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嫁接对铜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谭明明 唐剑 +1 位作者 贺忠群 鞠丽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目的】研究嫁接对铜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南瓜‘京欣砧3号’为砧木,薄皮甜瓜‘IVF09’为接穗,自根苗为对照,测定不同Cu2+浓度(0,400,800μmol/L)胁迫下甜瓜自根苗和嫁接苗生长指标、激素水平... 【目的】研究嫁接对铜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南瓜‘京欣砧3号’为砧木,薄皮甜瓜‘IVF09’为接穗,自根苗为对照,测定不同Cu2+浓度(0,400,800μmol/L)胁迫下甜瓜自根苗和嫁接苗生长指标、激素水平和气孔导度的变化。【结果】在铜胁迫条件下,甜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内源激素水平改变,但在同一浓度Cu2+胁迫条件下嫁接苗的生物量大于自根苗。嫁接苗叶片中IAA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ABA、GA3、ZR含量均显著低于自根苗,其中在800μmol/L Cu2+胁迫下嫁接苗叶片IAA、ZR含量与自根苗的差异最大,为自根苗的1.30和0.77倍,而在400μmol/L Cu2+胁迫下,嫁接苗的ABA、GA3含量与自根苗的差异最大,为自根苗的0.68和0.92倍。嫁接苗叶片的ABA/IAA、ABA/GA3、ABA/ZR值均小于自根苗,且嫁接苗叶片中ABA/IAA和ABA/GA3值变化幅度小于自根苗。铜胁迫下,甜瓜嫁接苗气孔导度(Gs)与ABA/ZR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嫁接苗气孔导度的调节受到了ABA和ABA/ZR值的调控,从而维持了较高的气孔导度,增强了甜瓜对铜胁迫的耐性。【结论】嫁接可通过改变内源激素含量而增强甜瓜幼苗对铜胁迫的耐受性,并且有效维持植物内源激素的平衡,促进甜瓜幼苗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嫁接 铜胁迫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NaCl胁迫对西洋菜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电子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剑 贺忠群 +1 位作者 鞠丽萍 谭明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176,共5页
为探索持续Na Cl胁迫对西洋菜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电子传递的影响,以西洋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 Cl(1,2,3,4 g/kg)持续处理下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当Na Cl浓度小于3 g/kg时,西洋菜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大... 为探索持续Na Cl胁迫对西洋菜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电子传递的影响,以西洋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 Cl(1,2,3,4 g/kg)持续处理下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当Na Cl浓度小于3 g/kg时,西洋菜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升高,初始荧光(Fo)增大,最大荧光(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减小,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降低;实际量子产量Y(Ⅱ)下降,非光化学猝灭(NPQ)上升,叶片通过调节热耗散维持较高的光化光能量分配;光化学猝灭(q P)与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质体醌(QA)趋于被还原状态,电子传递受到抑制。当Na Cl浓度达4 g/kg时,PSⅡ受损,QA过分还原,电子传递明显受到抑制,能量转化、传递与分配不能正常进行,根冠比较对照下降62.5%,植株长势明显减弱。由此说明,西洋菜对持续Na Cl胁迫的耐受浓度是3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NaCl胁迫 西洋菜 叶绿素荧光参数 电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草莓——春番茄高效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与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鞠丽萍 王远全 程邦 《长江蔬菜》 2017年第13期26-28,共3页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设施大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奉节县根据草莓和番茄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钢架大棚的保护功能,实现了低山地区越冬草莓—春番茄的高效间套种,667 m^2平均产量4 700 kg、纯收入26 950元,此模式可在重庆低山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春番茄 冬草莓 栽培模式 间作套种 土地利用率 技术 钢架大棚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宜香481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易靖 伍为民 +3 位作者 王建国 王开周 隆江 郑燊 《南方农业》 2015年第13期8-10,共3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优质杂交稻宜香481产量的移栽叶龄、施氮量和移栽密度进行试验分析,形成适合渝东北中高山优质稻产区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3.5-4.5叶期移栽,密度1.1万穴/667 m^2,施用纯氮10-12 kg/667 m^2,...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优质杂交稻宜香481产量的移栽叶龄、施氮量和移栽密度进行试验分析,形成适合渝东北中高山优质稻产区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3.5-4.5叶期移栽,密度1.1万穴/667 m^2,施用纯氮10-12 kg/667 m^2,是实现宜香418高产的最优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稻 宜香481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