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3座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田伟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11期258-259,共2页
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的3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2013年对3座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除B垃圾填埋场的亚硝酸盐和高锰酸盐指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水标准要求外,其余2座垃圾填埋场的各... 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的3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2013年对3座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除B垃圾填埋场的亚硝酸盐和高锰酸盐指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水标准要求外,其余2座垃圾填埋场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水标准要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座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水质均为未污染,但存在污染的风险,建议进行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农村饮水安全局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秦小红 彭莉 +3 位作者 张向和 何娟 杨志敏 陈玉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163,共7页
为了掌握重庆农村饮水安全本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1 268个农户,调查了重庆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评估了重庆农村饮水安全整体满意度,分析了饮用水源、取水方式、取水时间、持续供应情况、家庭用水量、家庭用水费用、饮用水水质、水源周边... 为了掌握重庆农村饮水安全本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1 268个农户,调查了重庆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评估了重庆农村饮水安全整体满意度,分析了饮用水源、取水方式、取水时间、持续供应情况、家庭用水量、家庭用水费用、饮用水水质、水源周边环境、污水处理站、涉水性疾病、水管理部门、污水治理政策等12项指标回答选项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农村饮水安全整体满意度为67.75,处于基本满意水平.家庭饮水安全与公共饮水安全的满意度分别为81.97,53.52,表明重庆市农村公共饮水安全供给系统仍然较欠缺,尤其需要治理生活污水,改善水源环境.除了性别对某些指标的回答选项没有明显的差异外,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收入来源、地理区域不同,对农村饮水安全满意度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满意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9
3
作者 何小松 席北斗 +3 位作者 张鹏 高如泰 李丹 张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2-870,共9页
为阐明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布特征与环境效应,联合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研究了地下水中DOM的来源及随季节和空间变化特征,探究了地下水DOM组成对无机盐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地下水DOM主要来自微生物源,可... 为阐明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布特征与环境效应,联合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研究了地下水中DOM的来源及随季节和空间变化特征,探究了地下水DOM组成对无机盐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地下水DOM主要来自微生物源,可鉴别出4种荧光组分,4种组分中,组分1和3为类蛋白组分,组分2和4属于类腐殖质组分.类蛋白组分来源差异较大,组成不稳定,其含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冬季含量低而夏秋季含量高;类腐殖质组分来源相似,组成稳定,随季节变化小.两类荧光组分,尤其是类蛋白组分,是地下水氨氮的主要来源,可以影响地下水p H值.结果表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解析地下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地下水 溶解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甲积峪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优化 被引量:24
4
作者 包蕊 刘峰 +4 位作者 张建平 段颖琳 赵帅 严晓亚 刘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2-828,共17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在提升水土保持服务时如何权衡各类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选取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甲积峪,以2012年为基准...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在提升水土保持服务时如何权衡各类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选取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甲积峪,以2012年为基准年,2022年为规划目标年,基于统计年鉴和调查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给服务、水土保持服务与其他服务,以三者价值作为权衡子目标,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作为总目标构造目标函数,依据土地面积、粮油保障和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坡度的适宜性,利用35个变量构造了17个约束方程,通过调整甲积峪土地利用类型实现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优化。结果表明,甲积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受占地比例较大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低的坡耕地和荒草地制约。权衡优化后,坡耕地和荒草地主要调整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乔木林和梯田,土地利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幅为9.23%,供给服务、水土保持服务与其他服务价值增幅分别为6.24%、9.81%和17.35%。三者增加量分别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量的25.96%、54.42%和19.62%。与仅以供给服务、水土保持服务、其他服务或总服务价值为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相比,3个子目标的优化结果更加协调,且三大效益均明显增加。空间分布上,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率存在明显差异,上游其他服务价值增长率最高,中游水土保持服务价值增长率最高,下游供给服务和总服务价值增长率最高,与甲积峪上中下游生态功能区定位一致。充分考虑了土地利用适宜性,在保证供给服务的前提下,突出了水土保持服务并优化了其他服务,各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均得到提高,符合黄土高原小流域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小流域 黄土高原 多目标线性规划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火锅底料中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8
5
作者 唐柏彬 郗存显 +5 位作者 邹芸 王国民 李贤良 张雷 陈冬东 张进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1-196,共6页
建立同时测定火锅底料中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层析硅胶固相分散、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和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后,C18柱分离,柱后衍生和荧光检测。在0.01~0.50mg/L的范围内,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色谱峰面... 建立同时测定火锅底料中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层析硅胶固相分散、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和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后,C18柱分离,柱后衍生和荧光检测。在0.01~0.50mg/L的范围内,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测限(RSN=3)为0.3~1.2 g/kg,定量限(RSN=10)均为10 g/kg。当添加量水平为10、20 g/kg和50 g/kg时,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76.2%~95.5%,相对标准偏差(n=6)为3.4%~11.9%。本方法灵敏、可靠,能够满足火锅底料中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锅底料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高效液相色谱 柱后衍生化 多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环境统计持证上岗制度发展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冏 董广霞 +3 位作者 刘英 包蕊 刘峰 郭珈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3,共8页
我国环境统计数据质量不高、质量保障体系缺乏、数据综合分析不足等问题都与环境统计人才队伍的规模、稳定性和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文章从环境统计持证上岗制度内部条件的规范化管理,到外部环境制度的推行等方面进行了SWOT分析。制定了... 我国环境统计数据质量不高、质量保障体系缺乏、数据综合分析不足等问题都与环境统计人才队伍的规模、稳定性和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文章从环境统计持证上岗制度内部条件的规范化管理,到外部环境制度的推行等方面进行了SWOT分析。制定了以加强环境统计岗位管理、设置获取证书的缓冲期限、建立激励配套机制和完善培训考核机制4条途径为核心的环境统计持证上岗制度综合发展策略,对提高环境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环境统计体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统计 持证上岗制度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中的富马酸单甲酯与富马酸二甲酯 被引量:4
7
作者 唐柏彬 郗存显 +5 位作者 邹芸 陈冬东 王国民 李贤良 张雷 张进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材中富马酸单甲酯(MMF)和富马酸二甲酯(DMF)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氨基复合石墨碳固相萃取柱净化后,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0.025~5.0μg/mL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分析物浓度呈...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材中富马酸单甲酯(MMF)和富马酸二甲酯(DMF)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氨基复合石墨碳固相萃取柱净化后,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0.025~5.0μg/mL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分析物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MMF和DMF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15、0.020 mg/kg,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05、0.06 mg/kg.当加标浓度水平为0.1、0.2、0.5mg/kg时,MMF和DMF的回收率为78.9%~97.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7%~6.0%.方法灵敏、可靠,能够满足中药材中MMF和DMF残留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中药材 富马酸单甲酯 富马酸二甲酯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油中罗丹明B的测定能力验证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小玲 邹芸 +3 位作者 杨昌林 唐柏彬 张舸 李建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88-191,197,共5页
为了解我国食品检测实验室对罗丹明B检测的整体水平,同时验证和加强相关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具体协调与实施辣椒油中罗丹明B测定能力验证工作。遵循GB/T 27043-2012(等... 为了解我国食品检测实验室对罗丹明B检测的整体水平,同时验证和加强相关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具体协调与实施辣椒油中罗丹明B测定能力验证工作。遵循GB/T 27043-2012(等同ISO/IEC导则17043:2010)、GB/T 28043-2011、CNAS-GL02:2014、CNASGL03:2006等相关规定,实施和评价此次能力验证。采用F检验方法进行样品的均匀性检验,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稳定性检验,采用Z比分数评价参与实验室的测试结果。134家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测试,其中124家实验室结果为满意,满意率为92.5%,8家实验结果为不满意,1家实验室由于设备故障中途退出本次能力验证。参加能力验证的绝大多数实验室可以准确检测罗丹明B,我国相关检测实验室具有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辣椒油 食品安全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牛奶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9
9
作者 易廷辉 唐柏彬 +2 位作者 邹芸 郗存显 王国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7-682,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牛奶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牛奶经乙腈沉淀蛋白质,正己烷脱脂后,采用ESI源,在MRM模式下测定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结果表明,在0.5~50μg/L范围内,待测物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牛奶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牛奶经乙腈沉淀蛋白质,正己烷脱脂后,采用ESI源,在MRM模式下测定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结果表明,在0.5~50μg/L范围内,待测物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LODs,S/N=3)和定量限(LOQs,S/N=10)分别为0.05~0.30μg/L和0.17~1.00μg/L。当添加水平为1.0、2.0和10μg/L时,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0.0%~10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8%~15.2%(n=6)。该法快速,灵敏,准确,能够满足牛奶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残留限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螺虫乙酯 代谢物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赖佳鑫 邓华 +3 位作者 刘峰 袁洪 郑林林 刘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78,共6页
研究有机肥配施下化肥减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原料生产和工业配方设计适应化肥减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为对照(T2),在此基础上减施12.5%化肥基肥(T1)和增施12.5%化肥基肥(T3)处... 研究有机肥配施下化肥减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原料生产和工业配方设计适应化肥减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为对照(T2),在此基础上减施12.5%化肥基肥(T1)和增施12.5%化肥基肥(T3)处理,对比烤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和土传病害发生率。结果表明,T1的茎围和叶片宽度于大团棵期、株高于平顶期,开始表现出低于其余处理的趋势,但成熟期仅株高和有效叶片数显著低于其余处理,茎围显著低于T3;节距、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处理间各生长期无显著差异。T1上部烟叶(B2F)总氮含量显著高于T2;下部烟叶(X2F)还原糖和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且糖碱比显著高于T3;但中部(C3F)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产量和产值差异不显著,T1相比T2上等烟比例无显著下降,但显著低于T3。不同处理烟株TBS(tobacco black shank)、TMV(tobacco mosaic virus)和PVY(tobacco potato virus)田间自然发病率均极低(<1%),田间自然发病率随化肥施用量的减少整体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T1的PVY田间自然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余处理。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下,进一步减施化肥,烤烟大部分农艺性状能保持稳定,部分农艺性状的下降未带来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的下降,同时能提高部分部位烟叶的氮、钾和还原糖含量,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因此,在烤烟生产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田间自然发病率 云烟87 醇甜香型 秦巴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与焚烧渗滤液全(多)氟化合物赋存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谷萌 魏潇潇 +5 位作者 刘华祖 李伟 张利兰 石德智 张鹏 王小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55-1562,共8页
采样分析了来自中国西南地区6个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3个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渗滤液原液及场内处理出水,发现3种水样中17种全(多)氟化合物(PFAS)浓度分别在1805~43310,7228~16565和55~185ng/L之间;呈现以全氟丁烷羧酸(PFBA)和全氟丁烷... 采样分析了来自中国西南地区6个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3个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渗滤液原液及场内处理出水,发现3种水样中17种全(多)氟化合物(PFAS)浓度分别在1805~43310,7228~16565和55~185ng/L之间;呈现以全氟丁烷羧酸(PFBA)和全氟丁烷磺酸(PFBS)等短链、偶数链PFAS为主的污染特征.对比位于相近地理区域的焚烧厂和填埋场渗滤液,发现两者PFAS组成类似,而前者PFAS浓度与运行时间为2a的填埋场渗滤液相似,高于运行时间较长(15a)的填埋场渗滤液.研究结果将为我国西南地区垃圾渗滤液PFAS赋存现状提供基础信息,并为预防和控制PFAS产品生产和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 中国西南地区 填埋场 焚烧厂 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添加对猪粪堆肥腐熟和水溶性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威 周红 +4 位作者 杨航波 黄磊 陈玉成 彭莉 杨志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9-266,共8页
为明确黏土矿物的投加对畜禽粪便堆肥腐熟和稳定化的影响,该研究以猪粪和杨木木屑为原料,探究添加海泡石对堆肥基本理化性质、不同成分有机质含量以及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海泡石后堆... 为明确黏土矿物的投加对畜禽粪便堆肥腐熟和稳定化的影响,该研究以猪粪和杨木木屑为原料,探究添加海泡石对堆肥基本理化性质、不同成分有机质含量以及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海泡石后堆体最高温度比对照有所下降且电导率上升9.69%,而C/N则降低2.81%,同时种子发芽指数提高11.96%,显示腐熟状况更好;DOM含量降低7.84%而胡敏酸占比提高9.71%,使得堆体有机质更加稳定。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添加海泡石堆体DOM的荧光谱图中,长波长的峰强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了明显增加;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显示,添加海泡石增加了堆体中高芳香性组分的占比。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海泡石后,高芳香性组分与总有机碳之间相关性更为显著,说明海泡石在碳素分解的同时促进了其聚合,从而出现了胡敏酸与高芳香性荧光组分的增长。添加海泡石既能促进堆体腐熟,又可转化调控碳素进而提高堆体稳定性,有利于堆肥的后续农田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海泡石 堆肥稳定性 DOM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渗滤液全(多)氟化合物赋存与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兴瑶 刘雪梅 +5 位作者 钱深华 李伟 智悦 张鹏 黄媛媛 王小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01-2013,共13页
全(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广泛存在、日益引起国内外关注的新微持久性污染物.近年来,PFASs已在全球垃圾填埋渗滤液中频繁检出,对生态安全与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废物填埋系... 全(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广泛存在、日益引起国内外关注的新微持久性污染物.近年来,PFASs已在全球垃圾填埋渗滤液中频繁检出,对生态安全与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废物填埋系统PFASs的来源,渗滤液赋存PFASs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总体上,垃圾填埋渗滤液赋存PFASs浓度水平跨越6个数量级(ng·L^(−1)—mg·L^(−1)),并呈现以短链PFASs为主的污染特征.降雨、渗滤液回灌、渗滤液理化性质等因素均会影响PFASs赋存特征,但具体影响机制尚未阐明.现有渗滤液处理工艺(生物处理、膜处理等)对PFASs的去除率可高达99.8%,但处理过程中仍存在前体物污染转化与副产物环境归宿不明等问题.本文还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增进对填埋渗滤液赋存PFASs污染及其控制的科学认识,为填埋系统新污染物控制提供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渗滤液 全(多)氟化合物 来源 赋存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充县河流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英 刘峰 李勇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8期231-233,265,共4页
[目的]研究西充县河流水质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西充县河流断面的水质调查与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分析了河流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结合河流周围用地类型和人为活动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受农村面源污染与... [目的]研究西充县河流水质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西充县河流断面的水质调查与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分析了河流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结合河流周围用地类型和人为活动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受农村面源污染与城镇污染的综合影响,河流TN普遍偏高,平均值达Ⅴ类水质标准;内梅罗指数为0.94~1.91,河流水质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聚类分析可将各断面划分为两组,相对第Ⅰ组而言,第Ⅱ组具有较高的CODCr(P<0.01)和较低的TN(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第Ⅱ组各断面因距离县城、场镇或村庄较近,受到较强的城镇污染,CODCr明显高于第Ⅰ组.同时,第Ⅱ组各断面相对处于对应河流上游,农村面源污染负荷较低,而第Ⅰ组除位于对应河流相对下游外,且多紧邻稻田,农村面源污染负荷较高,因而第Ⅰ组TN明显高于第Ⅱ组.[结论]表征西充县河流水质空间差异显著性水质指标为CODCr与TN,这种差异与断面所处不同位置时受到农村面源污染与城镇污染程度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质 聚类分析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条件对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鹏 何小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00-1506,共7页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结合移动窗口二维相关光谱技术,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在外界干扰下的分子构型变化.结果显示,填埋垃圾渗滤液DOM含有类蛋白、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物质,它们均含有羧基和酚羟基官能团,填埋3—5年垃圾渗滤...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结合移动窗口二维相关光谱技术,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在外界干扰下的分子构型变化.结果显示,填埋垃圾渗滤液DOM含有类蛋白、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物质,它们均含有羧基和酚羟基官能团,填埋3—5年垃圾渗滤液DOM酚羟基含量较高,且主要分布在类蛋白组分上,而填埋10年以上渗滤液DOM中羧基含量较高,但主要分布在类富里酸组分上.p H升高引起DOM分子构型改变不受Hg(Ⅱ)存在的影响,填埋3—5年垃圾渗滤液DOM在p H 3和p H 8—10时分别由于羧基和酚羟基解离分子构型发生了剧烈改变,而填埋10年以上垃圾渗滤液DOM仅在p H 3—4时由于羧基解离分子构型发生了变化.在Hg(Ⅱ)对DOM分子构型的影响上,填埋3—5年垃圾渗滤液DOM分子构型在溶液Hg(Ⅱ)浓度升至5μmol·L^(-1)和20—25μmol·L^(-1)时发生了两次剧烈改变,而填埋10年以上垃圾渗滤液DOM在体系Hg(Ⅱ)浓度为10—25μmol·L^(-1)发生了一次缓慢的改变.同步荧光光谱结合移动窗口二维相关光谱技术可以有效识别环境条件改变时DOM分子构型的变化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溶解性有机物 同步荧光光谱 移动窗口二维相关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