而不断减少,高差越大弯扭频率比降低越快;桥梁颤振临界风速随着支承高差增大而不断降低,使得由于主缆不等高支承高差所引起的非对称结构形式对大跨度悬索桥梁结构的颤振稳定性有所降低;在构造边跨跨度非对称悬索桥时,弯扭频率比随着边跨跨度差增加而减小;随着支承跨度差的不断增大,悬索桥梁结构的颤振临界风速不断减小,但减小幅度很小,影响不大,在边跨跨度差较小时几乎可以不考虑对悬索结构的颤振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悬索桥 颤振稳定性 扭转频率比 颤振临界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干旱条件下生物滞留系统填料改良研究
20
作者 文泽宇 湛宇辰 +3 位作者 敖良根 李果 梁琳 潘伟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60-3064,共5页
生物滞留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优选设施之一,其填料种类对水质处理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设计生物滞留柱实验,以天然土壤、建筑砂、木屑混合作为基本填料,以绿沸石、粉煤灰作为改良材料,在前期干旱天数(ADD)为2个月的情况下,研究... 生物滞留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优选设施之一,其填料种类对水质处理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设计生物滞留柱实验,以天然土壤、建筑砂、木屑混合作为基本填料,以绿沸石、粉煤灰作为改良材料,在前期干旱天数(ADD)为2个月的情况下,研究了在填料层中单独及同时添加绿沸石、粉煤灰改良,不同填料层构建下在干旱期后一段时间内的植物生长情况、系统渗透性、水质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6种填料组合中,在填料中单独添加绿沸石时植物生长状态最好;绿沸石和粉煤灰混合添加时填料的渗透性能最好;在填料中混合添加绿沸石和粉煤灰时对COD、NH3-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75%~90%,75%~95%;不添加绿沸石和粉煤灰时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5%~90%。采取不同方式改良的填料性质有较大的差异,但相较于传统砂土填料,合理改良后的填料有更好的植物长势、渗透性、污染物综合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系统 径流污染 填料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