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喂养方式对巨大儿婴儿期体格发育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且亚玲 练雪梅 +7 位作者 薛海莉 杨亭 韩令力 张站站 周文洁 程茜 王念蓉 赵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3-83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巨大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做儿童保健的巨大儿前瞻性队列377例,其中出生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队列155例,混合喂养队列142例,人工喂养队列80例... 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巨大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做儿童保健的巨大儿前瞻性队列377例,其中出生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队列155例,混合喂养队列142例,人工喂养队列80例。并于出生后1~6、8、10月和12月时测量身长、体质量,利用年龄别体质量的Z评分值评价其生长速度,身长别体质量的Z评分值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母乳喂养队列的体质量在10月龄和12月龄时较其余2个队列要低(10月龄时F=4.015,P=0.021;12月龄时F=5.093,P=0.008)。3个队列的身长在各个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队列的生长速度都呈现负增长,但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队列的超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大儿在1岁以内的生长速度呈现负增长;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喂养方式能够使巨大儿的体格发育均衡,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可能潜在影响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喂养方式 体格发育 生长速度 营养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出生体质量儿0~6月龄体格生长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薛海莉 赵勇 +5 位作者 且亚玲 韩令力 程茜 张站站 王念蓉 李廷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7-822,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质量儿在生后6个月内的体格生长情况,分析体质量对后续体格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重庆2所大型医院儿保科招募和随访前瞻性队列人数共341人,其中巨大儿(macrosomia,M)组145人,正常出生体质...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质量儿在生后6个月内的体格生长情况,分析体质量对后续体格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重庆2所大型医院儿保科招募和随访前瞻性队列人数共341人,其中巨大儿(macrosomia,M)组145人,正常出生体质量儿(normal birth weight,NBW)组196人。每月随访1次至6月龄,进行出生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M组生后6个月内的超重率分别为5.8%、7.0%、4.7%、8.1%、12.8%、7.0%;NBW组生后6个月内的超重率分别为1.4%、1.4%、5.0%、5.0%、4.2%、8.4%;两组生后6个月内均出现超重情况且5月龄时M组的超重率与NBW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5,P=0.034);M组中,生后1个月内男婴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大于女婴(t=2.327,P=0.022),在4~5月间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女婴大于男婴(t=-2.216,P=0.029)。M组在生后3个月内体质量的生长速度低于NBW组(t=-6.883,P=0.000)。M组身长的生长速度与NBW组无明显差异。婴儿出生体质量与6月龄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M组生后6个月内生长水平高于NBW组,但是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在出生后3个月内M组低于NBW组,出现减速生长的趋势。性别差异仅在M组中存在,M组在5月龄超重检出率最高。出生体质量与婴儿6月龄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生长水平 生长速度 减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