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NA-Seq技术的山羊嘴唇黏膜色素沉积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婧 屈明好 +4 位作者 孙晓燕 李杰 陈灿灿 李世勇 任航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1369,共9页
【目的】通过RNA-Seq技术筛选不同颜色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初步揭示山羊嘴唇黏膜颜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理,为动物黏膜色素代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嘴唇等面部可视黏膜颜色存在差异的酉州乌羊(乌黑色)和板角山羊(粉... 【目的】通过RNA-Seq技术筛选不同颜色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初步揭示山羊嘴唇黏膜颜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理,为动物黏膜色素代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嘴唇等面部可视黏膜颜色存在差异的酉州乌羊(乌黑色)和板角山羊(粉色)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嘴唇黏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以|log_(2)(Fold Change)|>1且q value<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利用RNA-Seq技术共筛选出249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与粉色嘴唇黏膜组织相比,乌黑色嘴唇黏膜组织中上调基因有218个,下调基因有31个。23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划分在9种TFs家族中,其中14个基因属于含有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家族。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离子转运相关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KEGG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催产素、钙、cGMP-PKG信号通路,以及肥厚性心肌病、心脏肌肉收缩等7个与肌肉组织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其中钙和cGMP-PKG信号通路与色素代谢密切相关;此外,ASIP等12个基因富集到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Melanogenesis)等色素代谢核心通路中;CALML6、OXTR、ATP1A2、ATP1B44个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富集到多条与色素代谢相关的通路。qRT-PCR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初步确定ASIP基因为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的候选基因,CALML6、OXTR、ATP1A2、ATP1B44个基因参与了山羊嘴唇黏膜色素沉积过程,为研究山羊黏膜色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探究人类黏膜异常着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转录组测序 嘴唇黏膜 色素沉积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P基因及其重组蛋白对山羊脂肪细胞脂肪沉积的效应
2
作者 孙晓燕 宋昱龙 +5 位作者 蒋婧 李杰 陈灿灿 王高富 王林杰 任航行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I0001,共10页
为探索ASIP基因对山羊脂肪沉积的效应,本研究采集波杂山羊(BZ)和酉州乌羊(YZ)组织,并使用体外培养的山羊前脂肪细胞,采用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油红O染色等方法,检测ASIP基因在山羊组织和体外培养分化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 为探索ASIP基因对山羊脂肪沉积的效应,本研究采集波杂山羊(BZ)和酉州乌羊(YZ)组织,并使用体外培养的山羊前脂肪细胞,采用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油红O染色等方法,检测ASIP基因在山羊组织和体外培养分化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以及脂质生成关键基因在山羊脂肪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重组ASIP蛋白对山羊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形成及脂质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SIP基因在山羊体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肾脏和白色脂肪中的表达量最高;ASIP基因在山羊脂肪细胞分化6 d时显著升高(P<0.05),8 d时达到最高值。PPARG、LEPTIN和ATRN基因在YZ肾脂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BZ(P<0.05);PPARG、FASN和ATRN基因在BZ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YZ(P<0.05),FABP4和SREBP1基因的表达在两品种羊之间无显著差异。重组ASIP蛋白处理诱导山羊脂肪细胞在8 d出现明显脂肪滴,显著提高了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TG)(P<0.05),并显著或极显著上调脂肪细胞中脂质合成关键基因(PPARG、LEPTIN、FASN、FABP4、SREBP1和ATRN)的表达量。综上,ASIP基因及重组ASIP蛋白对山羊脂肪细胞的脂肪沉积可能具有正向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ASIP基因调控山羊脂肪沉积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ASIP基因 重组ASIP蛋白 脂肪细胞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条件下波尔山羊与重庆本地黑山羊杂交效果研究
3
作者 孙晓燕 任航行 黄勇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21-22,共2页
以波尔山羊(B)为父本、重庆本地的巫山黑山羊(W)和大足黑山羊(D)为母本,在山区放牧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杂交组合试验,分别测定两种杂交组合羔羊和本地山羊羔羊的初生、2月龄、6月龄的体尺和体重,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W组合... 以波尔山羊(B)为父本、重庆本地的巫山黑山羊(W)和大足黑山羊(D)为母本,在山区放牧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杂交组合试验,分别测定两种杂交组合羔羊和本地山羊羔羊的初生、2月龄、6月龄的体尺和体重,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W组合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巫山本地黑山羊;B×D组合的6月龄体重显著(P<0.05)高于大足黑山羊;B×W组合的初生重和6月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B×D组合。说明与重庆本地黑山羊的后代相比,杂交羔羊的体重得到了显著提高,综合性能提升。试验初步认为,与大足黑山羊比较,在培育优质黑山羊新品种研究中,巫山本地黑山羊更适合作为杂交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波尔山羊 黑山羊 杂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酉州乌羊、白山羊和波杂羊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周鹏 蒋婧 +9 位作者 黄勇富 张丽 黄健 刘良佳 赵金红 黎年富 彭海梅 任航行 吴春燕 王高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5,共7页
随机选择6月龄酉州乌羊、本地白山羊和波杂羊公羊各3只,屠宰后进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研究.结果表明:1酉州乌羊与本地白山羊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酉州乌羊的体高极显著低于波杂羊(p<0.0... 随机选择6月龄酉州乌羊、本地白山羊和波杂羊公羊各3只,屠宰后进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研究.结果表明:1酉州乌羊与本地白山羊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酉州乌羊的体高极显著低于波杂羊(p<0.01),管围显著短于波杂羊(p<0.05).3酉州乌羊的肉骨比高于其他群体,宰后质量、胴体长极显著低于波杂羊(p<0.01),胴体质量、骨质量、净肉质量显著低于波杂羊(p<0.05).4酉州乌羊的皮质量、皮厚、皮张面积、前蹄质量、后蹄质量、肝脏质量、脾脏质量、左肾质量、内脂质量、小肠净质量极显著低于波杂羊(p<0.01),心脏质量、脾脏质量、右肾质量、胃含内容物质量、小肠含内容物质量、小肠长度、大肠含内容物质量、大肠净质量显著低于波杂羊(p<0.05).5酉州乌羊与波杂羊的肉品质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州乌羊 本地白山羊 波杂羊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冬两季受体山羊同期发情和胚胎移植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静 黄勇富 +4 位作者 周鹏 刘良佳 黎年富 孙晓燕 赵金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39,共4页
采用放置CIDR结合注射PMSG方法分别在春季和冬季对154只受体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发情后第7天进行胚胎移植.结果表明:处理羊只春冬两季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0.54%和75.00%;有效发情率分别为81.08%和60.00%;妊娠率分别为61.67%和45.8... 采用放置CIDR结合注射PMSG方法分别在春季和冬季对154只受体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发情后第7天进行胚胎移植.结果表明:处理羊只春冬两季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0.54%和75.00%;有效发情率分别为81.08%和60.00%;妊娠率分别为61.67%和45.83%;产羔率分别为75.00%和54.17%,差异均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季和冬季发情羊排卵并形成功能黄体的比率分别为89.55%和80.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季节对山羊同期发情和胚胎植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已发情的羊只形成功能黄体比率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山羊 同期发情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黑山羊和波×大F_1两个群体的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及肉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任航行 蒋婧 +7 位作者 王高富 周鹏 张丽 黄健 黄利红 孙晓燕 王琳 黄勇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S1期102-105,共4页
试验随机选择4月龄的大足黑山羊、波×大F1公羔各9只,去势,强度育肥60 d后,每个群体选择6只进行屠宰并对其进行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研究。结果显示:1波×大F1与大足黑山羊的各种生长性状和屠宰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 试验随机选择4月龄的大足黑山羊、波×大F1公羔各9只,去势,强度育肥60 d后,每个群体选择6只进行屠宰并对其进行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研究。结果显示:1波×大F1与大足黑山羊的各种生长性状和屠宰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波×大F1体重、净肉率、肉骨比和胴体产肉率稍高于大足黑山羊。2波×大F1肌肉的嫩度显著嫩于大足黑山羊(P<0.05),但其肌肉中的灰分含量极显著低于大足黑山羊(P<0.01),其他肉用性能和化学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除苏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以外,大足黑山羊肌肉中其他11种氨基酸中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总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波×大F1(P<0.05),但EAA/TAA、EAA/NEAA以及FAA/TAA在两个群体中几乎相同;两个群体中氨基酸的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均为丙氨酸含量最高、半胱氨酸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黑山羊 杂交后代 生长性状 屠宰性能 肉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关键基因在山羊皮肤和B16-F10细胞增殖、分化阶段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蒋婧 任航行 +6 位作者 李杰 王高富 陈灿灿 付琳 张丽 刘良佳 周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26-2232,共7页
【目的】为探讨山羊ASIP、EDN3、PAX3、TYR、TYRP1和DCT 6个黑色素相关基因在不同肤色成年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在B16-F10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以酉州乌羊和板角山羊皮肤组织、B16-F10增殖和分化细胞为试验材料,应用qRT-PC... 【目的】为探讨山羊ASIP、EDN3、PAX3、TYR、TYRP1和DCT 6个黑色素相关基因在不同肤色成年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在B16-F10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以酉州乌羊和板角山羊皮肤组织、B16-F10增殖和分化细胞为试验材料,应用qRT-PCR检测了以上6个黑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分析了基因间的相关性。【结果】皮肤组织检测结果显示,与板角山羊相比,酉州乌羊皮肤ASIP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PAX3、TYR、TYRP1和DCT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体外实验分析结果发现,在黑色素细胞增殖阶段ASIP、EDN3、TYRP1和DCT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而R4X3与7TR表达模式相似,表明它们在色素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在黑色素细胞分化阶段,ASIP与TYR、TYRP1和DCT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且表达量显著相关,表明他们参与了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及黑色素合成的调控。【结论】ASIP下调与PAX3、TYR、TYRP1、DCT上调与酉州乌羊皮肤黑色素异常沉积表型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州乌羊 黑色素 基因表达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TAIR与山羊皮肤黑色素沉积的关系及体外表达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婧 李杰 +6 位作者 周鹏 王高富 陈灿灿 付琳 张丽 刘良佳 任航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474,共10页
旨在探讨山羊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及其部分家族基因与山羊皮肤黑色素沉积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本研究采用qRT-PCR检测HOTAIR和HOXD10、HOXC11、HOXC12基因在健康成年雌性酉州乌羊((19.16±1.44) kg)、板角山... 旨在探讨山羊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及其部分家族基因与山羊皮肤黑色素沉积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本研究采用qRT-PCR检测HOTAIR和HOXD10、HOXC11、HOXC12基因在健康成年雌性酉州乌羊((19.16±1.44) kg)、板角山羊((23.27±3.24) kg)皮肤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其在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分化过程中(培养1、3、5和7 d)的表达模式,并分析HOTAIR与其他3个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皮肤组织中,酉州乌羊HOTAIR和HOXC12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板角山羊(P<0.01),酉州乌羊HOXD1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板角山羊(P<0.05);HOTAIR与HOXC12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HOXD10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在B16-F10细胞增殖阶段,HOTAIR在各阶段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HOXC11、HOXC12和HOXD10呈"高-低-高"的表达模式,且均在培养1 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和5 d(P<0.01);HOTAIR与HOXC11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HOTAIR表达持续上升,HOXD10表达持续下降,HOXC11在各阶段的相对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HOXC12在培养1和5 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和7 d(P<0.01);HOTAIR与HOXD10表达极显著负相关(P<0.01)。HOTAIR在乌皮山羊皮肤中高表达,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HOTAIR对HOXD10存在负向调控作用。HOTAIR与HOXD10互作可能调控山羊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化与黑色素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HOX转录反义RNA HOX家族基因 皮肤 黑色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月龄酉阳本地白山羊公羔的屠宰性能、肉质理化特性及肉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良佳 蒋婧 +8 位作者 黄勇富 周鹏 张丽 黄健 赵金红 黎年富 彭海梅 任航行 王高富 《畜禽业》 2015年第8期56-59,共4页
试验随机选择3只6月龄酉阳本地白山羊公羔,屠宰后进行屠宰性能、肉质理化特性以及肉品质特性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1)活体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等屠宰性能分别是11.33 kg、4.36 kg、3.06k... 试验随机选择3只6月龄酉阳本地白山羊公羔,屠宰后进行屠宰性能、肉质理化特性以及肉品质特性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1)活体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等屠宰性能分别是11.33 kg、4.36 kg、3.06kg、38.45%、26.93%、69.67%、2.65和9.02 cm2。(2)粗蛋白、总脂肪、灰分的含量和嫩度、熟肉率、p H值分别为18.17%、3.30%、0.81%和4.57 kg、53.41%、7.04。(3)本地白山羊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3种脂肪酸。实验结果表面,6月龄酉阳本地白山羊公羔的体型偏小、屠宰性能较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肉质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阳本地白山羊 酉州乌羊 屠宰性能 理化特性 肉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繁殖季节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受精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金红 彭海梅 +3 位作者 蒋婧 邵锦涛 蒋帅 黄勇富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第12期23-25,共3页
本试验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间进行,笔者从荣昌屠宰场采集了重庆本地黑山羊的卵巢,对于非繁殖季节(冬)和繁殖季节(春)期的卵巢卵母细胞的回收情况作了比较,并观察了不同级别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情况。结果表明:繁殖季节的... 本试验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间进行,笔者从荣昌屠宰场采集了重庆本地黑山羊的卵巢,对于非繁殖季节(冬)和繁殖季节(春)期的卵巢卵母细胞的回收情况作了比较,并观察了不同级别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情况。结果表明:繁殖季节的卵巢平均回收COCs数、可用COCs数和COCs可用率分别为5.43枚、2.65枚、48.57%,均较非繁殖季节高(P<0.05);A、B、C、D级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但A、B、C级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卵的体外受精率、卵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良佳 周鹏 +5 位作者 李杰 王高富 王琳 马群忠 陈静 黎年富 《畜禽业》 2018年第7期7-8,共2页
为探讨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选择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自然交配的日龄相近的F1代公母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杂交F1代山羊体重和体尺各项指标均随... 为探讨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选择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自然交配的日龄相近的F1代公母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杂交F1代山羊体重和体尺各项指标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各月龄公羊体重和体尺数值均大于同期母羊。(2)杂交F1代山羊绝对增重均先略升高后减低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在出生后至1月龄和6月龄降至最低值,在12月龄达到增重最高值。(3)杂交F1代山羊相对增重在出生后至1月龄最大,母羊则在出生后至3月龄最大,之后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10月龄降至最低。综上,杂交F1代在出生后1~3月龄和6~8月龄增重速度较快。体尺指标在1~3月龄和6~8月龄增速较快。在此期间应加强营养补充,从而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白山羊 酉州乌羊 杂交F1代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肤色山羊黑色素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金红 任航行 +4 位作者 刘良佳 陈静 王高富 周鹏 孙晓燕 《畜禽业》 2021年第2期15-16,共2页
研究以酉州乌羊及渝东白山羊成年羊为研究对象,对乌皮与非乌皮两种肤色山羊黑色素形态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渝东白山羊表皮与真皮组织中含有较少的黑色素颗粒,未发现明显的黑色素沉积;酉州乌羊皮肤在皮肤基底层有大量黑色素存在。
关键词 酉州乌羊 黑色素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酉州乌羊和本地白山羊肌肉质构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杰 陈灿灿 +4 位作者 孙晓燕 蒋婧 吕士鹏 任航行 王高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81-519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酉州乌羊和本地白山羊肌肉质构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差异。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12月龄酉州乌羊和本地白山羊公羊各3只,屠宰后采集背最长肌样本分别进行肌肉质构、滋味、气味、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1)酉州乌羊肌肉硬度... 本试验旨在研究酉州乌羊和本地白山羊肌肉质构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差异。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12月龄酉州乌羊和本地白山羊公羊各3只,屠宰后采集背最长肌样本分别进行肌肉质构、滋味、气味、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1)酉州乌羊肌肉硬度和咀嚼性显著低于本地白山羊(P<0.05),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2)酉州乌羊肌肉丰富性响应值极显著高于本地白山羊(P<0.01),鲜味响应值显著高于本地白山羊(P<0.05),涩味响应值显著低于本地白山羊(P<0.05);酉州乌羊肌肉电子鼻W1W传感器响应值显著低于本地白山羊(P<0.05),其他传感器响应值在2组肌肉样品间无显著差异(P>0.05)。3)酉州乌羊肌肉C16∶0含量极显著低于本地白山羊(P<0.01),C18∶0、C18∶3n3和C20∶0含量显著低于本地白山羊(P<0.05),酉州乌羊肌肉C19∶1n9 t含量显著低于本地白山羊(P<0.05),C22∶1n9含量极显著高于本地白山羊(P<0.01),C20∶4n6含量极显著高于本地白山羊(P<0.01),C20∶3n6和C22∶4含量显著高于本地白山羊(P<0.05)。与本地白山羊相比,酉州乌羊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UFA/SFA)和n-6/n-3 PUFA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与本地白山羊相比,酉州乌羊肌肉质构特性较好,滋味更优,营养价值更高,更加符合人类健康膳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州乌羊 背最长肌 肌肉质构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紫花苜蓿优良株系筛选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 蒋婧 何玮 《草业与畜牧》 2014年第5期14-16,45,共4页
从西南大学牧草试验地中选出151个紫花苜蓿单株进行扦插扩繁。通过测定各个株系单茎叶片数、茎粗蛋白含量、叶粗蛋白含量、茎叶比、干鲜比等指标,选出了单茎叶片数较高、干鲜比较高、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高、茎叶比较低的株系,为重庆地... 从西南大学牧草试验地中选出151个紫花苜蓿单株进行扦插扩繁。通过测定各个株系单茎叶片数、茎粗蛋白含量、叶粗蛋白含量、茎叶比、干鲜比等指标,选出了单茎叶片数较高、干鲜比较高、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高、茎叶比较低的株系,为重庆地区培育紫花苜蓿新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茎叶比 干鲜比 粗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山黑山羊和波×巫F_1两个群体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及肉质特性的研究
15
作者 周鹏 蒋婧 +7 位作者 王高富 任航行 张丽 黄健 黄利红 孙晓燕 王琳 黄勇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S1期106-109,共4页
试验随机选择4月龄的巫山黑山羊、波×巫F1公羔各9只,去势,强度育肥60 d后,每个群体选择6只进行屠宰并对其进行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研究。结果显示:1波×巫F1的各种指标(除血重和胴体后宽)均明显高于巫山黑山羊。2波... 试验随机选择4月龄的巫山黑山羊、波×巫F1公羔各9只,去势,强度育肥60 d后,每个群体选择6只进行屠宰并对其进行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研究。结果显示:1波×巫F1的各种指标(除血重和胴体后宽)均明显高于巫山黑山羊。2波×巫F1肌肉的嫩度显著嫩于巫山黑山羊(P<0.05),波×巫F1肌肉中的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巫山黑山羊(P<0.05),总脂肪显著高于巫山黑山羊(P<0.05),除此之外的各种肉用性能与化学成分指标在两个群体中均差异不显著。35种脂肪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在波×巫F1肌肉中的含量稍高于在巫山黑山羊肌肉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黑山羊 杂交后代 生长性状 屠宰性能 肉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与重庆本地黑山羊F_1的短期育肥屠宰试验
16
作者 孙晓燕 蒋婧 王高富 《草食家畜》 2014年第5期22-25,共4页
试验以波尔羊(B)为父本、重庆地区的巫山本地黑山羊(W)和大足黑山羊(D)为母本,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将杂交一代和本地黑山羊羔分为四组进行了60 d的短期育肥后屠宰,结果表明:(1)波尔山羊与巫山本地黑山羊、大足黑山羊杂交均能有效提高后两... 试验以波尔羊(B)为父本、重庆地区的巫山本地黑山羊(W)和大足黑山羊(D)为母本,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将杂交一代和本地黑山羊羔分为四组进行了60 d的短期育肥后屠宰,结果表明:(1)波尔山羊与巫山本地黑山羊、大足黑山羊杂交均能有效提高后两者的屠宰与产肉性能,B×W的胴体产肉率显著高于B×D(P<0.05),且B×W的前肢肉显著高于B×D。(2)B×W的肉pH值和嫩度显著高于W×W,B×D的肉嫩度显著高于D×D(P<0.05),杂交羊的肉品质保持了本地黑山羊的肉质细嫩鲜美的特点,并有所提高。研究结果说明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本地黑山羊,对提高屠宰性能、改善肉品品质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黑山羊 杂交 短期育肥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17
作者 刘良佳 周鹏 +3 位作者 李杰 王高富 王琳 黎年富 《畜禽业》 2019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解析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酉州乌羊为父本,与渝东白山羊母本进行杂交,选取日龄相近、体况优良的健康羔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等生长发育数据。结果①酉州乌羊(♂)与渝东... 目的解析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酉州乌羊为父本,与渝东白山羊母本进行杂交,选取日龄相近、体况优良的健康羔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等生长发育数据。结果①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公、母羊体重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公羊体重均大于同时期母羊。杂交后代各年龄段公羊绝对增重大于同时期母羊。而杂交后代相对增重呈现随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12月龄降至最低。②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公、母羊体尺(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等)生长发育数值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各月龄公羊体尺数值均大于同期母羊。结论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山羊体重及体尺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此期间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及营养调控,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从而充分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州乌羊 渝东白山羊 杂交后代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源奥斯陆莫拉菌的分子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素辉 黄勇富 +2 位作者 付利芝 沈克飞 徐登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对重庆市某羊场送检的山羊肺炎病例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从分子水平上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类学鉴定与分析。方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后,进行形态学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并采用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该病原菌的16SrDNA,对扩增的核苷酸序列进... 目的对重庆市某羊场送检的山羊肺炎病例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从分子水平上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类学鉴定与分析。方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后,进行形态学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并采用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该病原菌的16SrDNA,对扩增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所得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能够引起健康羊只出现呼吸道疾病,PCR扩增出长约1 447bp的目的片段,将该序列与NCBI中已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所得序列与奥斯陆莫拉菌(Moraxella osloensis,登陆编号为JN084136)同源性高达99.9%。并将该序列与其相关性较高的奈瑟氏菌属(Neisseria)、莫拉克斯氏菌属(Moraxella)、俊片菌属(Lampropedia)与副球菌属(Paracoccus)等4种菌属的代表菌株16SrDNA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该病原菌与莫拉克斯氏菌属(Moraxella)聚为一簇。结论研究表明,从山羊肺炎病例分离到的菌株为奥斯陆莫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肺炎 奥斯陆莫拉菌 同源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源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及自然感染病例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素辉 付利芝 +2 位作者 朱买勋 许国洋 徐登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51-2257,共7页
为了确诊自然感染疑似化脓隐秘杆菌引起的山羊淋巴结炎病例病原,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rRNA鉴定、动物试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该病原菌染色镜检为革兰阳性的丝状、杆状或棒状细菌,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 为了确诊自然感染疑似化脓隐秘杆菌引起的山羊淋巴结炎病例病原,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rRNA鉴定、动物试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该病原菌染色镜检为革兰阳性的丝状、杆状或棒状细菌,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为化脓隐秘杆菌,可信度为88%,16SrRNA鉴定与化脓隐秘杆菌相似性高于99%,判定该病原菌为化脓隐秘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有高度的敏感性,对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病理切片观察到病羊心肌纤维变性,肺和肾小管管腔内有浆液-纤维素性变性,肝有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肝炎,肩前淋巴结脂肪变性,脾呈浆液-化脓性炎症。结果表明,本次致使山羊淋巴结炎的病原菌为化脓隐秘杆菌,且病羊病理组织学变化为主要脏器的化脓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化脓隐秘杆菌 细菌学鉴定 16SrRNA鉴定 病理切片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肤色山羊皮肤组织形态学及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任航行 王高富 +4 位作者 陆健 李杰 蒋婧 刘良佳 周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5-1531,共7页
旨在阐明酉州乌羊皮肤发育的组织形态学特点以及黑色素高度沉积的可能分子机制,本研究选取渝东白山羊(白色皮肤)为对照,对100日龄酉州乌羊和渝东白山羊胎儿皮肤组织进行了组织形态学分析;并检测了成年酉州乌羊和渝东白山羊皮肤组织以及... 旨在阐明酉州乌羊皮肤发育的组织形态学特点以及黑色素高度沉积的可能分子机制,本研究选取渝东白山羊(白色皮肤)为对照,对100日龄酉州乌羊和渝东白山羊胎儿皮肤组织进行了组织形态学分析;并检测了成年酉州乌羊和渝东白山羊皮肤组织以及B16黑色素细胞增殖、分化阶段Pax3、Mitf与Tyr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山羊胎儿皮肤快速发育阶段,两品种间皮肤黑色素沉积差异明显;Pax3与Tyr在酉州乌羊皮肤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渝东白山羊(P<0.001),而Mitf则无明显差异(P>0.05);相对于细胞增殖阶段,B16细胞在分化时Pax3表达显著下调(P<0.001),Tyr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Mitf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皮肤发育分化的早期阶段,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黑色素细胞的迁移路线可能不同;Pax3下调与Tyr上调是色素细胞分化并生成黑色素的必要条件;酉州乌羊皮肤黑色素高度沉积与Pax3、Tyr的大量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州乌羊 皮肤着色 组织形态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