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719例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对人乳头状瘤病毒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彭建华 余友霞 +3 位作者 杨君 周德平 王敏 陈凤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7-1008,共2页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pa pillomavirus,HR—HPV)已明确为宫颈癌的病因,但不同地区妇女HR-HPV感染率及对HPV检查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第2代杂交...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pa pillomavirus,HR—HPV)已明确为宫颈癌的病因,但不同地区妇女HR-HPV感染率及对HPV检查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II,HC-2)检测技术,对重庆地区719例妇科门诊患者HR—HPV感染状况及其对HPV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开展宫颈癌防治工作,提高生殖健康服务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 认知程度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颜丽 周德平 杨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L1壳蛋白在各级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病专科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异常...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L1壳蛋白在各级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病专科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异常和/或高危型HPV-DNA检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Ⅱ,HC-2)]结果阳性,且阴道镜检查疑有宫颈病变的妇女共24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HPV L1壳蛋白检测及宫颈活检,并对患者进行跟踪研究。结果: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级、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患者中,HPV L1壳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3.04%(3/23)、28.36%(19/67)、11.92%(18/151)、0%(0/7),其中CINⅠ组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8.898,P=0.003)。将患者以年龄30岁为界分为2组,在年龄〈30岁组(共76例)中,各组织学分组之间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30岁组(共172例)中,CINⅠ组(13/45,28.89%)与CINⅡ/Ⅲ组(12/104,11.54%)比较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2,P=0.009);HPV负荷量〉100 RLU/CO组HPV L1壳蛋白表达率(27/82,32.93%)高于HPV负荷量≤100 RLU/CO组(13/166,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53,P=0.000);83例CIN患者随访12~24个月,HPV L1壳蛋白表达阴性组病变进展率(23/62,37.10%)大于阳性表达组(2/2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0.035)。结论:HPV L1壳蛋白在CINⅡ/Ⅲ中阳性表达率较CINⅠ呈下降趋势,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组病变进展率低,可作为预测宫颈病变进展风险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女性人群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君 周德平 +2 位作者 龙馨 吕江涛 但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调查不同女性人群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为制定不同人群宫颈癌筛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体检和就诊的3376例妇女,分为5组:普通人群组770例,妇科疾病患者组106... 目的:调查不同女性人群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为制定不同人群宫颈癌筛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体检和就诊的3376例妇女,分为5组:普通人群组770例,妇科疾病患者组106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组560例,不孕症患者组648例,产褥期妇女组329例。采用HPV基因分型技术进行HPV检查,分析HPV DNA亚型感染状况。结果:(1)共检出HPV 22个型别,最常见类型依次为6型(14.81%,500/3376),16型(14.16%,478/3376),52型(12.59%,425/3376),58型(11.91%,402/3376),43型(6.66%,225/3376),未检测出HPV 44型。(2)不同人群HPV总阳性率及高危型阳性率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CIN患者组[89.46%(501/560),85.89%(481/560)],不孕症患者组[66.67%(432/648),58.80%(381/648)],妇科疾病患者组[62.77%(671/1069),55.57%(594/1069)],普通人群组[24.03%(185/770),19.22%(148/770)],产褥期妇女组[13.07%(43/329),10.03%(33/329)]。(3)不同人群中HPV DNA亚型分布有差异,CIN患者组及不孕症患者组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感染HPV型别构成比相似,最常见类型均为HPV16、58、52型,且HPV多重感染百分率高于其他组(P<0.01),但妇科疾病患者组总体高危型HPV感染率及多重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及产褥期妇女组。(4)CIN患者组中随CIN病变级别增高,HPV总阳性率及高危型HPV阳性率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57.49,P<0.01;χ~2高危型=58.40,P<0.01)。三重及以上HPV感染在高级别病变(CINⅡ、Ⅲ)中更常见(χ~2=8.96,P<0.05),在CINⅡ、CINⅢ组中HPV16型检出率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4,P<0.01)。结论:不孕症患者及妇科疾病患者是高危型HPV感染及CIN的高危人群,重视机会性筛查是提高CIN检出率的有效手段。不同女性人群HPV感染状态不同,应针对不同女性人群制定特异筛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不孕症 产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上皮内瘤变15例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德平 林川 +2 位作者 王晓燕 李成志 杨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确诊的15例VAIN患者临床资料与CO2激光治疗诊疗情况。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0岁,12例(80.... 目的: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确诊的15例VAIN患者临床资料与CO2激光治疗诊疗情况。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0岁,12例(80.00%,12/15)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10例(66.67%,10/15)既往因宫颈病变行子宫切除,治疗后3个月11例(73.33%,11/15)病灶完全消失;4例病变持续,再次CO2激光治疗,其中3例病灶消退,另1例1年后进展为阴道浸润性鳞癌,住院化疗。术后1年HPV转阴率达到83.33%。结论:VAIN发病年龄较大,与高危型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病史密切相关;CO2激光可用于VAIN治疗,应重视术后随访,警惕病灶复发或进展为浸润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CO2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