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龄男性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与不育风险关联:重庆市PREBIC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瑛 陈卿 +11 位作者 王童 周文正 周妮娅 杨桓 李丽丽 王艺蒙 孙磊 敖琳 刘晋祎 周玮 漆洪波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3-901,共9页
目的探讨育龄男性的空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O_(3)、NO_(2)、CO)暴露水平与不育风险的关联。方法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Preconception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Birth Outcomes Cohort,PREBIC)于2018年11月... 目的探讨育龄男性的空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O_(3)、NO_(2)、CO)暴露水平与不育风险的关联。方法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Preconception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Birth Outcomes Cohort,PREBIC)于2018年11月开始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招募进行孕前健康检查的育龄男性建立基线,随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12个月无保护性交后未能实现临床妊娠的定义为不育。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估研究对象入组前3个月(生精周期)个体化空气污染暴露水平。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单污染物模型分析男性空气污染物暴露对不育的影响及关键易感窗口,双污染物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模型分析空气污染物对不育的联合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共有2297名男性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在进行多重检验校正后,男性入组前90 d PM_(10)暴露水平最高四分位数与最低四分位数相比较,不育的相对风险提高29.3%(OR=1.293,95%CI:1.022~1.636,P=0.008)。关键易感窗口的分析中,PM_(10)在0~90 d各阶段均呈现出与不育的关联,未观察到显著的易感窗口。空气污染物的联合效应及交互作用分析中未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结论男性PM_(10)暴露可能会增加不育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不育 联合效应 交互作用 窗口期 生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联合青少年保健校园门诊促进校内青少年安全性行为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薇 王鉴 +2 位作者 黄金园 张海燕 顾华妍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联合青少年保健校园门诊的干预服务模式对促进校内青少年安全性行为的有效性。方法于2020年11月选取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区、沙坪坝区、永川区各1所大学及1所职高,将其中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联合青少年保健校园门诊的干预服务模式对促进校内青少年安全性行为的有效性。方法于2020年11月选取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区、沙坪坝区、永川区各1所大学及1所职高,将其中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服务模式,干预组实施“互联网+”平台联合青少年保健校园门诊的服务模式。干预6个月后,分析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性行为、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与常规的健康宣教服务模式相比,“互联网+”平台联合青少年保健校园门诊的干预服务模式下,青少年6个月内发生性行为经常及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更高(39.25%比36.77%;56.99%比36.32%),从不及偶尔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更低(0.42%比2.69%;3.34%比24.22%),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得分更高[(54.24±10.69)分比(42.76±10.78)分],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知晓率也更高(82.88%比59.64%;89.77%比76.68%;92.90%比78.70%;94.57%比90.1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互联网+”平台联合青少年保健校园门诊的干预服务模式可有效促进校内青少年安全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校园门诊 安全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龙馨 蒋成刚 +3 位作者 韩容 朱红锦 陈彦秋 杨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构建针对情绪障碍的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方案。方法...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构建针对情绪障碍的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HR-HPV持续感染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随访监测,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BT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转归及心理量表评分。结果 随访6月及12月,HR-HPV感染消退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而HR-HPV持续感染率及进展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干预结束后即刻、随访6月及12月,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结束后即刻、随访6月及12月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持续感染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有助于HR-HPV感染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认知行为疗法 宫颈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秦弦 王倩 +1 位作者 侯佳 徐冬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8-494,共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具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以外的部位而形成的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影响到全球10%~15%的育龄期女性,与欧美白人女性相比,亚洲女性患内异症的风险增加了9倍。内异症不仅会引起慢性盆腔痛、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具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以外的部位而形成的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影响到全球10%~15%的育龄期女性,与欧美白人女性相比,亚洲女性患内异症的风险增加了9倍。内异症不仅会引起慢性盆腔痛、痛经、性交痛等疼痛症状,还会引起不孕,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疲劳、高度敏感和焦虑的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女性生育年龄推迟,解决如内异症这种影响女性生育力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迫在眉睫。近年来研究表明,内异症患者血清脂质代谢异常、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同时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可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抑制内异症的进展,少量临床研究也表明他汀类药物对内异症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将综述内异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并从细胞、动物、人体三个层面综述他汀类药物治疗内异症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他汀类药物 脂质代谢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复发相关的潜在功能性关键miRNA-mRNA: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攀扬 何明敏 +1 位作者 曾园媛 蔡雄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6,共9页
目的探讨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中的潜在功能性miRNA-mRNA调控网络与复发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使用来自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的HGSOC患者样本表达数据,根据基因本体论生物过程(GO_BP)将HGSOC患者分成不同的亚型... 目的探讨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中的潜在功能性miRNA-mRNA调控网络与复发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使用来自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的HGSOC患者样本表达数据,根据基因本体论生物过程(GO_BP)将HGSOC患者分成不同的亚型,分析不同亚型与复发的相关性;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找到两个与复发相关的数据集,与TCGA数据取交集,获得共同差异表达的miRNAs;预测miRNAs的靶基因,构建与HGSOC复发相关的关键miRNA-mRNA网络;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iR-506-3p与SNAI2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506-3p与SNAI2的靶向结合;划痕实验及Trans well实验检测miR-506-3p对卵巢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与HGSOC相关通路活性的303个GO通路,确定两个亚型C1和C2。亚型与复发相关,C1患者的复发概率显著高于C2患者。C1和C2亚型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GSE25204、GSE73582及TCGA 3个数据集中有5个共同差异表达的miRNAs,共有41个靶基因能在C1和C2亚型之间差异表达的EMT通路中找到,利用这5个miRNAs及41个mRNAs构建与HGSOC复发相关的关键miRNA-mRNA网络。MiR-506-3p与SNAI2靶向结合,上调miR-506-3p抑制了SNAI2表达及降低SKOV3和CAOV3的迁移及侵袭(P<0.05);而敲低miR-506-3p显著上调SNAI2表达水平及增强SKOV3和CAOV3的迁移及侵袭(P<0.05)。结论miR-506-3p和SNAI2是与HGSOC复发相关的关键分子,miR-506-3p可能通过SNAI2调控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影响EMT,对HGSOC的复发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 复发 上皮间质转化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