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队伍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对重庆市56家新闻媒体711名编辑记者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建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35-138,共4页
通过对重庆市56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基本素质、知识结构、职业状况以及职业兴趣等调查,以此强调:加强对编辑记者队伍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职业道德、新闻法规、宣传纪律的学习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 新闻队伍 素质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西南地区烤烟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基于重庆市酉阳县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邓永毅 周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221-8224,共4页
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在系统分析该县烤烟生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相关理论出发,对该县烤烟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进行实证研究,试图较为精确地测算酉阳县烤烟产业增加值,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客观、科学地认识酉阳县... 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在系统分析该县烤烟生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相关理论出发,对该县烤烟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进行实证研究,试图较为精确地测算酉阳县烤烟产业增加值,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客观、科学地认识酉阳县烤烟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以期为西南广大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产业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产业 经济增长 贡献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群众工作既要加强更要创新---关于重庆市处置出租车停运事件的思考
3
作者 何事忠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4-15,共2页
2008年11月3日凌晨至4日中午,发生在重庆市主城区的出租车停运事件,一度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成为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事件发生后,重庆市委、市政府在短时间内使这起公共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同,受到社会各... 2008年11月3日凌晨至4日中午,发生在重庆市主城区的出租车停运事件,一度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成为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事件发生后,重庆市委、市政府在短时间内使这起公共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同,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处置这次突发事件,我们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突发事件 群众工作 重庆市 出租车 处置 主城区 国内外 市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中外学术界对重庆大轰炸的研究取得过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研究结果相去甚远。其原因固然有研究资料的局限,研究视角、方式方法的不同,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对重庆大轰炸若干基本问题的范畴没有进行过认真严肃的界定。为此,笔者以历史档... 中外学术界对重庆大轰炸的研究取得过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研究结果相去甚远。其原因固然有研究资料的局限,研究视角、方式方法的不同,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对重庆大轰炸若干基本问题的范畴没有进行过认真严肃的界定。为此,笔者以历史档案为基础,以"重庆大轰炸"概念的界定为核心,对重庆大轰炸的阶段划分、重庆大轰炸造成的损害及其特点、重庆大轰炸的影响,以及关于重庆大轰炸研究的意义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大轰炸 抗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当代重庆人文精神 提升重庆发展精神动力——重庆人文精神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苟欣文 郭诏彬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重庆发展 人文精神 研讨会综述 培育 精神动力 中共重庆市委 论文作者 展示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中山与重庆辛亥革命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0期5-10,共6页
孙中山的思想对重庆辛亥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快了重庆革命青年的成长进程。在孙中山的指导下,重庆的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开展。辛亥革命在重庆的实践表明,孙中山对重庆革命党人的影响深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孙中山 重庆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行先试:改革开放30年重庆实践及历史作用
7
作者 苟欣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7,共7页
在国家改革开放30年宏观背景下,重庆在推进改革的关键时期承担了三次国家意义的"先行先试"。重庆改革开放实践,既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在30年间发生巨变的强劲动力,又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瞬间释放光彩,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在国家改革开放30年宏观背景下,重庆在推进改革的关键时期承担了三次国家意义的"先行先试"。重庆改革开放实践,既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在30年间发生巨变的强劲动力,又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瞬间释放光彩,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过的光辉而坎坷的历程。无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启动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之际,重庆率先成为计划单列市并进行大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际,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进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阵地;抑或是在21世纪初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重庆作为国家批准的唯一省级构架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起为全国率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的历史使命,重庆都对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高度,理性回顾和总结重庆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经验教训,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年 先行先试 重庆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增强网上理论宣传的吸引力、战斗力 被引量:9
8
作者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互联网上的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我国网络理论宣传的发展势头强劲,但各地方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主观的认识原因和管理理念与管理政策方面的原因。重视... 互联网上的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我国网络理论宣传的发展势头强劲,但各地方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主观的认识原因和管理理念与管理政策方面的原因。重视网络宣传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增强网络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战斗力,是加强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理论宣传 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吸引力 战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推动重庆经济发展
9
作者 钱陵 《重庆社会科学》 1997年第3期17-21,共5页
一、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 一、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一个根本性转变是指生产关系的改革,是改革战略,可以叫做“体制转轨”;第二个根本性转变是指生产力发展途径、方式的重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根本性转变 重庆经济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 体制转轨 生产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职称制度改革总体取向:他省镜鉴与重庆个案
10
作者 Study Group of News title system reform Belonging to Chongqing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9期102-108,共7页
新闻职称制度改革是文化强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全国各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典型经验和主要做法的比较分析,结合重庆市深入推进新闻职称制度改革的个案操作,提出加强新闻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新闻职称... 新闻职称制度改革是文化强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全国各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典型经验和主要做法的比较分析,结合重庆市深入推进新闻职称制度改革的个案操作,提出加强新闻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新闻职称在新闻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等七个方面深入推进新闻职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职称制度改革 顶层设计 人才评价 职业资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基层领导干部激励机制探析
11
作者 李春光 马方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5,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立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基层领导干部激励机制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层干部是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治理主体,作为保持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立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基层领导干部激励机制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层干部是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治理主体,作为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是贯彻党执政方针的实践者,是基层治理最前线的践行者,更是造福人民群众的领路者和建设者,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基层领导干部在培训、物质、精神、晋升、保障和监督等方面存在问题,政绩观偏差、经济薄弱、激励机制不畅是问题之主因,应当要从加强思想认识、拓宽经济渠道、激发内在活力、健全选拔任用和完善监督体系等几个方面的激励机制加以创新,旨在推进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基层为民服务中实现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基层领导干部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播学视野中的红岩精神和长征精神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俊华 周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29,共4页
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精神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精神文化具有延续性,常通过文学、艺术、文物渠道进行传播,当时的文献、歌曲和诗词都显现出两者的共性——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革命乐观主义精... 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精神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精神文化具有延续性,常通过文学、艺术、文物渠道进行传播,当时的文献、歌曲和诗词都显现出两者的共性——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时的诗歌和报刊文献也体现了长征精神的独特内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岩精神则是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学 长征精神 红岩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岩精神”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0,共7页
红岩精神体现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时代使命;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 红岩精神体现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时代使命;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红岩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中独具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与作风,特别是延安精神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展示和伟大升华,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独具风采的璀璨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南方局 红岩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岩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7期80-82,共3页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红岩精神有五个鲜明的特点,包括红岩精神在内的中国革命精神共同丰富了...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红岩精神有五个鲜明的特点,包括红岩精神在内的中国革命精神共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岩精神 革命精神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室工作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合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36-37,共2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深刻、明晰的阐述,强调“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公室工作也不例外,这是一种政治自觉。从事办公...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深刻、明晰的阐述,强调“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公室工作也不例外,这是一种政治自觉。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同志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办公室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 精神实质 政治自觉 以人为本 科学内涵 根本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办公室工作需要把握的四组方位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合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8-39,共2页
孙中山先生讲:“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的“大势”讲的就是大环境、大趋势、大潮流。我们党历来重视研究历史方位问题,只有认清各个重要阶段的大势,准确把握方位,才能承担起不同的历史使命。翻开《毛泽东... 孙中山先生讲:“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的“大势”讲的就是大环境、大趋势、大潮流。我们党历来重视研究历史方位问题,只有认清各个重要阶段的大势,准确把握方位,才能承担起不同的历史使命。翻开《毛泽东选集》,有许多讲话是分析时局和形势的。其实,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认识形势,找准历史方位,如此才能明确前进方向,提高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室工作 方位词 《毛泽东选集》 历史方位 科学化水平 孙中山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内涵的深度解读与延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理论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17
作者 苟欣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6-128,共3页
2005年初中央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与研究专题研讨班”之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2005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共重庆市委与光明日报社在重庆举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理... 2005年初中央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与研究专题研讨班”之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2005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共重庆市委与光明日报社在重庆举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实际工作者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主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研讨会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社会学习 文化理论 学术观点 观点综述 省部级领导干部 中共重庆市委 延展 解读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科理论工作经验总结与规律探索的有益尝试
18
作者 曾维伦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8期119-120,共2页
社科理论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使命,凝聚和团结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推进社科理论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以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社科理论工作影响着一个... 社科理论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使命,凝聚和团结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推进社科理论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以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社科理论工作影响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智力支持水平,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重庆社会科学》聚焦社科理论工作在研究规划、社团建设和知识普及方面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理论 重庆社会科学 社团建设 研究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 支持水平 工作经验总结 当代中国实践 演进轨迹 优秀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
19
作者 张鸣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17,共5页
中国共产党80年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经验有 :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大胆探索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开辟理论新境界 ;坚持实践标准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总结人民群众的... 中国共产党80年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经验有 :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大胆探索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开辟理论新境界 ;坚持实践标准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总结人民群众的新经验和新认识 ;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社会实践 与时俱进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继承和发展
20
作者 肖长富 《重庆社会科学》 1998年第5期14-17,4,共5页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改革的一系列精辟而系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国际国内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指导我们进行改革的根本指针。
关键词 邓小平改革思想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科学总结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