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特大高温干旱对住院病人疾病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兰英 李丽 +3 位作者 王旭 胡亚飞 钟朝晖 刘达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23-1727,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特大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人疾病谱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方法,描述2006年重庆地区7~8月与相邻2年(2005年,2007年)同期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年7~8月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特大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人疾病谱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方法,描述2006年重庆地区7~8月与相邻2年(2005年,2007年)同期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年7~8月期间高温干旱程度明显强于相邻2年同期情况;3年同期住院病例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系统分类的疾病顺位显示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在3年间均居首位,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构成比在2006年均高于相邻2年;按单病种分类的疾病顺位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疾病和肠道传染病构成比在2006年均高于其它2年。结论:特大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较明显的系统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而影响较为明显的单病种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疾病和肠道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住院病人 疾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中部一次对流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爱军 邓承之 +1 位作者 李佳雯 翟丹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03-110,共8页
暴雨是多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暴雨中尺度系统及结构、对流发展的局地物理条件及其变化过程的认识和把握,直接影响对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利用常规观测、加密自动站、再分析资料、闪电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再分析资料等多源气象资... 暴雨是多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暴雨中尺度系统及结构、对流发展的局地物理条件及其变化过程的认识和把握,直接影响对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利用常规观测、加密自动站、再分析资料、闪电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再分析资料等多源气象资料,对2018年8月22日重庆市中部大暴雨天气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及维持机制开展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天气由持续的对流性强降雨形成,主要受西风槽、中低层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及冷锋等影响,冷暖气流在重庆市交汇,诱发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缓慢移动或源地维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导致重庆市中部地区出现大暴雨。22日夜间偏东回流带来的冷空气与四川盆地北部南下的东北风在重庆市中部地区相遇形成锋区,锋区西侧形成持续的锋生及辐合上升运动,使降雨在夜间又一次加强。此次暴雨发生在持续的深厚湿层及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条件下,较高的K指数、一定的CAPE及负值SI指数有利于大暴雨过程中对流系统的发生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锋生效应 重庆市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CORS探测的大气可降水量与重庆降雨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杜爱军 张强 +3 位作者 杨世琦 刘邢巍 许超钤 叶勤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通过分析2018年2次典型降雨过程中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实际降水量的关系,探讨PWV在预测降雨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PWV的分布与实际降水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WV对降雨的发生具有一... 通过分析2018年2次典型降雨过程中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实际降水量的关系,探讨PWV在预测降雨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PWV的分布与实际降水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WV对降雨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降雨发生前6~12 h,PWV开始增加;在降雨发生前1~2 h内PWV迅速上升;当PWV显著增加并保持高值时,预示强降雨的发生。PWV变化越快,降雨概率和降水量就越大。滑动平均处理结果进一步证明,强降雨发生前后,PWV会出现快速聚集和释放的现象,PWV可作为短期临近预报及天气分析等研究和应用的序列资料,为传统气象手段提供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V 降水量 相关性分析 降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的重点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懿初 江南 《南方农业》 2018年第5期108-108,110,共2页
结合重庆市巴南区气象局开展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现状,阐述了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重点,并分析了当前地方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雷未来发展思路,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 新时期 地方气象部门 防雷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地面气温直减率的时空分布及其在NCEP气温预报误差订正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鑫鑫 慕建利 +2 位作者 杨如意 斯思 邓美玲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7-927,共11页
近地面气温直减率受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在中国区域使用单一的气温直减率不能准确表征其时空特征。本文基于中国242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的逐小时气温观测数据... 近地面气温直减率受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在中国区域使用单一的气温直减率不能准确表征其时空特征。本文基于中国242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的逐小时气温观测数据,利用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区域、季节、昼夜拟合出近地面(2 m)气温直减率,并将其应用于NCEP气温预报产品的高度订正中以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1)从全国区域平均来看,近地面气温直减率年平均为0.57℃/(100 m),白天略高于夜晚。2)近地面气温直减率季节及昼夜差异较大,夏季最高,平均为0.63℃/(100 m);冬季最低,平均为0.47℃/(100 m)。昼夜最大差异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别为0.22、0.29、0.28、0.50℃/(100 m)。3)应用统计出的气温直减率对NCEP气温预报进行高度订正,发现全国平均的气温平均绝对误差较订正前在未来360 h各个预报时效均有降低,最大降幅可达1.20℃。对于大多数子区域,夏季订正效果最好,白天比夜间订正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气温直减率 时空差异 区域变化 季节变化 昼夜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高温干旱对门诊内科患者疾病谱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余兰英 谭婧 +4 位作者 钟朝晖 刘达伟 李丽 王旭 胡亚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46-948,951,共4页
目的 探讨特大高温干旱期间门诊内科患者疾病谱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方法,描述重庆地区2006年7-8月与相邻2年(2005年,2007年)同期门诊内科病例疾病谱的特点并进行对比.结果 2005-2007年3年间7-8... 目的 探讨特大高温干旱期间门诊内科患者疾病谱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方法,描述重庆地区2006年7-8月与相邻2年(2005年,2007年)同期门诊内科病例疾病谱的特点并进行对比.结果 2005-2007年3年间7-8月的月平均气温(2005年7、8月分别为29.5 ℃和26.1 ℃,2006年为31.2 ℃和32.7 ℃,2007年为27.5 ℃和29.4 ℃)、月最高气温(2005年7、8月分别为35.6 ℃和30.8 ℃,2006年为37.4 ℃和39.5 ℃,2007年为31.9 ℃和36.0 ℃)、24 h降水量(2005年7、8月分别为3.0 mm和6.3 mm,2006年为2.1 mm和0.3 mm,2007年为11.8 mm和2.6 mm)、24 h蒸发量(2005年7、8月分别为6.5 mm和3.8 mm,2006年为8.4 mm和9.6 mm,2007年为4.1 mm和8.2 mm)和相对湿度(2005年7、8月分别为67.9%和76.7%,2006年为67.3%和50.9%,2007年为84.3%和69.0%)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门诊内科病例性别构成(2005年男女分别占48.91%和51.09%,2006年男女分别占46.03%和53.97%,2007年男女分别占47.17%和52.83%)和年龄构成(2005年0~岁、15~岁、40~岁、65~岁分别占1.14%、41.34%、41.88%、15.64%,2006年分别占0.70%、40.57%、41.69%、17.04%,2007年分别占0.62%、39.72%、41.95%、17.71%)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在3年中一直居于前3位;在单病种分类中,上呼吸道感染的构成比在2006年排第1位.结论 特大高温干旱天气对人群健康影响有性别和年龄差异.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的主要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较明显的单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门诊患者 内科 疾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ESM模式对欧亚大陆逐日降水特征的数值模拟: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孔祥慧 王爱慧 +2 位作者 毕训强 李星雨 张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5-745,共21页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系统模式CAS-ESM和NCAR CESM中的气候系统模式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的模拟试验,并针对欧亚大陆逐日降水特征模拟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进行了四组时长为19年(1998~2016年...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系统模式CAS-ESM和NCAR CESM中的气候系统模式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的模拟试验,并针对欧亚大陆逐日降水特征模拟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进行了四组时长为19年(1998~2016年)的AMIP(Atmospheric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数值积分试验:在1.9°×2.5°的低分辨率下NCAR CESM模式使用CAM5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记为CESM),在1.4°×1.4°的低水平分辨率下CAS-ESM模式使用CAM4与CAM5两种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依次记为Lcam4和Lcam5),在0.5°×0.5°的高水平分辨率下CAS-ESM模式使用CAM5物理参数化方案(记为Hcam5)。通过与GPCC(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Centre)、CMORPH(CPC MORPHing technique)观测资料比较,两个模式较好地再现了平均降水特征和极端降水的气候态,但模式的降水频率偏大、降水强度偏弱。CESM的大雨日数与观测较为接近,Hcam5模拟的日最大降水量与观测最接近。针对CAS-ESM模式,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均对降水特征产生影响,其中提高分辨率对降水特征的模拟有显著的改进。Lcam4和Lcam5相比,Hcam5显著提高了极端降水的模拟性能。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Lcam4的降水频率高于Lcam5;而在中国东部,Hcam5的降水频率比Lcam5小,与GPCC偏差更小。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与Lcam5相比,在欧洲地区Lcam4中的大尺度降水较多,水汽输送更强。在中国东部,Hcam5中对流性降水频率比Lcam5更小,而大尺度降水和水汽输送更大,使得高分辨率的模拟试验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模式 欧亚大陆 逐日降水特征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2强台风“彩虹”螺旋雨带中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演变与机理研究Ⅰ:谱宽和速度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炳赟 魏鸣 +1 位作者 范广洲 杜爱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2-480,共9页
为揭示多普勒雷达速度谱宽资料对1522号台风"彩虹"螺旋雨带中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演变规律的指示作用,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ECWMF再分析资料,分析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速度谱宽和中气旋速度演变特征。研究表明... 为揭示多普勒雷达速度谱宽资料对1522号台风"彩虹"螺旋雨带中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演变规律的指示作用,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ECWMF再分析资料,分析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速度谱宽和中气旋速度演变特征。研究表明,速度谱宽可提前10~30 min预示强对流风暴的变化。根据速度谱宽σ与湍能耗散率ε的关系分析,提出了谱宽变化与超级单体内中气旋和龙卷发生发展关系的概念模型。当对流单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谱宽值加大呈增强状态;当对流单体处于维持稳定阶段时,谱宽值减小则呈减弱状态。衍生汕尾海丰水龙卷的中气旋最大切向速度19.5 m/s,属中等强度中气旋。衍生顺德龙卷和番禺龙卷的中气旋最大切向速度>27 m/s,均属强中气旋。用多普勒雷达中气旋算法识别的中气旋在距离较远(>80 km)和较近(<17 km)距离上有漏报现象,人工纠正有利于更正预报结果,更准确地指导防灾减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超级单体 中气旋 龙卷 谱宽 湍流 径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2强台风“彩虹”螺旋雨带中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演变与机理研究Ⅱ:回波结构和钩状回波形成机理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炳赟 魏鸣 +1 位作者 范广洲 杜爱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1-488,共8页
为深入研究超级单体的结构演变及其相关机理,对1522"彩虹"台风登陆前后外围雨带中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台风雨带内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持续约1.5 h左右,生命史较短。3个超级单体都在回波段的尾... 为深入研究超级单体的结构演变及其相关机理,对1522"彩虹"台风登陆前后外围雨带中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台风雨带内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持续约1.5 h左右,生命史较短。3个超级单体都在回波段的尾部发展,其中汕尾和佛山2个超级单体在发展过程中合并其后部相对较弱的单体。涡旋结构位于超级单体回波穹隆和悬挂回波附近,龙卷发生期间呈"涡管"状,向移动方向倾斜。由Bernoulli原理和空气动力学相关知识可知,超级单体某一高度上阻碍气旋(反气旋)向前运动的空气阻力f和周围压力差δF的共同作用合力F是钩状回波形成的原因。由此提出的钩状回波概念模型可合理解释北半球西风带和东风带内超级单体演变过程中钩状回波的形成结构及其机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超级单体结构及其理论内涵,加深对此类强天气致灾机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超级单体 钩状回波 涡旋 BERNOULLI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波段双偏振雷达退速度模糊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爱军 魏鸣 +2 位作者 李南 王炳赟 王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9-126,共8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NUIST-CDP)和南京龙王山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相距较近,两部雷达能探测同时刻的风场结构。相对于S波段的多普勒天气雷达,C波段双偏振雷达波长较短,更易产生速度混淆区,发生速度模糊现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NUIST-CDP)和南京龙王山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相距较近,两部雷达能探测同时刻的风场结构。相对于S波段的多普勒天气雷达,C波段双偏振雷达波长较短,更易产生速度混淆区,发生速度模糊现象。针对一般的算法不易实现速度退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人机交互的退速度模糊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操作者的专业知识,可以准确地退除速度模糊现象,保留真实的速度信息。实例分析表明,采用人机交互的退速度模糊方法,可以将大范围的速度模糊现象准确地剔除。此外,由于S波段雷达与C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的风场是客观唯一的,因此对比CINRAD-SA探测的同时刻速度回波,可以辅助判断退模糊算法效果。分析结果证实,该算法适用于解决C波段双偏振雷达的速度模糊现象,对今后该雷达数据的质量控制和应用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双偏振雷达 人机交互 对比分析 退速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种茶叶开采期预报模型的建立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强 王旭 +4 位作者 方丽 江姣 孙恩虹 韩旭 陈思英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7,共8页
以特早种茶叶品种“巴渝特早”为研究对象,应用阶段积温预报法、逐步回归预报法、集成预报法分别建立开采期气象预报模型,比较不同预报方法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阶段积温预报法对于“巴渝特早”开采期的预测偏差较大,预测值与观测值的... 以特早种茶叶品种“巴渝特早”为研究对象,应用阶段积温预报法、逐步回归预报法、集成预报法分别建立开采期气象预报模型,比较不同预报方法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阶段积温预报法对于“巴渝特早”开采期的预测偏差较大,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剩余均方差为5.225,拟合优度为0.539;逐步回归预报法相较于阶段积温预报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明显提升,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剩余均方差为2.826,拟合优度为0.749;集成预报模型综合考虑了积温条件以及影响春茶开采的关键时段的关键气象因子,优化单一预报方法的不稳定性,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剩余均方差为2.729,拟合优度0.765,可以应用于特早种茶叶开采期气象预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渝特早” 开采期 预报模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