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研究——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 被引量:14
1
作者 邓丽纯 杜伟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46,共7页
经济全球化的繁荣在为企业带来全新发展活力的同时,也让上市公司面临愈加严峻的外部环境,管理者不得不将重心转向资本市场投资,而投资效益的过度追求容易引发决策失误,造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而遭遇特别处理(即ST),严重时还有可能被强制... 经济全球化的繁荣在为企业带来全新发展活力的同时,也让上市公司面临愈加严峻的外部环境,管理者不得不将重心转向资本市场投资,而投资效益的过度追求容易引发决策失误,造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而遭遇特别处理(即ST),严重时还有可能被强制退市。文章以上交所1409家B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生存分析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其财务风险的产生进行系统探讨和分析,并通过模型获得关系着财务危机的四个守护因素,最终得出国内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的结论,并针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比例风险模型 财务危机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掩埋物三维主动匹配场定位
2
作者 唐传茗 刘元雪 吴美苏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0,共6页
如何运用声学探测方法准确定位水下掩埋物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基础科技问题。采用简正波模型Pekeris波导环境计算声压场,编程应用线性匹配场、自适应匹配场和压缩感知匹配场定位算法,在二维平面下,对比分析三种匹配场定位算法效果;在... 如何运用声学探测方法准确定位水下掩埋物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基础科技问题。采用简正波模型Pekeris波导环境计算声压场,编程应用线性匹配场、自适应匹配场和压缩感知匹配场定位算法,在二维平面下,对比分析三种匹配场定位算法效果;在三维柱坐标下,编程应用自适应匹配场定位算法,采用遗传算法对水下掩埋物进行三维全局目标寻优。结果表明,自适应匹配场定位算法在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方面,整体优于线性匹配场和压缩感知匹配场定位算法;实现对水下掩埋物的三维准确定位,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全局目标寻优,掩埋物位置参数的定位误差均在0.5%以内;可为声学定位水下掩埋物提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正波理论 匹配场 主动定位 Pekeris波导 掩埋物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加固条件下圬工拱桥临时通行重载方法
3
作者 刘思孟 王兆鑫 朱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59-1565,共7页
为了解决圬工拱桥特别是大跨圬工拱桥临时通行重型、特重型车辆的问题,提出了不须加固结构仅需动态、合理地布置附加荷载的通行方法——平衡加载法.首先,分析了圬工拱结构的承载力与压力线和拱轴线之间偏离的关系,论证了在拱上合理布置... 为了解决圬工拱桥特别是大跨圬工拱桥临时通行重型、特重型车辆的问题,提出了不须加固结构仅需动态、合理地布置附加荷载的通行方法——平衡加载法.首先,分析了圬工拱结构的承载力与压力线和拱轴线之间偏离的关系,论证了在拱上合理布置荷载以使两线偏离尽量缩小前提下拱圈能够承担质量远超其设计荷载的重载的观点.其次,在深入分析偏心受压圬工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截面合力偏心距e作为快速、定性判断承载力是否足够的关键参数.以偏心距e作为控制参数,提出在不经加固的圬工拱桥上动态地设计附加荷载的运动路径以配合重载通行的方法和流程、重要技术手段.以总质量为400 t的重载临时通过一座净跨径130 m的混凝土箱板拱桥为例,展示、检验了该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加载法能够在不进行结构加固条件下有效解决圬工拱桥临时通行重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通行重载 偏心距 圬工拱桥 ANSYS APDL 大件运输 平衡加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发展质量: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钰苓 刘成杰 +1 位作者 谭君印 李虹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5-100,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机制检验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城市...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机制检验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质量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且会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与互联网产业集聚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数字经济的影响效应在地区规模和城市特征上具有显著异质性,且基础设施薄弱的城市也能通过数字经济建设来提升城市质量。因此,为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的多重效应,应强化顶层设计,在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金融三个方面培育壮大城市发展质量的新动能;以“新基建”为契机,促进“数实共生”和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发展质量 韧性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城市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