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X线检查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型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雅丽 彭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X线检查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分型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8例确诊新生儿NEC的患儿,根据临床转归将患儿分为轻症组(n=31)和重症组(n=27)。比较2组患儿腹部X线影像表现。结果2组间胎龄、患病日龄、性别、胎数、... 目的探讨腹部X线检查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分型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8例确诊新生儿NEC的患儿,根据临床转归将患儿分为轻症组(n=31)和重症组(n=27)。比较2组患儿腹部X线影像表现。结果2组间胎龄、患病日龄、性别、胎数、生产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出生体质量低于轻症组(P<0.05),极低体质量儿例数多于轻症组(P<0.05);患儿门静脉积气和固定肠袢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P均<0.05);2组间肠壁积气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X线检查可有效辅助诊断NEC、分型;尤其对肠坏死和肠穿孔的判定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新生儿 诊断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尿道下裂伴肛门闭锁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雅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20-1920,共1页
孕妇32岁,孕25^+6周,孕2产1;孕24周本院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胎儿肛门“靶环征”显示不清,胎儿外生殖器外观异常,考虑肛门直肠畸形,尿道下裂?MRI:宫内单胎,T1WI胎儿膀胱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胃泡、小肠、结肠未见明显扩张,结直肠内见胎粪... 孕妇32岁,孕25^+6周,孕2产1;孕24周本院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胎儿肛门“靶环征”显示不清,胎儿外生殖器外观异常,考虑肛门直肠畸形,尿道下裂?MRI:宫内单胎,T1WI胎儿膀胱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胃泡、小肠、结肠未见明显扩张,结直肠内见胎粪,呈均匀高信号(图1A);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2WI示胎儿外生殖器可见,阴茎短小且弯曲,阴茎头变钝,呈圆球状(图1B、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尿道下裂 闭锁 肛门 磁共振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4S期神经母细胞瘤伴肝脏或皮肤转移的临床及CT影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欣 王浩入 李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目的:分析婴儿4S期神经母细胞瘤伴肝脏或皮肤转移的临床及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时期神经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6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9例4S期神经母细胞瘤伴肝脏或皮肤转移患儿的临床及术前CT资料。结果:9... 目的:分析婴儿4S期神经母细胞瘤伴肝脏或皮肤转移的临床及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时期神经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6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9例4S期神经母细胞瘤伴肝脏或皮肤转移患儿的临床及术前CT资料。结果:9例原发灶均位于肾上腺区,其中左侧5例,右侧4例,均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直径多较小。肿瘤为实性6例,囊实性3例;平扫密度较均匀5例,不均匀4例,细点状钙化1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不均匀6例,呈渐近性强化;肝脏弥漫增大6例。皮下脂肪层广泛结节2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结论:4S期神经母细胞瘤伴肝脏或皮肤转移的总体预后较好,原发灶多位于肾上腺区,以局限性实性病灶为主,较少出现钙化,增强后多强化不均匀;肝脏转移可见广泛结节或仅表现为弥漫性浸润;皮肤转移结节广泛分布于皮下脂肪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报告基因FTH1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小娅 蔡金华 +1 位作者 秦勇 高雅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38-2342,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铁蛋白重链多肽1(fevritin heavy chaik 1,FTH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中的表达。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将FTH1基因转入SK-N-SH细胞中。实验组(SK-N-SHFTH1)、空载组(SK-N-SH-GFP)和空白... 目的构建携带人铁蛋白重链多肽1(fevritin heavy chaik 1,FTH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中的表达。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将FTH1基因转入SK-N-SH细胞中。实验组(SK-N-SHFTH1)、空载组(SK-N-SH-GFP)和空白组(SK-N-SH),均用含500μmol/L枸橼酸铁铵(FAC)的培养基培养并连续4次传代。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聚铁效能;MR成像(MRI)观察T2WI信号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TH1表达情况。结果 CCK-8试剂检测发现3组细胞未添加FAC培养时,其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实验组(0.99±0.03),空载组(0.99±0.02),空白组(0.98±0.05);P>0.05];然而,添加500μmol/L FAC后,其增殖能力[实验组(0.73±0.08),空载组(0.76±0.02),空白组(0.73±0.39)]均较前明显减低(P<0.05)。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细胞内聚集较多的铁颗粒;MR扫描显示在500μmol/L FAC培养条件下,实验组T2WI信号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FTH1表达,且经4次传代后仍持续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携带FTH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证明FTH1在SK-N-SH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及聚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H1 慢病毒载体 磁共振报告基因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吊带及合并畸形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凯 何玲 +3 位作者 潘征夏 陈欣 刘先凡 牟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70-1872,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肺动脉吊带及并发气道、心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证实的肺动脉吊带患儿的CT表现,并与超声心电动图比较心血管畸形检出情况;在CT重建图像上观察气管受压及发育异常情况。结果本...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肺动脉吊带及并发气道、心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证实的肺动脉吊带患儿的CT表现,并与超声心电动图比较心血管畸形检出情况;在CT重建图像上观察气管受压及发育异常情况。结果本组31例病例全部为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型的肺动脉吊带。64排螺旋CT诊断该病的准确性优于超声心电动图[100.0%(31/31)vs 71.00%(22/31),P<0.05]。64排螺旋CT的3种主要重建方式MIP、VR、MPR分别显示31、26、31例。31例患儿中16例合并心血管畸形,共18处,CT漏诊房间隔缺损1处。31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气管或(和)支气管狭窄。结论 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肺动脉吊带诊断准确性极高,对伴发的心血管畸形和气管支气管情况能很好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吊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气管狭窄 支气管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帝-褐藻酸钠微球血管内介入治疗兔VX2肝癌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巧丽 游箭 +4 位作者 蒲洪波 廖运国 胡鸿 魏欣 何学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诺帝-褐藻酸钠微球(KMG)血管内介入治疗兔VX2肝癌的效果。方法将50只VX2肝癌模型兔随机分为5组(n=10),于DSA引导下行靶血管灌注:A组灌注生理盐水,B组诺帝,C组KMG,D组5-氟尿嘧啶+KMG,E组诺帝-KMG。术前1天及术后2周行增强CT扫描... 目的探讨诺帝-褐藻酸钠微球(KMG)血管内介入治疗兔VX2肝癌的效果。方法将50只VX2肝癌模型兔随机分为5组(n=10),于DSA引导下行靶血管灌注:A组灌注生理盐水,B组诺帝,C组KMG,D组5-氟尿嘧啶+KMG,E组诺帝-KMG。术前1天及术后2周行增强CT扫描,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及体积增长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术前1天各组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A、B组肿瘤体积及体积增长率均大于C、D、E组(P均<0.05)。5组间VEGF阳性率及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E组VEGF阳性率及MVD均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诺帝-KMG血管内介入治疗兔VX2肝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藻酸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动态增强MRI在宫颈癌诊断、分型和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7
作者 蒋尧西 余志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宫颈癌诊断、分型、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68例为宫颈癌组,同时选取因卵巢或膀胱类疾病行定量DCE-MRI检查的患者30例为健康宫颈组。比较健康宫颈组与宫颈癌组间相关定量DCE-MRI...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宫颈癌诊断、分型、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68例为宫颈癌组,同时选取因卵巢或膀胱类疾病行定量DCE-MRI检查的患者30例为健康宫颈组。比较健康宫颈组与宫颈癌组间相关定量DCE-MRI参数水平的差异;比较宫颈癌不同病理分型、不同分期患者间相关定量DCE-MRI参数水平的差异;分析宫颈癌患者分期与定量DCE-MRI参数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的Ktrans为(0.329±0.134)mm-1,Kep为(0.603±0.121)mm-1,Ve为(0.613±0.142),显著高于健康宫颈组织的Ktrans(0.036±0.017)mm-1、Kep(0.195±0.109)mm-1、Ve(0.301±0.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Ve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68、0.41,提示测量结果较为稳定。腺癌患者的Ktrans为(0.301±0.126)mm-1,Kep为(0.542±0.168)mm-1,显著高于鳞癌患者的Ktrans(0.506±0.139)mm-1、Kep(0.716±0.194)m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的VE为(0.571±0.142),与腺癌患者的Ve(0.652±0.1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Ⅰ期患者的Ktrans为(0.209±0.116)mm-1,Kep为(0.461±0.198)mm-1,Ve为(0.468±0.124);宫颈癌Ⅱ期患者的Ktrans为(0.329±0.124)mm-1,Kep为(0.572±0.185)mm-1,Ve为(0.592±0.163);宫颈癌Ⅲ期患者的Ktrans为(0.397±0.138)mm-1,Kep为(0.662±0.174)mm-1,Ve为(0.608±0.152);不同分期患者的Ktrans、Ke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水平随着患者的分期增加而逐渐增大;不同分期患者的Ve水平也随着患者的分期增加而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DCE-MRI参数可辅助临床进行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评估,对临床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干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 临床诊断 病理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鉴别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与乳腺癌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尧西 彭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评价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鉴别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和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CM(PCM组,50个病灶)及159例乳腺癌(乳腺癌组,163个病灶)DBT表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DBT诊断准确率。结果PCM组28例(28/47,59.57%)... 目的评价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鉴别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和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CM(PCM组,50个病灶)及159例乳腺癌(乳腺癌组,163个病灶)DBT表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DBT诊断准确率。结果PCM组28例(28/47,59.57%)病灶侧乳晕后导管扩张,主要表现为乳晕后多支管状透亮影(25/28,89.29%),其中22例(22/28,78.57%)双侧乳晕后均见扩张导管,仅3例(3/47,6.38%)双侧同时存在病灶。乳腺癌组6例(6/159,3.77%)见病灶侧乳晕后导管扩张,其中5例(5/6,83.33%)为乳晕后单侧、单支管状致密影或透亮影,1例(1/6,16.67%)为双侧、多支管状透亮影。2组间扩张导管数量、累及单或双侧及形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导管扩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M病灶主要表现为非对称致密影(31/50,62.00%)和肿块(19/50,38.00%),肿块多不规则(15/19,78.95%),无毛刺状边缘及微钙化。乳腺癌病灶以肿块为主(127/163,77.91%),多不规则(120/127,94.49%),边缘多模糊/微分叶(67/127,52.76%)或可见毛刺(53/127,41.73%),其中78个(78/127,61.42%)伴微钙化。组间肿块形状、边缘及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块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凹陷和钙化、皮肤增厚与腋窝淋巴结肿大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BT诊断PCM及乳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0.00%(45/50)和83.44%(136/163)。结论DBT对鉴别诊断PCM与乳腺癌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及产后诊断颅骨先天性血管瘤1例
9
作者 杨巧丽 高雅丽 彭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2-1592,共1页
患儿男,6个月,因"产前诊断右侧额部肿物"复查。患儿于胎儿期胎龄38周时超声发现右侧额部脑实质内3.2cm×2.2cm不均匀稍高回声,边界较清;CDFI于异常回声内部及周边见稀疏条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43~0.50(图1A);MRI示右侧额... 患儿男,6个月,因"产前诊断右侧额部肿物"复查。患儿于胎儿期胎龄38周时超声发现右侧额部脑实质内3.2cm×2.2cm不均匀稍高回声,边界较清;CDFI于异常回声内部及周边见稀疏条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43~0.50(图1A);MRI示右侧额部2.6cm×3.9cm×2.7cm不均匀等T1、稍长T2信号,DWI呈低信号,内伴少量斑片状短T1、短T2信号,右侧额骨局部骨质不连续,右侧额叶明显受压内移,中线结构偏移1.0cm(图1B);产前诊断为胎儿右侧额部肿瘤性病变伴出血,颅骨来源可能;胎儿大脑镰下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颅骨 产前诊断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